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洋蔥新聞。有疑惑的朋友更應該堅持到最后。
昨天,寧波發生了一起老虎吃人事件:一名游客為了逃票,試圖翻越圍墻進入動物園,結果卻誤入老虎散放區,釀成慘劇。
事情發生后,不少網友翻出了過去一位馴獸師的說法,指出人類被老虎盯上之后,生存機率是零。
難道人類在老虎面前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嗎?本著科學的態度,我們對此進行了查證,卻發現幾十年前,國外就曾有過一個成功逃生的案例。
1987年,南非的報紙曾經報道過這樣一條新聞:一名外國男子在參觀南非某動物園時意外落入老虎洞,并引發了一連串的事件。
據當時的報道稱,該男子名為亞歷山大,是一名西伯利亞人,當時蘇聯還未解體,所以他應該算一名蘇聯人。
據了解,亞歷山大是一名蘇聯的逃犯,三年前逃離蘇聯,經過一番艱難的旅程,才逃到了和蘇聯相距甚遠的南非。
和大部分蘇聯人一樣,這位男子當時非常貧窮,在南非純靠撿破爛和乞討為生,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
當時南非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它的野生動物園,亞歷山大一直想去動物園里面看看,卻連動物園門票都買不起。
1987年冬天,在喝掉一瓶撿來的伏特加之后,酒壯人膽,亞歷山大突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翻越圍墻進入南非動物園。
于是,亞歷山大來到了位于納塔爾省的一家私立動物園。南非的動物園多數以“大”和“野”而聞名,但在安保管理上面卻較為松弛。
從東面的圍墻,亞歷山大輕松的翻進了動物園。志得意滿的他正想開始動物園之旅,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幾只老虎包圍。
沒等亞歷山大開口喊救命,其中一只老虎已經撲向了亞歷山大,瞬間,一米九高的亞歷山大就被老虎龐大的身軀壓在了下面。
但亞歷山大并沒有束手就擒,他反而抓住了老虎的胳膊,一翻身騎到了老虎身上,掄起拳頭就朝老虎腦袋砸去。
隨著一聲悲鳴,老虎死在了亞歷山大的拳下,與此同時,慘叫聲也引起了周圍巡邏隊的注意。
很快,保安們循著聲音追了上來,并發現了渾身是血的亞歷山大,以及死在地上的老虎,并面面相覷。
“對不起,我太用力了……”亞歷山大抱歉的說。這才反應過來的保安們立刻舉起了槍,瞄準了亞歷山大。
“你,你們干什么?”亞歷山大驚呆了,“我保證以后絕對不逃票了,絕對不!”
但保安們卻聳了聳肩,用英語說:
“對不起先生,按照規定,殺死動物者就地擊斃。”
據了解,那個時代,南非的確有這樣的規定。
當時,南非經濟落后,經濟主要靠觀光旅游業和動物販賣支撐,因此野生動物就成為了南非的寶物。
據說,當時的南非,黑人是三等公民,白人是二等公民,而動物才是一等公民。其中的珍稀野生動物如老虎,則是特等公民。
所以南非規定,一旦發生猛獸撕咬游客的情況,保安只能殺死游客,不能殺死動物。
如果發現有人傷害動物,保安也有權立即擊斃施害者。事實上如果保安不擊斃,施害者出去之后也會被判處極刑,生不如死。
“這也是出于人道考慮。”保安勸亞歷山大。“你閉上眼睛,忍一忍就過去了。”
亞歷山大再次驚呆,他根本不知道,南非動物園居然有這樣離奇的規定,“這哪里人道了,這他媽比古拉格還不人道啊!”
沒等保安開槍,特種兵出身的亞歷山大就地一滾,溜到了領頭的保安旁邊,從后面把保安勒住,拔出保安身上的匕首抵到了保安的脖子上。
“你們都給我散開!”亞歷山大高喊。保安們都愣住了,只能看著亞歷山大挾持著保安隊長,向后退去。
但亞歷山大萬萬沒想到,保安隊長居然開口了:
“不要管我,趕緊開槍,如果讓他逃了,我們都得死!”
一語驚醒夢中人。沒錯,如果動物意外死亡又抓不到兇手,保安們就要承擔連帶責任,其中包括被扔進老虎籠里喂老虎。
于是,保安們再次抬起了槍,對準了亞歷山大和保安隊長。
“你們瘋了嗎?!”亞歷山大咆哮道,但很快他的聲音就被激烈的槍響掩蓋,瞬間,隊長的尸體已經被打成了篩子,往后倒了下去,并跌進了身后的斜坡。
保安們再次圍攏上去,卻發現,隊長的尸體后面并沒有亞歷山大。再一抬頭,亞歷山大正在不遠處狂奔,很快消失在了密林深處。
“追!我們不能讓隊長白白犧牲!”保安們扛起槍,追了上去。
憑借沾在樹葉上的血跡,保安們追到了一個山洞旁邊,但卻驚訝的發現,洞里面全是老虎。
更令他們驚訝的是,亞歷山大此刻正盤腿坐在老虎中間。
“開槍啊,有種你們就開槍啊!”亞歷山大朝他們挑釁的說。
一個保安抬起了槍,卻被同伴制止了。“不行,我們絕對不能傷到老虎。”
“那我們怎么辦?”
“等。他總不能在老虎堆里待一輩子吧?”
從那時起,亞歷山大就和保安們僵持在了那里。
因為怕保安射殺自己,亞歷山大不敢跨出老虎林一步。因為不敢傷害老虎,保安們也不敢朝亞歷山大開槍。
而老虎們也不敢傷害亞歷山大。動物學家們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亞歷山大徒手殺虎的行為,在老虎心里確認了自己的食物鏈位置,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貝爾這么多年都沒死。
動物園原本以為,亞歷山大餓壞了就會出來。但沒想到,亞歷山大卻開始吃老虎的食物。
起初他喜歡把老虎囤積的食物拿出來直接烤了吃。后來習慣了老虎的生活,亞歷山大也開始生吃。
因為老虎的食物都是上等的肉制品,因此亞歷山大在動物園里的日子,比過去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后來,亞歷山大的故事也流傳了開來。許多人專程趕到這家動物園,不是為了看老虎,而是為了看和老虎一起生活的亞歷山大。他們把亞歷山大稱之為“虎人”。
那時,當地還出現了很多有關“虎人”傳說。有的說“虎人”在白天是老虎,晚上會變成人形;還有人說,“虎人”是半人虎,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白虎。
為了吸引顧客,動物園也默認了“虎人”的存在,開始主動為亞歷山大提供飲食,以及各種生活用品,乃至電子產品。
他們和亞歷山大立了一個約,按照約定,亞歷山大會按照動物園的指示,定時到一些地方取貨,并和游客們見面。
不過,亞歷山大從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只要有人掏出照相機,他就會轉身躥回叢林。
就這樣,亞歷山大在動物園住了下來,一住就住了二十年,成為動物園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2008年,亞歷山大不幸去世,工作人員找到他的時候,他的尸體正被幾十只老虎守護著。亞歷山大去世后不久,這家動物園也因為客流量減少而倒閉,“虎人”景觀終于成為了歷史。
只有“虎人”的傳說,在當地人的口耳相傳中延續了下來。而“虎”人一詞,也被人們視為勇敢無畏、愛護自然的象征。
在那里,如果你做出什么大勇若愚、無知無畏的舉動,當地人就會對你豎起大拇指:
“可以,這很虎人。”
上面是一篇洋蔥新聞,其特點是以最正統的新聞報道手法,報道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