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死磕瑜伽的一天,早晨磕瑜伽館平衡流一節,下午老年大學繼續內觀流。瑜伽館的老師大多比較專業,按照自己的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就好,老年大學這學期的課就有點一言難盡。
老師浮躁,無法接受學生對動作把控不到位的情況,上課時說的最多的話:這些動作都很簡單,哎呀,怎么還不會呀!動作沒有問題,如果你感到不對勁,就是你自己的問題……果然沒有耐心的老師說話就像一把刀,除了傷害學生,對學生一點沒有共情力。好在今天新教的曲子并不難,要不我都想下決心放棄老年大學的課了。班里從開學的快三十人,到最近十一二人上課,大多人表示無法接受老師的教學方式,不愿意來找虐了。
下課后和舊同事同行回家,她說:今天的這首曲子還有點瑜伽的感覺,前幾首曲子完全就是廣場舞的調性。
也是,喜歡瑜伽的人,肯定不會那么熱愛廣場舞,難怪現在上課的人越來越少了。我說。
將瑜伽課上成了廣場舞,也不知道瑜伽老師咋想的?同事說。
能咋想呢?感覺她挺上頭這個的。她性格太浮躁了,不適合做瑜伽教練。
是啊,教了多年瑜伽了,一點看不出來她內在的變化,浮浮躁躁的那像個瑜伽教練。
……
一路走,一路和同事聊著天。很快就到了路口,兩個人又站在路邊吐槽了瑜伽班里的顯眼包,才各自回家。
同事學習瑜伽比我早了半年,起先她也很上頭,學的也不錯,這兩年學的少了,全憑自己在家練習,聽她的意思,自律還是無法做到,只是任何事擱置下來了,就很難再提起來了。之所以在老年大學繼續堅持練習,也是一種掙扎,舍不得扔掉,又不想繼續努力,她說就這么糾結掙扎吧,說不定哪天有個心安理得的借口就徹底放棄了。
和同事相比,我起步晚一點,身體條件,力量,悟性都不如她,但也算是堅持下來了。屬于先天不足,但能厚積薄發。現在我做動作比以前自如多了,同事也經常會慨嘆我的耐性好,流露出羨慕的聲情。我也不好多說什么,無論學什么,愛好是一方面,性格也是不能忽視的。同事屬于做事沒有長性那種,我來簡書不久,她也來了簡書,寫了不到兩個月就放棄了,練習瑜伽堅持了應該有兩年左右的時間也就幾乎處于放棄狀態,還有上學時也一樣,她小學學的還可以,一上中學,聽到廠里有技校,她就不學了,上個技校直接就業了。再就是感情上,似乎跟誰也長不了,老公下崗后他們就離婚了,離婚后她處過的男朋友,兩手兩腳指頭加起來也數不過來,可惜沒有一個能修成正果。
以前同事時,我們交集不多,只能算是個熟人,學習瑜伽后來往多一點,發現她做什么沒有長性,私生活上也沒個準,作為女人,我還是在乎名聲,因此常常會刻意和她保持距離。這幾年她和女兒一直在戀愛,或者戀愛的路上,日子過的看似瀟灑浪漫,但總感覺缺少了一點煙火氣。我也就越發刻意的少了來往,除了每次課前課后碰到一起聊幾句,已經很少互相聯系了。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就拿我們共同練習的瑜伽來說,在對于瑜伽的看法我們就有很多不同點,她在乎體式和瑜伽的減肥效果,而我更在乎瑜伽的內修。單身的女人注重身材和氣質這一塊無可厚非,而一個在生活里苦熬歲月的人,看重內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練習了五年的瑜伽了,在我看來瑜伽練習的真正突破點其實就是我們的內心。體式的完成度不代表身體的健康度,也代表不了內心的幸福度。我們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才能養護好身體,相反,五谷恰恰是身體最容易吸收的。四柱做不了,我們可以做1/2的四柱,或膝蓋點地,或手下墊磚,實在不行,繼續回到平板、肘板等練習中正確培養身體的整體感。當專注于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才離自己的身心更近,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態怎么樣“當下的身體需要什么”、“我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在練習時多聽聽心的聲音,結束之后你才會感到能量滿滿,而不是身心俱疲。當離開墊子回歸生活時,我們也要專注于吃飯洗衣或工作的當下,這些都是瑜伽。
很多人在不了解瑜伽的時候,以為練習瑜伽要柔軟,要有力量什么的身體硬件,實際上瑜伽的靜坐其實比瑜伽體式練習更難。瑜伽與其說在練習體式,不如說它其實是在修煉內心。瑜伽的體式靠呼吸支撐,而呼吸則是靠體式在展示。因此瑜伽的呼吸比體式重要得多。當然瑜伽的呼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意念的控制,和身體的覺知。很多人在坐在墊子上關閉眼睛的那一刻,心就不受控制的飛走了。想要讓自己安安靜靜待一會,其實并不容易,這個狀態其實是每個人練習初期都會出現的,而這也正是瑜伽修練內心的一種表現。
靜坐是和自己獨處的時間,若在靜坐時覺得渾身不自在,那他在生活中也是個專注力較差的人,比如,上廁所的時候帶手機,手機不帶,整個人就沒有狀態。和家人出門散步時發現沒帶手機,扭頭快跑回去拿。表面上你在和家人散步,實際上只是換了個方式玩手機而已。一個人的神不在自己的身體里,而在手機里。當手機不在時,整個人就感覺到失魂落魄。由此可見,養神的練習,內守的練習,對當下的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瑜伽絕不只是拍拍體式照讓你發朋友圈獲得眾多點贊的工具,更多的是它可以深入你的生活,放松你的身心,改善你的身邊關系。
很多人學習瑜伽是為了保持體態,以瘦身為目的。而我個人的經驗時,瑜伽的減肥效果其實并不理想,如果為了減肥而練習瑜伽,那么加大力度,提升難度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單純的為了減肥,練習瑜伽絕對不如跑步,跳廣場舞效果好。
瑜伽練習時間越久,感受會越深。首先是身體層面的變化,曾經由于身體僵硬很多地方感知度還很弱甚至沒有感受,但在練習中得到充分伸展后,便有了過去曾沒有過的體驗。其次呢,是我們專注力的提升,過去我們會拿自己的體式和別人做對比,但現在擁有更多感官向內收的能力,就像你把眼睛閉上的那一刻,對身體的感受會更深一樣。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不要試圖去尋找別人的感覺,對方今天的感受可能還需要你再練習更長時間才能慢慢體驗到。
瑜伽練習的是接納和正視,因此每個瑜伽愛好者,首先要正視自己當下的身體條件,接納自己當下的身體條件,然后保持練習就好。就像在生活中,我們知道當下的狀態可能不怎么好,但是自己愿意接受,并嘗試一點一點去改變,這就是一個良性的發展。如果本身狀態就不好,但還要偽裝得很好,就好像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漩渦當中,很難走出來,時間越久,身心俱疲,一部分人就此確診了抑郁癥。身邊的人也懵了,他的各方面條件這么好,怎么會抑郁呢?因為抑郁和一個人的外在擁有關系其實不是很大,而和內在的狀態,對自我接納的狀態息息相關。
接受,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每個練習者都可以從所在之處開始練習,享受慢慢扎根的過程。在每一次練習中多去感受身體的狀態,有些東西并不是我們用頭腦想明白的,就像在半前屈中,腹部往前的伸展是隨著雙腳向下有力時自然發生的,不是靠我們想出來的。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專注其中,好好去感受。
現在的我,瑜伽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體式,而是一種治愈,也是一種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