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孫畢業兩年多了,現在是一名體育老師。他常說自己運氣好,本來已經準備好隨便去上個專科,沒想到200多分的成績居然被一所211大學的免費師范生錄取了。
大學四年能玩的游戲都玩了,能逃得課都逃了,還是順利畢業在上海找了份人民教師的工作,一切看起來似乎都還不錯。每天七點半上班四點半下班,還有寒暑假。只是至今沒有存款。
小孫喜歡玩游戲,上班以外的時間,一部分用來和朋友吃喝玩樂,剩下的所有時間都在玩游戲,或者是看游戲直播和小視頻。他樂在其中。
當同齡人都在為未來為前程而擔憂的時候,小孫顯得安然自得。有朋友問小孫:“你從來不會覺得焦慮嗎?會不會覺得未來的生活會很困難,沒有方向?有沒有想改變過利用假期和休息時間多學點東西。”小孫說:“暫時還沒有過那種想法,你倒是焦慮,天天吵著看書,換工作,到現在不還是什么都沒改變?”朋友竟一時語塞。
02
小孫每次遇到什么困難,或是犯了什么錯誤被人指責,他總會說:“我不知道,我又不懂,我還年輕做不到你那樣…..”說的理直氣壯,好像是他本就應該不懂,也從來不用學習。他所專心的事情似乎只有打游戲。
他和朋友們一起打游戲,朋友們去讀書他還在打游戲,朋友買了車他在打游戲,朋友結了婚買了房,只有他什么也沒有還在打游戲。于是他跟別人聊天常說:“我的朋友誰誰買了車,我的朋友誰誰在做什么工作,我的朋友誰誰誰多有錢。”他總說他的朋友多厲害,似乎自己的氣質也一起升華了。
別人勸小孫多讀書,少玩游戲,小孫不耐煩,他說:“你喜歡讀書那是你的事,可是我喜歡玩游戲,我做我喜歡的事怎么了?”別人問小孫,你看人家車子房子都有了生活步入正軌你不急嗎?小孫說:“沒辦法,他們家有錢,我家窮。”別人又說:“那你看某某呢?他月薪那么高都是靠自己啊。”小孫說:“沒辦法跟他們比不了,我就這個能力。”
窮也窮的這么心安理得,我有時真的很羨慕小孫,羨慕他對生活的“淡然”。我甚至看到三十年后,小孫依然孤身一人窩在出租房里,拿著和現在差不多的工資,面對中年危機他也毫不在乎。坐在電腦前,陪伴他的有利群,游戲和老酒。
03
小孫的做法似乎沒什么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他喜歡過這樣的生活,那是他的自由。畢竟奮斗者的猝死,與茍且者的安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選擇。只是但凡你有一點追求上進,或是想要改變現狀,就必然不能與小孫一樣。
也許出身普通,學識一般,能力不足時我們所必須要面對的現實,但那絕對不能是我們理直氣壯的逃避困難或者安于現狀的理由或借口。還沒經過任何努力就說一句“無能為力。”轉身去玩游戲的人,可能適合孤獨終老吧。
或許像小孫說的那樣,我們焦慮,掙扎一番折騰之后,還是沒有任何改變,還不安心的打游戲來的自在。但我覺得所謂的學習積累,在短時間內或許不會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改變,可是如果你讀完一本書哪怕其中只有一個觀點讓你覺得有用,那也是一種進步。你可以用愛好來消遣,但哪怕只抽出一小段時間來學習也是好的。否則即便有一天,給你一個功成名就的機會,你都沒有力氣接住。
上周公司培訓,一個我不是很喜歡的領導說了一句讓我非常認同的話:“這個世界正在殘酷的懲罰那些不去改變的人。”所以,在每個人都在不斷努力前進的時候,你停滯不前那就等同于后退。這個年代最大的風險,是你什么都沒做。
所以啊,小孫啊,你可長點心吧,別再弱的理直氣壯又安于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