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調侃說我們這代人是喝雞湯下長大的。
我們常常覺得這是個極好的時代,人們不缺夢想,更不缺機遇。
可當你睜開眼睛仔細去看,你會發現這時代并不比以往有什么不同,依舊是年少的血氣方剛逃不掉歲月磨洗,年長后又語重心長的把自己這一生或好或壞的經驗傳給后輩。
永遠是神奇的的正態分布,你知道最好和最差的人存在,卻都不是你。
高曉松曾說過一個群體角色自動分化理論,意思就是一個群體無論誰來或誰走了,總會自動調節成一個相似的角色分配。
而這個過程最迷人的就是當你剛進入這個群體,比如邁入社會,你并不知道你會在未來扮演什么角色,而你的主觀能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足以影響你的未來走向。
落到實處就叫三個字:行動力
如何讓心血來潮的想法變成裝備或技能點可能才是我們真正缺少的。
每到年初,總有那么一群人愛敲鑼打鼓的轟炸著朋友圈、微博...在社交媒體上大肆給自己許愿,什么“不瘦20斤不換頭像啊”,“2017年度計劃啊”,豪邁的立下flag的同時,卻在剛過了2-3個月后,悄然的換了頭像,刪了朋友圈,再見時依舊是游泳圈傍身,大象腿護體。
然后那些完成個人目標的自律的人成了偶像,角色分化就這么簡單。
那怎么解決這個千古困境讓自己跳脫出來完成自律的逆襲呢?接下來是我自己的一套心理激將法,拿來分享給大家。
1.密切關注身邊的榜樣
此條利用的是人的攀比心理,密切關注身邊那個行動力強的人,他們可以說一個想法馬上去做,你為什么不能?
而且你看得到摸得著的人會讓你覺得更加真實,而且持續性強,比如看一場艾力的分享或許你會讀三天書,三天后你不讀了艾力也不會跑到你面前讀書。
但一個每天背單詞的同事真的會讓你在沒有背單詞的時候愧疚感爆棚。
2.優秀的舊友是個良師
曾經要好的朋友總會有發展很棒的,無論是否在同一個城市或同行業,平時多交流對自己來講不僅僅是維系友情,更是感受進步。
當有一天你發現從小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二狗成了學識淵博,談吐優雅的紳士,你還會不愿意進步嗎?
3.嫉妒心也不總是毒藥
你曾經看不上的人過的比你好,你會怎樣?
羨慕?嫉妒?恨?
記住這種情緒,并善用它,說不定是推你走出舒適圈的最后一掌。
堅持本就像執念,如果善念撐不住,加一點醋意或許可以,但記住,這只是逼自己更好,而不是見不得人好。
4.一個人戰斗太累了
一個人行動有時候確實會少了些勇氣。
記得剛入職的時候要給客戶打電話,我們兩個新人就算不會一起打,但一定約好一起去,一個人打另一個陪,好像借一分自信去完成。
何況有些事一個人堅持實在無趣,比如運動,比如課程。
5.終極必殺:先放話后保住顏面
要臉是人的剛需,這也是我的心理激將法的大招,如果想做一件事,不妨在預期堅持內放出話來,比如考雅思,不妨先報名(給自己預留出復習時間)。
這就把生活模式轉化成了工作模式,有deadline和成本的情況下讓自己騎虎難下,只有硬著頭皮走下去。
當然,你放出去的話要有合理預期,如果法語還沒有學就貿然答應給下周去法國旅行的朋友當法語翻譯就有點不太負責了。
最后希望每個人都能活在你愛的那個世界里。
個人管理黑暗激勵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3.25 地球一小時,關愛地球,希望大家今天能走出房門,節電一小時,地球因你更美好!
胡言亂語,歡迎撩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