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文化里,經常把書香、茶香、墨香并提。書香悠悠,茶香逸逸,墨香淡淡,三香縈室,都是人生的美滋味、美境界。今日我就為大家說一段兩大文人之間的斗茶趣事。
宋朝是斗茶之風盛行的時代,大文豪司馬光和蘇軾極其愛茶,二人不僅文學上相互切磋,斗智斗茶的故事也是傳為一段佳話。
相傳,司馬光好茗飲。一日,邀好友斗茶品茗,大家帶上各自收藏的上好茶葉、精美茶具、甘泉良水赴約。先看茶樣,再嗅茶香,后評茶味。蘇東坡和司馬光所帶的茶成色均好,但因蘇東坡自攜隔年雪水泡茶,水質好,茶味純,于是占了上風。司馬光內心略有不服,當時茶湯尚白,他乘機出題玩笑蘇軾:“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陳;茶欲重,墨欲輕。君何以同愛二物?”蘇東坡不慌不忙,高睨而答:“二物之質誠然矣,然亦有同者。”司馬光不解,問其原因,蘇東坡從容而道:“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同也;譬如賢人君子,黔皙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為然否?”話畢,眾人皆服。
這便是廣傳于文壇和茶界的“墨茶之辯”。其雖為文人逸事,但卻是文人們“最精致的心靈的證明”。
東坡先生一生踏遍天下,雖屢遭貶謫,卻隨遇而安,得以“嘗盡溪茶與山茗”,更兼得茶中三昧,最終悟得茶道至境。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
古代文人墨客斗茶拼的是茶趣,現代人也可以將茶喝出文藝范,不然只是為了顯擺,為了喝茶而喝茶便失去了茶之樂,一杯茶一種情懷,品的正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