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先來做個測試:以你的了解,你家孩子如果遇到以下情況,會是什么反應?
孩子們正在滑滑梯,有兩個調皮孩子突發奇想,張開雙臂擋住入口,對走上臺階要玩滑梯的其他孩子說:“說老師好,就給你開門?!?/p>
完成預測了嗎?那就往下看,歡迎對號入座。
這是接兒子放學時在幼兒園看到的一幕,根據觀察到的情況,我把孩子們的反應大概分為三類。
第一類:
走上臺階,看見有小朋友擋著,一愣,聽見“說老師好,就給你開門”,馬上會意,笑嘻嘻地說聲“老師好”,把門的小朋友高高興興地讓到一邊,這孩子開心地走過去,從滑梯上“哧溜”一下滑下去。
如果不想繼續玩,就去旁邊玩另一組滑梯,還想玩,就再次走上臺階,不等提醒先喊聲“老師好”,笑等開門。
第二類:
走上臺階,也是一愣,然后轉身帶著哭腔喊:“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你看他不讓我過去。”上面的小朋友一聽喊來了家長,立馬放行。
第三類:
有一個男孩,一聽讓說“老師好”,氣呼呼地直接撲上去打上面的小朋友,被附近的家長攔住,他爺爺聞訊趕來,一邊拉住孫子,一邊狠狠批評上面的小朋友:“你們倆擋在這兒干嘛呢?趕緊讓開,不就不挨打了嗎?”
上面的小朋友挨了打,又受了罵,開始大哭,被自己家長拉下來又挨一通罵:“讓你下來,別擋在那兒,非不聽話,活該挨打?!?/p>
然后,游戲散場了。
今天暫且不討論上面那兩個小朋友不守規則的問題,先分析一下其他孩子的不同反應所體現的3個情商層次。
第一類孩子面對新出現的情況,能快速判斷、靈活應對,愿意接受新的規則并樂在其中。
很顯然,這種孩子情商最高,可以預測,他們長大后適應能力強,對突發狀況能隨機應變,從容應對,善于解決問題,人際交往中得心應手。
第二類小朋友面對新的場景,完全不知所措,第一反應是求助于人。
這類孩子情商較低,喜歡墨守成規,處理事情比較刻板,被動,遇到問題寄希望于別人替自己拿主意。
可是我們知道,沒有人可以一輩子依靠別人,每次一遇到問題就找人幫忙,也會身邊的人感到厭煩。
因此父母需要有意地鍛煉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提高應變能力。
第三類孩子一言不合就開打,沒有溝通意識,試圖通過暴力解決所有問題。
其低情商顯而易見,孩子有如此行為,估計在家經常受到粗暴對待,家庭成員之間缺少互相尊重和溝通,因此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不得其法。
情商有多重要,各位爸爸媽媽肯定有著切身體會。幸運的是,情商不像智商主要靠天生,它可以由后天習得培養,所以平時應該多加重視,有意引導幫助孩子培養高情商。
當然,言傳不如身教,如果父母能夠用自己的高情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習,效果肯定更棒。自身情商不高的父母,和我一起行動起來,加強學習訓練,勇敢地改變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