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得不明不白,但不明不白中我也逐漸明白了很多東西。
小總結下吧~
寒假算下來一共是四十多天。前半段因為一個建模賽阻滯在學校,后半段就在家處著。
現在想想在學校的時候還是很不錯的:那會兒就帶著大家做做模型,大家性相處都非常愉快;考完那天下午我們土木三個同學和早哥的一下午咖啡搞出了一個4人的“建筑學院”哈哈哈哈,很感激建院早哥的關愛和提攜,欣慰于天大有許多這樣有溫度的老師;卡上借滿了建筑書每天都翻翻,會寫一個總結,發表在簡書上還賺了總計十幾塊錢的打賞;各種和室友出去浪,102寢全體成員在新時期促成了寢室生態的全面進步,我所見過濱江道所有的夜色中只有一月六日最難忘;還接待了UBC的故舊,在津縣各區周游,燒錢的感覺挺那啥的;CUPT和美賽編了不知道多少頁自己都不清楚的論文,洋文水平實在有限,給大家添麻煩了;其他的很多沒完成,和唐兄計劃的考察也被擠兌沒了,時間太瘦指縫太寬,很慚愧...盼望著等待著,終于在24號眼看著火車開走的后一天,暫時揮別了津縣,回到闊別的、我愛的故土。
我愛的故土終于也成了閏土的那個故鄉,在家的日子過得十分無奈。略去一萬字不表,總之覺得親證了地大物博的我國經濟社會成分的復雜性,跟七大姑八大姨學習了好多,盡了最大限度的忍耐,盡可能的換位思考,最深摯的表演和最燒腦的斗智斗勇以及和稀泥,最大限度的犧牲自己保全大局,最終避免了大規模沖突的爆發,也保全了自己的名節。你很難想象這在我們這樣的環境里其實并非易事。想想自己夾在各方漩渦之中被各方絞殺仍然不忘發光發熱的劇情,真的是很悲情的角色。雖然我毋寧是一個純粹的逗逼。
不過也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就是三件小事吧,比如實現了初中同學久別重聚已及高中同學的例行聚會,比如和親愛的敏兒子游歷鄭州,比如正月十五和還在上高中的小美女去玩然后共進晚餐,都是很exciting的。如果再有,就是和阿凡嘉仁他們約的砂鍋燒烤;正月十六跟媽媽去二中,順便溫習了一下小時候居住的老區,目睹城市的變遷我突發奇想不如當初報個文科專業研究社會學;以及大年初一還是初二那天有個妹子跟我表白了,也是受寵若驚,不知所云。不過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在家這段時間經歷的喜怒哀怨已經夠多了,聽聞了更多的現實生活,見識了更深的社情民情,在這之中我也思考了一些事情。偶有所獲。這段日子一開始睡覺很多,各種親戚來了又走推杯換盞,我在家也一事無成伴著經常賴床,思想動蕩,私生活有時糜爛不堪這都不應該避諱言及,我也不愿一一具言。后來逐漸厭倦于聲色犬馬,幡然改悟后簡直一夕步入共產主義般的賢者模式。在這段時間里我開始回到現實,一步步梳理出過去三個學期的教訓、新學期的頂層設計。回顧這一年半,幾多歡喜幾多愁,然而我其實也不能在星輝斑斕里放歌2333沉默是別離的笙簫,我真的知道,剩下的時日不多矣,由不得再信馬由韁了。每念至此,縱有千種匏瓜徒懸之憾與萬般井渫莫食之恨,也只能反求諸己,拒絕吞咽。總是被嘮叨,為了更好的對別人負責先要認真對自己負責,想想到底也有道理啊。
這個寒假只看了五個電影,電影院看了韓寒的乘風破浪,之前了解過一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社會背景,感覺這個片子拍的有點意思。不知道豆瓣上好多打一星的文藝憤青逼到底長不長腦子。手機上看了一九四二。致青春。別人推薦之下,還看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七月與安生。總歸是一些為文藝青年所不齒的國產片,但我覺得用心感受還是能看到一些東西的。我認為好的電影應該是讓現實中的人看了之后能有所共鳴或有所思考的,它應該讓現實中的觀影者體驗到某種的“不同”,或不同于現實、或不同于此岸的世界、或不同于過去的認識、過去的自己,哪怕紀實片,也不例外。
這個寒假吃了不少好東西,吃的肉足夠匹敵之前在校的一個學期,啤酒雞和燴面還是最喜歡的,當然啦,我豫省胡辣湯以及鶴城的延慶觀炸雞也是一級棒。灌湯包的開封做法那也是怎一個簡直了得,但灌湯包有一個不好,就是多吃幾個就膩的慌。想到這里,謎之想起1942里的橋段,「鯉魚焙面,延津做法..」2333...啤酒雞有一種誘人之至的酯(?)的香味,實在沒有抵抗力。在鄭州吃的東西意外都很棒。老區有那么多好吃的,不搬到新區真替他們惋惜。這段時間沒少親自做飯,感覺姿勢水平提高了不少,味道也還馬馬虎虎,包餃子搟面片也略懂得了一些。另外幾乎包攬了包括洗碗刷鍋在內的多項家務活。當然啦,這也是對敵斗爭的嚴峻形勢下很重要的一步棋蛤蛤蛤。我們要做到全面的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知己知彼,把矛盾全數化解在源頭,其間辛酸,一言難盡。
這個寒假被趙雷的成都洗腦,特別想去一趟。其實早就想了。去年昆明香港然后沿京廣線北上邊走邊玩的時候,原計劃就是走成昆線入川然后重慶然后陜西山西的。這個計劃應該可以在今年實現一下,當然爹娘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沒有經費我是寸步難行。
想到這里簡直恨不得早點經濟獨立了算了。不過談何容易。綜合各種考慮,還是要老老實實把碩士上完。到時候前景應該還是光明的。說不定到時候又一波時來運轉,基建被再打一波雞血呢也未可知。君不見川普之美帝,君不見04年的前后還有一波人唱衰08年之后的土建行業...呵呵呵呵,反正一路走來小爺命也是賊硬的,反正很酷不怕...
看到新學期課表,內心小震顫了一下,周一到周日,皆有課。好消息是晚上不會再有課了,這樣我在新學期的多項計劃可以在鋪展上無所困難,但真的困難其實永遠不在這些客觀原因。外因靠內因起作用,真正的問題總是要反求諸己。然而我又想到忽而凄涼慘淡的經營,三個學期過去,恢恢然無所建樹,亂七八糟、每況愈下,無顏面見江東父老也無顏直面一年半以前的自己,曾經的追求和向往,如今都岌岌可危,這些我其實看在眼里,但卻由于各種的腐蝕和麻痹根本沒有正經的反抗。國軍實在無能。讀史多了,說來我也覺得我真的是個徹頭徹尾具有項羽楚云飛蔣介石氣質的人,總在輸給對手之前輸給自己,總與現實世界之間較對手差了幾分天分,但最關鍵的還在他們自己身上的硬傷。上大學以來,甚至于說初三以來,在踏實奮進與浮夸散漫的掙扎中越來越投歸后者,道之不復久矣。由于某種不便于說的原因,精力之不濟,導向了這每況愈下的一切。專注質樸越來越被松散浮華代替。當真說,我在這一個寒假里誠心誠意地對此做了推演,幾番評估之后我覺得必須要有所改變。哪怕像崇禎之于大明,川普之于美利堅。說起來如同癡人說夢,誰解其中味,但其中苦辛以及事關重大確實只有比其他任何人更清楚才對。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新的學期,毋寧說新的一年,拔劍為犁,反求諸己,新的鐵幕已經升起,少說多做,總而統之,再不瘋狂我們就真的老了。
讀書太少,想法太多,這次算個完結。自此以后,砍去那些亂七八糟的顧慮胡思亂想,恣情為眼下之事,恣情于身邊的人。準備好了就 出發。。我一點都不矯情,嗯。
扯來扯去,究竟開始驢唇不對馬嘴了,我不再像從前的自己,希望到此為止祭奠揮別過去的日子,開啟新的生活。借用蔣中正先生的說法,「新生活運動」。雖然突然變得似乎像是一個笑話了。但無所謂,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將庸何歸,那就且行且珍惜。心存愿望,敬承天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世事難料,最好現在的自己吧。就像,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向一個曾經的同學表白,如今是,被一個極似去年之我的妹子猝不及防表白了。who knows?
「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他們所未經生活過的。」——魯迅《故鄉》
也愿我所情系的故土,這片土地上的鄉親,安好。也無風雨也無晴,揮手自茲去。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