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房子離誠園直線距離約46公里,九零年開始到今天為止我走了28年,也就是說從農村到城市46公里的路程我整整用了28年,在這28年歲月的長河中我要感謝我的父親,我更佩服父親的勇氣,直到現在每次和父親聊天的時候父親總是會笑著告訴我說他一輩子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我們舉家搬遷到城里,每次講這些話的時候父親的眼里滿是自豪,小時候只聽說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現實中父親為了我的將來硬是放棄了村里書記的寶座,我曾經問過父親后悔不,當過小學老師的父親總是會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十個字,滿滿是愛,中間對兒的期望值可想而知,還好,我沒有讓父親失望,我對自己一直是用五年計劃來約束,鞭策,激勵著自己前行,每個五年計劃實現后第一時間我總是愛和父親分享我的喜悅,父親每次總是淡淡的叮囑我不要驕傲要更加腳踏實地的繼續下一個五年計劃,父親就以這種方式,以他的純樸一直在影響著我的人生。
小時候的我喜歡雨天,喜歡到什么程度不好形容,只知道下雨天我是從不打傘的,我喜歡雨絲落在我肩頭的感覺,害怕打傘后就聽不到雨絲落下的聲音,旁人打傘的舉動在我看來那是辜負雨絲的親密,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一絲恍惚漫過腦際,現在看來有多少的青春,就這樣,寂寞地,悄悄過去了,寫到此,回憶一下我自己的青春,我的青春不張揚,但更多時候只被我緊緊地捂在手中,不讓任何人知曉。少年的我是不愛與人交往的,內心很抗拒城市,講不清為什么,或許當年只是認為父親阻斷了和我兒時玩伴的聯系吧,因為回一次老家很不容易,再者為了生存爸媽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帶我回老家,只能在夢中一次次的在老家的田壟上奔跑,這一生,最難得的是有一兩位知心朋友。雖然我還遠遠不足以有談一生的資格,還無法預料這一生在何時劃上句號。但我很慶幸,在這不長不短的半生中,我真正是有這樣的朋友。而且幸運的是,幾乎每個階段都有,盡管每個階段我都過得很平凡,但因為有朋友,每個階段又顯得特別精彩,讓人回味,在童年和小學時期,我有這樣的朋友,從穿開襠褲到整襠褲,從一起翹著屁股玩泥巴到一起趴著頭做作業,我們整天呆在一起。我們在河里抓魚,去鎮上買筆,想盡一切辦法將時間勻在一起,這也是我到城市后孤獨的主要誘因,別的伙伴三天兩頭紅了臉,吐口唾沫不作聲。我們單純的思想里,從來留不下怨恨的情緒,低頭不見便想念,抬頭見時便歡喜,一窮二白的年代里,容易沉淀出一生一世的情誼。現在的我們聯系就方便的多了,手機微信,QQ,周末的時候必須是要以家庭為單位聚聚的,孩子間也相互稱呼長輩為干爹干媽,我們的友情下一代算是延續上了,這點我們都是欣慰的。
每次聚會,不由自主地我又回憶初起我小時候進城的日子,因為內向,我時常抬頭看天,天空當年的樣子,碧藍碧藍的,那幾朵云因為我好像從未挪動過,十分的配合著我抬頭望向它們,那個時候的陽光一瀉千里,卻照不暖一個孤獨男孩的內心,三十年過去了,我的眉梢間,已爬上歲月的皺紋,對于現在的天空我早已不再仰頭了,但是卻懷念抬頭仰望天空的日子,友人說,懷舊就是心老的節奏,呵呵,我有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