在高三七班一年或兩年,之于生命的歲月長河,雖然不似一滴水之于大海,也是很短很短,但卻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一個節點、一個路口。至于重要到何種程度?只知道無論時光怎么流逝,歲月如何久遠,它在你我的記憶中都揮之不去,都磨滅不掉。
? ? ? ? ? ? ? ? ? 一
“群主"在群里通知說明天要去看袁東周老師,說是袁老師生病了,住在縣人民醫院。
這個群是我們縣一高九二級高三七班建的一個微信群。這個群不是規定所指的同學會的那種,建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同學之間談談工作、說說生活、聊聊感悟。
“群主"是群里面的稱呼。其實在群里邊還是按當初的三七班的建制來的,班長還是班長。“群主"因為既熱心又有責任心,被大家民主推薦為“秘書長",主要負責上傳下達。呵呵,“秘書長"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我們這個微信群現在有55人。按當初三七班的規模,人數還沒遠遠不夠,大概有一半多一點兒。高三畢業上大學后,由于通訊不暢,同學們都天南地北各奔東西,再說微信群流行也是近一兩年的事,所以有的聯系不上也正常。只愿群外的同學在各自的棲息之地過的都很好,更愿他們早日回到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來。新進群的同學每每說找到“組織"了,聽著就感覺到很溫暖。
“群主″一招呼,群里響應熱烈,在縣城的同學,包括從深圳回來的張前進等紛紛應聲,相約前往。我和其他在外地不能回去的同學一樣,請他們去的同學給病中的袁老師帶個問候,捎個祝愿。
去醫院看望袁老師的同學很有心,既照了照片,又拍了視頻,讓我們這些遠在外地的同學如臨現場。病床上的袁老師還是印象中的樣子,高高瘦瘦的,只是顯得更瘦了。瘦俏的臉依舊掛著淺淺的熟悉的笑,其中也有印象中的威嚴,但威嚴少了,更多的是慈祥。可能是病痛的緣故,只是說話沒有了原來的鏗鏘有力。稍顯干瘦的右手上粘著繃帶,輸液的針頭一大部分露在繃帶外,讓人感覺很是心疼。
此情此景,讓人仿佛回到了塵封在記憶中的那段難忘的時光,難忘的歲月。
? ? ? ? ? ? ? ? ? 二
又一個新的學年開始了。因為是高三,所以這個學年對我們而言意義非同尋常。隨著校園內熙熙攘攘的人流,看著熟悉的不熟悉的一個個青春的面孔,內心有一種決戰前的興奮和沖動。
分班的展板前,人很多,里三層外三層的。前面的人剛走,后面的人立馬填補了空缺。大家都用力地掂起腳尖,努力地伸長脖子向前看著。
我也是沖破重重障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到前面。我一個班一個班的搜索著,終于在高三七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全班108人,我名字排次大致居中稍靠前,不知是按分數還是身高。
從同學們的議論中我得知班主任名字叫袁東周,是個體育老師。看到其他班的班主任擔的都是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課,不免有點兒小失落。心里想總不能跟著班主任練體育吧,由于身體的原因,體育也不是自己的強項呀,況且高考可是一考定命運,勁可不敢使偏哪!
到班里報到時,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袁老師。袁老師高高的,瘦瘦的,穿一身運動服,給人的感覺很青春,很運動,很利落。頓時感覺自己也跟著精神了起來。
簽了到后,來到袁老師指定的位置,第三排中間,非但不錯,而且很好,絕佳的好座位,就像現在擁有888的車牌號、666的手機號一樣。我挺著胸脯,兩手規矩地放在身體兩側,坐得筆直筆直的,眼睛看著袁老師,就像小學生一樣。我既感動又自豪,暗下決心,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對自己的期望。
? ? ? ? ? ?
? ? ? ? ? ? ? ? 三
我的一個遠房親戚在城關鎮上班,離縣一高不算遠,大概有2公里左右。雖然學校也能寄宿,但父親不放心我一個人在縣城上學,從高一時開始,便讓我住在親戚單位里。
住在親戚單位,要說好處,我總結主要有兩點:一個是生活確實方便。涼水隨時可用,早晚洗漱也不像學校那樣,一個水管好多人在排隊等著用。衣服洗了在外面涼上三兩天不收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下雨時門口看門的老大爺還會幫著往屋里收。開水也可以自己燒,冬天還能泡泡腳。另一個是自我感覺很好。下了晚自習,也和家在縣城的學生一樣往校外涌去,多多少少也有點優越感。
高三初始時,我還仍舊住在親戚單位,直到有一次早自習遲到,袁老師找我談話后這個狀況才發生改變。
那次遲到的真正原因早已記不得了,只記得那天早上一睜眼發現比正常上學的點兒晚了近一個小時,于是急匆匆起了床,顧不上洗臉,急匆匆往學校趕,一路上誠惶誠恐的,盤算著萬一讓袁老師碰到如何解釋。
從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就一路小跑,兩眼不停地前瞄后看、東張西望,生怕碰到老師,更擔心碰到袁老師。
還好,快到教室門口了,也沒有出現什么情況。只是怕啥來啥,正當心里暗暗慶幸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了。是袁老師!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但還是硬著頭皮迎了上去。
“咋這時候才來呀?馬上該下早自習了。”袁老師板著臉問道,語氣雖然平靜,但我感到了威嚴。
“老師,我昨天晚上睡的太早了。”因為早就準備,所以我的回答還算干脆。
“昨天晚上睡的太早了?睡得早,應該起的也早啊,那為什么還來晚了呢?"跟我料想的那樣,袁老師聽了感到很疑惑。
“昨天晚上睡得早,沒按正常點,所以天還沒亮就醒了,看看還早又接著睡了,這就是睡得早起的晚的原因。"我接著解釋說。
沒想到袁老師聽后“噗嗤"一聲笑了。緊張的氣氛頓時緩和了。我也長舒了一口氣,懸著的心慢慢放了下來。
“高三這一年很關鍵,每一分每一秒都應該爭取,和其他人相比,你已經少了一個早上。為了防止以后出現類似情況,我建議你還是住到學校來吧。”袁老師說話時語氣平緩,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關心和關愛。
當天晚上我就搬到了學校。親戚不明就里,以為自己照顧不周,問我原因,我反復解釋他才相信。
我們三七班的男生宿舍有三間房子大,據說是原來的老教室改的。要說三間房子已經不小了,但是要住上六七十號人就顯得很擁擠。宿舍里放滿了雙層鐵床,每一個空間都得到了恰當的利用,沒有一處顯得多余。
因為我是中間搬到宿舍的,里面早已沒了空位,張前進同學友好地邀請我和他同擠到一張床上。不大的單人床上擠了兩個人,雖然我比較瘦小,但張前進卻是個小胖子,我們兩個在床上都是皮貼皮肉擠肉骨頭頂著骨頭。同學之間感情本來就不錯,如此就更加深了,每每想來都感動不已。
? ? ? ? ? ? ? ? ? 四
那時同學們都很勤奮,早上5:30便起了床,十分鐘洗漱時間,5:40準時來到教室開始上早自習。雖然早早起來習慣了,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睡上一覺。
其實沒有人偷懶壓床板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每天早上5:45,袁老師都準時的來到教室,在門口只要瞄上一眼,就知道他的弟子們到沒到齊,還有誰沒有到。如果是女生,他會安排女班委到女生宿舍找,如果是男生,便會親自去宿舍查看。
記得有個同學有次想偷懶睡個懶覺,便推說生病了。那位同學沒想到的是,沒多久袁老師就買了藥來,他的臉當即紅了,“病"也馬上好了,迅速爬下床,一溜煙地往教室跑去了。
一個夏天的早上,還沒有到起床時間,我們就被外邊“嘩嘩"的雨聲驚醒了。雨下的很暴很大,一會兒宿舍外就積了很深的水。
“雨下的這么大,不去上自習,袁老師也肯定不會來找啦,不如就給自己放個假,美美的睡上一覺吧!"黑暗中不知誰這樣提議,大家紛紛附和著,一會兒宿舍內就有人和著打鼾聲進入了夢鄉。
“五點半了,該起床了"宿舍內不知誰小聲地喊了一句,卻不像往常那樣一片響應,“起床了,起床了"你一聲我一聲大聲地喊著。宿舍內又靜了下來,在夢鄉的仍還在夢鄉,醒了的想再努力進入夢鄉,其實睡不著,也半閉著眼像在養神,又像在等待著,觀望著。外面的雨好像也小了,像在配合著我們,不忍心打擾我們這難得的美夢。
“起床了,起床了,都快六點了咋還在睡覺?"宿舍的門“呯"地被推開了,一束刺眼的手電光在宿舍內晃動著,袁老師那略帶沙啞的威嚴的聲音準時在宿舍內響了起來。
我們感到很意外。醒著的、半醒著的條件反射似的爬起了床,打鼾的同學揉著眼睛,迅速明白了怎么回事,也立即坐起來穿衣服。不到五分鐘宿舍里就空無一人了。
從那以后,無論刮風下雨,再也沒有人偷懶,每天都準時起床,準時到教室,按計劃認真地干著自己該干的事兒。
當然,誰要是真的有個頭疼發熱的,或者家里有困難了,袁老師都一清二楚,幫著看病拿藥,想辦法幫助解決。當然,要是誰有個“小九九",也都難逃袁老師的“法眼"。
? ? ? ? ? ? ? ? ? 五
后來我才得知,袁老師當時是全縣為數不多的高級教師。當高三班主任多年,一直兢兢業業,桃李也是滿天下。
當初分班時如果有和我同樣想法的同學,我想也肯定和我一樣改變了想法,開始慶幸碰到這樣一位老師,這樣有一位班主任。也許正是因為他是體育老師,才每天這么準時地來到來到宿舍來到教室,來到我們每一個同學的身邊。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袁老師可能無法像其他班主任那樣,把自己的知識認認真真地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無法教我們作文的寫法、數學的解法、英文的語法,但卻教會了我們學習的學法、生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會了人與人相處的心法。
高考那幾天,袁老師跑前跑后,始終是我們的堅強后盾。現在深圳工作的同學申麗娟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高考時,我進了考場卻發現忘記帶準考證了,敬愛的袁老師快步跑到教室里我的座位上幫我找到,滿頭大汗的跑回來,又擔心我心情收到影響,特意安慰我說‘找到就好了'。"一樁樁,一件件,令我們每一個他教過的每一屆每一個學生難以相忘。
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成績揭曉了,我們高三七班108人,35人過一本線、49人過二本線,人數階段位居前列,連續兩年有1人考上了清華大學。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畢業了,與袁老師分別時,每一個人都戀戀不舍,爭相與他合影,并相約何時再聚一起,何時再來看敬愛的袁老師。
? ? ? ? ? ? ? ? ? 六
2017年2月9日,同學們相約去醫院看病中的袁老師的第二天,同學馬文穎在群里留言說“聽說袁老師走了!"
“不會吧,昨天還看袁老師精神不錯呢?"郭永興有點兒不相信。
群里面像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議論著。
“是的,袁老師走了,真的走了,與他的學生們見了最后一面永遠地走了!"班長王業肆很快證實了大家最不愿意接受的事實。
群里頓時靜寞了。
在幾個月前,北京的幾個同學聚會,邀請了袁老師,并發了圖片在微信群里,那時的袁老師依然精神矍鑠。可這才幾個月啊,他就躺在病床上了,更讓同學們不能接受的是,他竟然這么快就走了!
“祝袁老師一路走好!"不知是誰這樣留言。
“愿天堂無痛苦,袁老師一路走好!"其他同學們紛紛在群里跟進留言。
坐飛機剛回到深圳辦公室的張前進聽說袁老師走了后,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了這樣一段話:我最敬愛的那個人去了。我的爸爸如今已經退休幾年,我和爸爸有一個共同的班主任,那就是袁老師。n年前,我的爸爸在縣三中上學,他當時的班主任就是袁老師,爸爸有時會跟我講起他們上學的點點滴滴。講袁老師照顧農村來縣城上學的學生。講如果城里條件好的同學犯錯了,要扣助學金來照顧貧窮的同學。那時的袁老師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當時是教歷史,而非我們上學的體育老師。他說讀到我寫的這篇文章時,感覺還眼角濕潤,仿佛一切就在眼前。
我不一屆也不認識的同學秦瓊說,她是2月9日在回深圳的途中(黃石)聽到袁老師去世的消息,觸景生情眼淚忍不住嘩嘩的留下來,2月5日剛剛送走去世的父親,又聽到此消息心如刀割。袁老師教過我們姐弟三人,師恩難忘啊!
在鄭州工作的同學張迎仲說“袁老師是我的恩人。當年我一個二高的復讀生被別的班主任從班里趕出來幾乎陷入絕望時,是袁老師收留了我。一個體育生班主任是體育老師,優勢是可想而知的。畢業后我們一塊在博文代課,我上課時他站在旁邊指導,有管不了的孩子他叫到一邊。當時也沒什么可報答他的,有時出去活動有的地方送兩盒煙回來就塞給他,他就反過來讓我們喝他孩子給他帶的好酒。想起來這些好像就在眼前,后來慢慢就沒聯系了,因為不在家,病了沒去看他,走了沒去送他,真是深深的遺憾……"
因為在外地工作的原因,我也沒能和同學們一道去看看病中的袁老師,沒能最后送袁老師一程。
師恩難忘!袁老師永遠與我們同在!永遠與高三七班同在!永遠與我們的記憶同在!
后記:對老師的崇敬和思念促使我利用今天的課余時間寫了巜師恩難忘》這篇文章,沒想到發后的短短兩個小時閱讀量就達到了445人次,留言近20條,并且留言情真意切評價中肯,有的甚至成段成文,部分已補加至文中。感謝你們的關注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