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就是個超級大馬后炮!”
“哈,我可一直沒想不明白,你怎么會腦袋一熱走高速。”
剛離開小城沒兩分鐘,我們就被堵在了捷克唯一貫通全境的那條高速路上。復活節期間的車流明顯比往常多,放眼望去,德國車牌的數量并不比捷克車牌少太多。
從布拉格到布爾諾之間的這段高速路,大概是經捷克前往維也納,或者經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到布達佩斯的必經之路,偏偏這也是捷克天天都在維修但始終很糟糕的一段高速路。于是,車多,修路,外加剛剛在Google地圖上查到的兩三起車禍,我們就這樣出師未捷先堵上了。
其實,對我們來說,南下前往克羅地亞的首選,從來不是這條高速路。在我心里,只有E59這條捷克南部車流少路況好的鄉間路。它比捷克的高速路還平穩流暢,沿途也全都是捷克的大平原與小村莊,雖然穿城過村需減速,但一共并無幾個紅綠燈與人行道。我還說,正好可以看看它這個春天的樣子。
誰想,當我們難得地比往常早出門兩個小時,從超市給小姑娘買了些路上吃的面包、餅干和水之后,于先生方向盤一打,我們就向東拐上了我從未考慮過的經布爾諾到維也納的高速路上,言辭阻攔無效,亦心存僥幸,便開弓沒了回頭箭,直接來了出出師未捷的悲壯感。然后,明知不對,還是忍不住就于先生臨時決定的路線抱怨了兩句,好像不如此,便對不起我們反常的早起、早吃早餐、早出發以及前一日稍微做的那點打包的準備。
二
堵在復活節的車流里,言辭從來都是于事無補的。導航依舊無知無識而勇氣十足的指示向前,只好拿出手機從谷歌地圖上看看路況究竟如何,那時斷時續的紅線真讓人無語凝噎。
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停一會兒,跑一會兒,往常已能到達布爾諾的時間,此刻才走了那段路程的不到三分之一。終于,在錯過了一個離開高速路的出口后,我們在下一個出口略有猶豫地沖了下去。終于在鄉間路上跑了起來,但這樣的舉動,讓導航措手不及,時不時的就指示我們返回高速路;細究谷歌地圖,則發現,它的指向,是半個小時后到達我們若走原本的E59,二三十分鐘便可經過的一條岔路口。自是不甘心。由此,便開始了鄉間路與高速路間的兜兜轉轉。幾處山重水復,幾處柳暗花明,近三個小時后,我們終于看到了布爾諾,比往常生生多了兩個小時,讓我們的早起與早出發,顯得毫無意義。
更無意義的是,這三個小時里,我們彼此間還就出發時選錯路、及之后要不要上高速、路口處是向左、還是向右、要直行、還是返回有過一些小小的爭吵。還好,我們沒有真的吵起來,沒有將高高興興的出門,變成互相指責,互相抱怨,互看生厭。
說起來,旅途中,大概是最容易生氣的時候,一點點的分歧,及分歧帶來的結果,都可能成為吵架生氣的引子;但所有的生氣,只能指向一個更糟糕的結果:或者是開車時的不留神或置氣繞了更多的路,或者是來點刮刮蹭蹭出些大小意外,或者被生氣占據了心神、恍恍惚惚間丟三落四、被偷被盜......總歸,小吵可以,生氣就不值當了,旅途中,特別是同行的最親近的人之間,最要按捺住這種情緒。
于是,我忍不住想,如果我們在這場堵車和繞彎里,更心平氣和一些,是不是就能避免兩個小時的虛枉——我果然是個超級大馬后炮。
三
道阻且長,還好只在開頭。離開布爾諾后,便是一路坦途。奧地利的高速路,也沒有出現節假日的擁堵,即便維也納,我們也輕描淡寫的通過了。一路向南,高山,雪峰,俢飭齊整的草地,牛羊與小木屋,奧地利的美景遞次展現,終于有了春天的味道,有了出游的心情,一切都美妙起來。再一次的被阻隔,已是在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交界處。
前幾年,前往克羅地亞還需要單獨的簽證,自從幾年前加入歐盟后,終于可以拿著申根簽自由通行了。但不同于其他歐盟國家間的暢通無阻,入境時還是要檢查護照和簽證。于是,入境處,復活節的魅力又展現出來了,每一個通道上,都排了長長的車隊,不同只在于,歐盟籍的所在的車流快一些,非歐盟籍的慢一些。
我們就在慢悠悠的往前挪,在入境這件事情上,花了半個多小時。但還是要慶幸,沒有排在那些旅行大巴車后面,眼睜睜看到一車來自東南亞的旅行團,帶著頭紗的男男女女,上車、下車,浩浩蕩蕩一隊人,手拿護照,挨個過檢。出門,也不是件容易事兒呵。更糟糕的是,入境克羅地亞不是只檢一次,車開兩分鐘后,又是一個檢查站,于是,一切再重復一遍。當時,只覺連檢兩次,莫名其妙,直到后來才明白,應該是,一個海關,一個警察。
四
本來六個小時的車程,在堵車與過境的耽擱中,生生變成了八個多小時。慶幸小姑娘一路表現都很好。我們焦慮在堵車時,她出乎預料的睡著了,醒來后,我們已突出重圍,心平氣和了很多,她真是一點沒添亂。睡醒后的吃吃喝喝,又可以消磨一小時;再之后,講講故事,聽聽歌,看看手機里存的動畫片,又是兩三個小時過去;此外,中途休息時在麥當勞吃兒童餐得的玩具小汽車,也讓她開心了一個小時。
說起來,奧地利境內高速路旁的這家麥當勞,還挺值得一提的。在外觀上,它不是常見的那種紅黃棕的搭配,而是很有幾分童話城堡的感覺,以我淺薄的建筑知識,還想說,它很有幾分巴塞羅那的高迪的建筑風格,曲線,馬賽克,鮮艷色彩,反正,車拐進休息區,一見到它,我就覺得,小姑娘可以在里面好好玩一下,我們也能好好休息下了。照例給她點了兒童餐,吃完薯條,喝完果汁,擦擦手,去兒童游樂區玩吧。而兒童餐里的小汽車,又幫了我們一小時。只有進了薩格勒布,紅綠燈走走停停時,她才有了十幾分鐘的焦躁。總的來說,小姑娘一路表現,是棒棒的。
五
到達薩格勒布,已是近七點。訂了一間市中心的公寓住,停車并不方便,于是,便提前找了附近的地下停車場。停車出來后,九個多小時的旅途,三個人都有些暈暈乎乎。
小姑娘的狀態最好一些,安全座椅一打開,人就精神了。看到有轱轆的旅行箱,直接要求自己推,或者上去坐。我便隨了她,磕磕絆絆推著她和箱子出了停車場。于先生實在看不得我倆胡鬧,徑自走到一旁裝不認識,看見有自動取款機,便去取錢,取完和我說,好像記錯了匯率,直接取了5000庫納。我暗笑,一定是把1歐元比7點多與人民幣等同的克羅地亞貨幣想成了熟悉的1:25左右的捷克克朗。不過,那晚最大的烏龍發生在我身上。
早在去薩格勒布之前,我就已經在TripAdvisor上把住宿附近的好吃的大概掃了一遍,很有一些評價不錯的餐館,但相較于與東歐內陸食物區別不大的克羅地亞內陸當地菜,久不見亞洲美食的我更傾向于走路六七分鐘的一家評價很不錯的日料,雖然生鮮的壽司可能不大適合我,但好歹有飯或者面,且照片上看過去,環境以及飯菜面相還挺不錯。于是,放下行李,略做休息后,查好日料地址,我們便直奔而去。
穿過我們樓下的街心大花園,再走過一個十字路口,沒多久竟見到了日本大使館,旁邊,便是有著小小門店的我手機所指向的日料地址。落地的大玻璃里,布置的很精簡,幾張高腳桌椅上幾乎坐滿了人,隔著玻璃還能見到臨窗的人手中大大的碗和看上去還不錯的里面的面。暗喜,進去勉強找了三個凳子落座,拿到菜單時,才覺得有那么一點不對勁:為什么沒有壽司?為什么也沒有鰻魚飯?為什么連飯團都沒有?為什么只有餃子和面?再四周打量下,對照下印象里的照片和評論——莫不是我查錯地址,帶錯了店?!
可是,既來之則安之;何況,還守著日本大使館,總不至于不地道。于是,依舊高高興興地點完飯,一煎餃,一炒面,一湯面,并暗自期待。可是,等飯菜上桌,我們便遇見了有史以來我們吃過的最袖珍的日餐:煎餃本就是小吃,小小的三五個,尚可;炒面是小小的平地盤上鋪開的薄薄的一層;湯面的全部體積,只占了它大大碗的三分之一,清湯寡水不說,只有加一小團面,還不如一碗方便面看上去豐盛。食物頓顯如此珍貴,細嚼慢咽吃完,好像只吃了份前餐,互相問對方下要不要再點份,但立刻彼此達成一致:算啦,再點份吃完,也無非還是沒有飽腹感,且已是九點之后,多吃無益,就這樣吧。還好,小店的氛圍還算不錯,飯的味道也說的過去,日本籍的男孩服務生還會說幾句中文,清酒的味道這樣的夜,于先生連點兩杯以告慰自己不夠滿足的五臟廟。總算,這奔波的一天,收場的不至太過慘淡。
酒足飯未飽,踩著明黃的燈光,穿過公園,回到裝修老派的公寓里,回憶一下這一天的旅途,感慨一下此時此地的小國首都,憧憬一番即將見到的湖光山色與海闊天空,倒也多是滿足與期待。
晚安,克羅地亞;晚安,薩格勒布!
看圖說話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