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嘗。”春暖花開季,正是奮斗時。趁著這大美的春光,我們半坡小學及中心校一行12人來到焦作市馬區待王小學參觀學習新教育。
? ? ? ? 步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校園和高大的教學樓、綠油油的足球場。首先,我們跟著解說員參觀了待王學校的教學樓。校園文化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規劃合理,構思精妙。每一層樓道都有不同的藝術特色,第一層走廊的文化以學生畫的立體臉譜為主來裝扮。第二層以學生制作的風箏圖樣為主來裝扮,給人的感覺既生動逼真、整齊劃一,又有濃厚的藝術文化氣息,美的恰到好處。并且每個樓道還有它們獨特的名字,如:犟龜、文學、科技等。每層樓都有讀書角,且各自有著不同的詩意的名字,如“讓書香啟迪智慧芬芳的校園”等
? ? ? 參觀完校園文化后,我們還參觀了待王學校的陽光大課間。學生們個個精神飽滿,朝氣蓬勃,隨著音樂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尤其是花樣籃球操,更是讓我們眼前一亮,個個體育健兒配合默契,動作優美,有力,似乎每個人身體里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 ? ? 參觀完陽光大課間之后,我們還聽了兩節課。一節四年級的閱讀課和一節五年級的整本書導讀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四年級的那節語文閱讀課《觸摸春天》。一是因為這篇課文的題目取的很新穎,內容描寫得生動、細膩,栩栩如生,讓人百讀不厭。二是因為老師創設的情景有吸引力、感染力,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每一個孩子緊跟老師的步伐,使整個課堂充滿活力,流暢自然,完美的天衣無縫。三是因為洋溢在孩子們臉上的自信,這也是這節課讓我感到吃驚和震撼的地方。每個孩子在回答問題時,都能做到字正腔圓、聲音洪亮,且語言干脆利落,像是經過專業的語速訓練。孩子們在朗讀課文的時候,無論是單個人朗讀還是齊讀課文都能做到聲情并茂,以情感人,流露出很深的朗讀功底。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細節我覺得也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喊的口號,盡管我沒聽清口號的內容,但是我能感受到口號能起到激勵學生振作精神的作用。
? ? ? 聽完這節課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為什么我們的學生不愛發言?我們的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小?我們的學生做不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反思之后,我覺得我的課堂缺少新教育提倡的儀式感,并且,我自身也存在審美方面的偏見――就是太過注重心靈美而忽視了外在美。
? ? ? 回歸課堂之后,我就迅速著手改變我的課堂。首先,我要讓我的課堂有儀式感。我們班的班名是水滴班,我給他們選的的班級口號是:心無旁騖,水滴石穿。開始上課前,我會先對孩子們說:“水滴班”他們會說:“心無旁騖,水滴石穿”。這樣就會提醒孩子們注意準備上課了,要好好學習。每當上課有人做小動作的時候,我也會叫道“水滴班”,他們就會立刻喊出“心無旁騖,水滴石穿”這個口號,提醒他們重新振作起來認真學習。一節課下來,感覺這個方法真的還很管用,孩子們變得精神了,教學效果也好很多。針對學生們回答問題磨磨唧唧,聲音小的情況情況,下一步我的計劃是讓孩子們在閱讀課上比賽大聲朗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確,來提高孩子們的朗讀速度,也通過比賽朗讀來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 ? ?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心靈美才是正真的美,這個觀點也被大多數人所認可。但自從開展新教育以來,我發現外在美也是不容小覷。比如:完美的校園文化和校園文化,盡管也是外在的東西,但它能讓人看了賞心悅目,心情愉悅。學生有了輕松優美的學習環境,自然樂意在這里學習、生活。課堂也是如此,先有形式再有內容。先讓孩子們大聲的朗讀,無論讀得好與不好,得讓他們敢于大聲的朗讀,有了形式的外在的東西,時間長了內容慢慢地也就會有了。
? ? ? ? 新教育強調儀式感,從這次學習中我體會到了儀式感的必要性和外在美的重要性。也讓我深刻感受到外在美也是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新教育改變了我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