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1·北京·大觀園】
恍然已是一年光景。
如今憶起那一片柳綠花紅,只得依靠舊時留影了,宏闊水澤、通幽曲徑,寂寂花冢、悠悠禪鳴,讓這方安棲于宣武區(qū)酒綠燈紅的大觀園褪去了幾許紅樓舊夢的無上繁華,倒是生長了幾分杏簾在望的恬然氣息。
去歲十月,慕名而至京南大觀園,心有所感,匆匆落筆。
眼中這一片園子形容尚小,不比書中的恢宏規(guī)模。步及園林已是流霜十月,亦少了盎然春色紛繁桃紅,落英繽紛的景致算是觀賞不得了,然而綠意青蔥、水流潺潺,別有一番風(fēng)韻暗藏其中。如今的大觀園,一如帝都西郊那片古舊園林,不再專屬皇家,而是放開心懷接納往來不絕的游人,心意恬淡,漠然臨世。沁芳橋畔,晨練的老人們?nèi)齼蓛砷e話家常;攏翠庵中,善男信女拈香叩拜滿心虔誠。秋爽齋外,更有皮黃聲聲不絕于耳,夢里夢外已是三春光景,讓我這摯愛京韻之人不由得駐足聆聽,情思婉轉(zhuǎn)。
漫步芳園,隨處可聞的還是當(dāng)年紅樓夢電視劇的主題曲,聲韻凄婉的《枉凝眉》,銷魂醉魄的《紅豆曲》。這些自小熟知的音樂,奏于此情此景亦予人另一番隱隱心懷。想來少年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縱使他冰雪聰明心竅靈透,也不曾料到這便是一對玉兒未許的前程,實實令人感嘆命運多舛,捉弄世人。
自小熟讀紅樓,暗合心懷的人物,還是風(fēng)姿裊娜的顰兒。一生絢爛,一世蒼涼,花開花謝皆有天命,生死聚散亦為定數(shù),一闋方硯淚光盈盈,半尺鮫綃墨跡淋淋,奈何姻緣隨風(fēng)飄零,步步相尋前生光景。浮生半醒,傾城何用,青梅竹馬的愛依舊抵不過塵世翻滾層層波瀾。想來寶玉是對的,百轉(zhuǎn)千回之后,方才得以安享萬緣放下的沉寂,托缽而行又是幾人可為的蕭然?
這里的瀟湘館,秉承原著意蘊,龍吟細(xì)細(xì),鳳尾森森,駐足任一角落望去,皆是點點愁絲綿綿詩韻。芙蓉花暮的時節(jié),東風(fēng)裊裊,香霧霏霏,寒塘鶴影悄然渡,冷月葬花魂歸處。這個心事重重的孩子,敏感纖細(xì)豈不是源于悲涼的身世、凝重多疑亦逃不開寄居的處境。天性使然,你可以欣賞湘云嬌憨、贊嘆寶釵持重,卻也不可摒棄黛玉靈韻仙姿。世間之美,美在繁盛。
她將日日春光、月月花影以文字織錦,輕挑桃花簾角淡然相望,悲泣紅消香斷無人憐惜,秋去冬來,那堪風(fēng)雨助凄涼。不必說層層心事怎生書,愛怨糾纏已是小事,禮法家規(guī)的禁錮亦已讓金嬌玉貴無處逃避,尋常人等又有誰能解她比寂寞更深遠的孤獨。
任你心意相通心事互曉,也無法阻攔他放縱不羈癡笑癲狂,凡俗世人的牽絆遺情,在他身上亦是少之不得。一陣情切意擾,便惹得她啼淚殘妝,時長悲甚,愛意愈發(fā)刻骨銘心。也不得怪她淚眼長盈,眼見春景將逝芳園凋零,眾芳搖落,亦是她退不去的宿命,心愿得償?shù)囊蝗杖珑R花水月,一日遠似一日。
于是她作《葬花吟》,將身旁經(jīng)歷比作風(fēng)刀霜劍似乎嚴(yán)重了些,卻不知她背負(fù)著心中沉沉悲意難以自拔;寶玉一片“就怕”,更引發(fā)她愁思縈縈,湘妃斑竹承不起她淚雨紛然;秋霖脈脈寶玉未至,她自向秋屏挑淚燭,已教淚灑窗紗濕;暮春時分,詞歌清宛,泣向東風(fēng),茜裙偷傍桃花立。吟五美,詠海棠,不比寶釵藏拙,她將滿腹才情肆意揮灑,點染紅樓一方夢境詩意翩然,美之不盡。
然而故事的結(jié)局依然悲涼,命中注定她等不到舉案齊眉的一日,她不知前生澆灌的守候塵封了今日的哀傷,既已畢生眼淚償還,必有人留得半世光陰相祭。當(dāng)寶玉一身孑然,隨蕭蕭落雪長伴冷落孤墳,黛玉也應(yīng)含笑歸去了。人生于世,何來許多心愿得償?霽月難逢彩云易散,一切幻美設(shè)想終不敵歲月無情,有時,那是一生無法逃離的宿命。
曾記否,壽怡紅夜宴群芳時,黛玉那一支“莫怨東風(fēng)當(dāng)自嗟”。悲啼無用,反當(dāng)自嗟……
每讀紅樓,總在前八十回的文字間徘徊輾轉(zhuǎn),狗尾續(xù)貂的東西不讀也罷。也為顰兒的最終歸宿留一絲遐想,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她應(yīng)是清清潔潔悵然歸去吧,遺留寬大寂寞放任世人追索,也留得寶玉終生仰望。
信步芳園,瀟湘館與花冢相隔不遠,卻都是一樣獨居一隅,遠離迎親別墅的闊大繁華。回首相望,瞥見一只毛色純白的貓兒獨立斜廊清姿卓然,想來這方脫俗之地亦以脫俗之氣滋養(yǎng)此地生靈,輕棄繁華,舉重若輕,如今這凡俗世間,又有幾人得以做到。
禪機重重,最終的最終,是無立足境是方干凈,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心如止水,身若埃塵。并肩觀望世間繁復(fù)的一片愿景黯然成空,只能留一片回憶于心中。亦足以欣慰,世世再無離恨苦,再也無需淚眼相望,心思繾綣。
就這樣,長懷心中。任憑秋意漸濃,瀟湘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