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像很多守在電視機前的朋友一樣,熱淚盈眶、激動萬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瞬間朋友圈和微博上鋪天蓋地的都是慶祝消息。在外地旅行的朋友說,連景區都是一片歡呼聲,全中國人民都在為女排姑娘們喝彩!賽場奏響的國歌、升起的五星紅旗和女排姑娘們淚眼婆娑的笑臉,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我們為中國女排驕傲,她們用自信、無畏、不屈、頑強詮釋了中國女排精神,她們收獲了金牌,更為全國人民發掘了一座精神的金礦。
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后,全社會都掀起了一股學習中國女排的熱潮。1986年中國女排實現了歷史性的五連冠后,女排精神開始被人們口口相傳,成了一種綿延了35年的感動,35年中國社會和中國人,都發生了許多變化,然而女排精神永不會變。這種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早已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中,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液,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無論何時何地,在挫折和困難面前,這種精神都會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奮斗,不斷前行。
暫時的落后,不代表永遠的落后,相反還極有可能促使你成為最閃耀的那顆明星。
回看中國女排的里約奧運之路,小組賽磕磕絆絆,中國隊首戰荷蘭隊就以2:3落敗,最終以小組第四的成績驚險擠進了八強。這個不被看好的第四名,卻在郎導的帶領下登上了世界巔峰。
其實暫時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滯不前,可怕的是就此放棄。學習中我們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落后于別人,我見過你們沮喪流淚、失落不語,但是你們總能夠很快的戰勝自己,這就是最好的表現。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落后就灰心喪氣,自怨自艾。相信只要我們在拼搏,只要我們肯努力,最終定會取得我們最想要的結果。
我很喜歡一句話:“噴泉之所以漂亮是因為她有了壓力,瀑布之所以壯觀是因為她沒有退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受到壓力,有來自外界的,有自己給予的。能夠不受壓力左右,并將其成功轉換成動力的人,才會成功。
女排淘汰賽中,我們的第一個對手是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東道主巴西隊。沒有人想過中國女排會贏。在無人加油,全場喝倒彩的客場氛圍下,中國女排沒有絲毫膽怯,郎平說“我們有上億球迷在遠方觀戰,我們從不孤單,他們越噓我,我越要發好球,拋好球,狠狠地打!”就這樣中國女排以3:2的成績逆襲巴西,取得勝利。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同樣會遇到種種壓力和影響,有過高期許的關心、有不被理解的委屈、有電腦游戲的誘惑、有不被看好的嘲諷等等,這些都不能成為阻擋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不要害怕壓力,不要受到影響,在你前行的路上有父母、有老師、有朋友,你同樣不會孤單。
成長中我們需要朋友,更需要對手,越強大的對手越可以創造奇跡,越強大的對手越會有自我的突破。
在半決賽中,中國隊再次遭遇荷蘭隊,這個在小組賽中擊敗過我們的隊伍,鑄就了這場驚心動魄的賽事。郎平說“今天就要拼個你死我活,要一分一分的往上頂。”我們勢如破竹,沖進了決賽,雖然每一局我們只贏了那么一點:第一局27:25,第二局23:25,第三局29:27,第四局25:23,這場激烈膠著、蕩氣回腸的比賽將全中國人的心都揪在了一起,一次次打平,一次次超越,我們在你追我趕的吶喊中一次次落淚。
一個完整的學習生活,同樣要有對手。對手定有他的優點,是學習習慣好還是學習方法對?是讀書比你多還是比你善于思考總結?學習效率是否比你高?他是怎么做到的?這樣去觀察、去學習,你一定會更優秀。當你有一顆趕超的心,有一股拼搏的氣,你的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當我們具備了以上的心理素質,接下來靠得就是頑強拼搏了。一個人有多頑強,能面對多大的痛苦,他的生命就會有多厚重,他就會有多大的成就和魅力。
中國女排以3:1的成績戰勝塞爾維亞女排,奪得里約奧運會女排冠軍,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次摘得奧運會金牌。這是命運之神對不懈努力、頑強拼搏的朗導和女排姑娘們最好的獎賞。中國女排用實力證明——只要足夠頑強,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孩子們,中國女排的大姐姐們最小只有19歲,平均年齡只有24歲,她們在惡劣的環境里摸黑訓練,她們中有隊員帶傷參賽,她們能吃苦敢擔當,他們戰勝了傷痛和病魔,她們堅強的意志品質,她們頑強的拼搏精神有種勢不可擋的力量。
昨天,阮欣蘭媽媽和我聊天,說阮欣蘭在武漢參加體育舞蹈比賽,孩子們連跳五項,沒有家長陪同,累了就地一坐,困了趴椅睡去。去年,我校參加全國“極速少年”團隊勁跑決賽,三十多名同學參與了整整三個月的集訓,我們班的方澤輝膝蓋損傷去醫院檢查多次,海馨月也因腳踝受傷住過院,但他們依舊堅持到比賽最后,最終我們取得了全國亞軍的好成績。還有魏靜怡,因為摔傷尾椎骨,三個多月不能上學,她的成績一點也沒有落后,她在和自己病痛的身體做抵抗,她在家休養只能平躺著,也要讓家長讀書給她聽,終于能站起來,能走路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上學,要補作業。孩子們,你們身上這股拼勁兒就是頑強拼搏的精神,有了這股勁兒還有什么困難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呢?
將來,當我們有所成就,當我們實現夢想,永遠不要忘記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培養了我們。
中國女排的總教練郎平是我們幾代人崇拜的“鐵榔頭”,她是主力隊員,她是金牌教練,她兩次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選擇回國,她放棄過國外優厚的薪酬,離開過尚且年幼的女兒,忘記了自己傷病的身體。她說過:“中國女排培養了我,當祖國有需要的時候,我只有無條件地去做。”
我深深記得2015年的感動中國,給郎平頒獎的那段視頻至今都讓我熱淚盈眶,她的頒獎詞是這樣的——“臨危不亂,一錘定音。攔擊困難、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釘子般砸進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躍進,一記記扣殺,點燃幾代人的青春,喚醒大國夢想。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我們的祖國之所以會越來越強大,是因為有很多像郎平這樣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建設振興奉獻了一生的人們。我們在文章中寫過錢學森、袁隆平、屠呦呦······他們都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榜樣。
孩子們,生活的路上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一片坦途,我們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希望你們,像我們女排大姐姐們一樣,處于困境時,高昂永不服輸的頭顱、咬緊牙關、堅強面對。孩子們,記住2016年8月21日,這一天是中國女排的節日,我們以她們為榜樣。我相信,未來的某天,你們也能不斷克服困難、沖破險阻,贏得屬于自己的“金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成為老師永遠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