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來看,蟬是弱勢群體,像人群中的教師。蟬除了吸食植物,特別是樹木的汁液之外,幾乎沒做什么壞事。而吃蟬的廣大隊伍卻因此被贊為益蟲,如螳螂、蟾蜍、蛇等。世道因人為而不公。
說蟬是弱勢群體是因為它們體型嬌小,沒有任何攻擊性。一只成年大蟬也塞不滿孩童的一張嘴,甚至填不滿癩蛤蟆的口。
說蟬是弱勢群體還因為它們的飲食極其簡單。不管是生于地下的幼蟲,還是出土破殼成蟬的成蟲均以植物的汁水為食。地下的蟬卵孵化成小螞蟻一樣大小的小蟲就快速抱住樹根,伸出它弱軟的刺一樣的針狀口器,吮吸根中“乳汁”。它一旦抱定這一根是不會隨便更換的,幾到幾年以后,它發(fā)育成熟破土而出。成蟲的蟬有了翅膀,長本事了,可以飛到自己喜歡的樹枝上,有選擇地吸食自己喜歡的汁液。可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蟬在我們這里大多會選擇汁水豐富的樹棲居,如柳樹、平柳樹、椿樹、楸樹、楊樹、梧桐樹等,近幾年新引進的偏南方的欒樹、白臘等也頗得蟬的喜愛,至于那些松樹、柏樹等除非萬不得一,蟬是不會光顧的。
說蟬是弱勢群眾還因為它們的生世流年可謂凄慘。雌蟬選擇一些極細的樹枝,用它尾部極尖銳的產(chǎn)卵器豁開一道口子,產(chǎn)上兩三個極細小又有些透明的白色小卵,然后又換一個地方再用同樣的技術(shù)產(chǎn)卵,這一根小枝被蟬產(chǎn)上幾十甚至上百堆卵后,基本也就枯死了。然后這只雌蟬會再選細技繼續(xù)產(chǎn)卵。雌蟬產(chǎn)完腹蟲最后的卵,它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它會緊緊地抱定樹桿,即便死也把頭舉得高高,可謂高風亮節(jié)。
被雌蟬整枯了的樹枯經(jīng)過風吹日曬雨打落向地面,存活的幾率非常小。一部分落入水里,它們會隨波逐流,最后或成為水生動物美食,或爛于淤泥不知所終。一部分不能入土,或掛于樹干,或落于硬地,這部分有的化作煙囪里的裊裊炊煙,有的成為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麻煩,也都來世間白白走這一遭,不諳世事便煙消云散了。只有一小部分帶卵的樹枝落到地上,不久又埋到土里,出生不久的蟬若適時找到了深度合適的樹根,它們才有幸存活下來。這些蟬若在地下短則兩三年,長則七八年,更有甚者十五六年才得已重見天日。
蟬的成才之難不亞于唐僧西天取經(jīng),需要經(jīng)歷無盡的險關(guān)。夏日傍晚,7點半以后,蟬的幼蟲開始地下活動了。它們用其鋒利又帶鋸齒狀的一對前足從樹根處快速挖掘地道,只容其身,直通地面。等地道口到了地面的一瞬,它們用尖足捅破地面,洞口小如螞蟻窩口,不易察覺。這時它們不急于爬出地面,而是靜靜傾聽,如果地面上一切安靜,又稍顯幽暗,它們會毫不猶豫地爬出地面,找到最近處的一棵樹或一株大草或一堆干樹枝爬上去,義無反顧。
蟬出地面需經(jīng)歷多個生死關(guān)。在我們這里蟬的土名叫知了,蟬的幼蟲叫知了猴。知了猴剛鉆出地面,會有成百上千的螞蟻等候樹下,萬一被一只螞蟻發(fā)現(xiàn),很快就有成群的螞蟻圍攏過來,螞蟻大軍進攻蟬很講求策略,有幾只威猛的螞蟻會迎頭真擊,有的爬上知了猴的頭部啃咬它的觸角根部,有的螞蟻專門攻擊它的六肢與軀體銜接處的柔軟部分。有這樣的幾只螞蟻打頭陣,再加上眾多螞蟻一擁而上,一只體形笨拙的知了猴很快就只有六爪齊撓,蜷作一團,最后束手待斃了。有些知了猴已經(jīng)爬上樹幾米高,又突然掉下來,往往也是螞蟻在作怪。
除了螞蟻之外,地面作戰(zhàn)的知了猴的敵人還有蟾蜍(癩蛤蟆)、刺猬、蛇、老鼠等。蟾蜍捉知了猴講究以靜制動,突然襲擊,等對方達到有效攻擊范圍之內(nèi),吐納之間,舌卷佳肴入口,閉目細品,不時還巴嗒巴嗒嘴,好像回味無窮。可是對知了猴而言,一個小生命就這樣結(jié)束了。刺猬、蛇、老鼠捉知了猴屬于打巡邏戰(zhàn)、游擊戰(zhàn),消滅一只知了猴,又繼續(xù)前行,直到肚滿腸圓才肯罷休。可惜了那些知了猴,在各類強權(quán)者面前只做魚肉,強盜為刀俎的份兒。
蟬一生中最大的威脅還是可惡又狡猾的人類。蟬卵讓好事之人清理了,知了猴將出土讓人用锨鏟了,用鏟撅了,用棒掏了。出土以后,樹林里招來了可惡的人們,他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照明設備,可謂是長槍短炮拐彎燈,就連平日上網(wǎng)胡縐亂侃為主的手機也都調(diào)成手電筒功能,這是趕盡殺絕的節(jié)奏呀!未出土的,挖;行于地的,抓;爬于樹干的,逮;攀高枝的,戳。未脫皮的,將脫皮的,已脫皮的一律照收。就是僥幸逃到樹上自認為高枕無憂,可以高歌一曲的一族,人類也會用彈弓打,用面筋粘,夜間點明火震樹等多種策略進行絞殺。只因為知了是人類的美味小菜一碟。誰是殘忍的害蟲?不言自明。
空中殘害蟬的高手還有很多:喜鵲、灰喜鵲、麻雀、螳螂。它們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然怎么會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樣的成語誕生呢?
唐人有詠蟬三絕,各抒其懷,不敢妄言。只覺蟬乃世間一物,也曾蓄力數(shù)載,輝煌幾曰。如歌聲所唱“掌聲響起來,心中應明白……”野百合都有春天了,為何不讓知了快樂地叫著夏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