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聽分享可以當做一次探索未知的旅程,在百日生涯營的第一階段學習中,我經歷了3次探索之旅,拓寬了視野,活躍了思維。
心靈之旅:構建品德
心靈之旅是一條經典的旅游線路,無數雞湯師傅擅長定制,但往往都是“我輕輕的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有人走過很多遍卻依舊在心靈上留不下半點痕跡,這應該就是大家口里說的不走心。
這一趟心靈之旅,從構建品德開始雖然感覺很老派但卻可以稱為走心。想要長成參天大樹就要把根深扎在泥土里吸取更多的養分,儲藏更多的水分,為成長做足充分的準備;想要建高樓必先打地基,地基越穩固高樓越結實......而品德就是這深扎泥土里的根莖,堅實的地基,我們做人的根本。
從小書本里,老師的教導中,家人的期許都要求我們做個五好學生,全面發展自己的“德”、“智”、“體”、“美”、“勞”,“德”行排首位由此可見他的地位非同一般。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把“德”行停留在了說一說,特別是用來評論別人的不足,而忘卻了自己的修行。
為什么“道德”這么重要?道德作為一個人的內核,是人的底層思維和邏輯的體現。雖然無法看見,但卻可以在每次做抉擇的時候體現出來;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對待他人,有怎樣的價值觀都是個人道德的體現。
觀察自己平時遇事的處理方法,待人接物,再結合三本推薦讀物《人性的弱點》、《富蘭克林自傳》與《活出生命的意義》,找出自己的不足,一項一項慢慢修正。
自由之旅:黃金人脈
為何把黃金人脈比作自由之旅?人脈是一個人自帶的資源之一,同時他也是流動的資源,如果你維系的好那么這個資源可幫助你不斷增值,而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會跌到停牌,也有可能如龍卷風過境一片狼藉。
人脈=錢脈,這里不僅僅指的是真金白銀,他也代表了精神的富足。那么如何構建自己的黃金人脈呢?
1. 對人友善、廣結善緣
你對別人的態度也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友善一些可以幫助自己鏈接到更多人;但也需要注意,若是有些心思不夠好的人刻意接近,也需要謹慎。
2. 提升自身能力
想要結交優秀的人,自己也應當具備相應的能力。這樣在交往中才可以成為彼此的助力,一同打怪升級,大步前進。
3. 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
一個人經常說話得罪人而不自知的人,是無法鏈接到更多的“善緣”的。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尊重對方、真心的夸獎、真誠的關懷才是最佳的擼友利器哦。
4. 助人為樂
盡自己的所能,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與關懷,不要期待對方一定給予回饋,養成一種助人為樂的習慣,那么當你在遇到困難時自然也會有人來相助。
旅行中難免會掉入一些坑,這些坑都是非常好的經驗教訓,讓你經驗值Up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1. 群發信息
任何千篇一律的群發短信對于收信人來說都是浪費內存空間的無聊行徑,不但不會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好感與印象,反而會讓自己顯得不夠尊重對方。
2.占山為王
在別人的主場賣著自己的廣告,是一件非常不明智也不理智的事情。不僅讓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惡化破壞合作機會,也讓自己給他人留下情商太低的不良印象。
3. 攀熟
在互聯網社會,很多鏈接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堅固,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如何,交談中應該把握怎樣的分寸很重要,每一次交談都是加深彼此了解的過程,攀熟不僅讓對方不舒服也讓自己顯得很不懂事。
4.以貌取人
顏值即王道,可有些人的“顏值”體現在其他方面,例如學習能力、投資能力,所以應該把“顏值”的定義拉寬一些,不要局限在皮囊。
5. 不作為
任何的關系都是需要去維護的,親情、友情、愛情,若平時事事不作為,自然也無法換取他人對你的重視。
6. 稱呼都一樣
名字是每個人最特別的記號,以姓名稱呼他人是區別他與別人不一樣的最佳武器,既尊重又得體。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所有被關入集中營的猶太人被剝奪了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串號碼,從此他們在別人的眼中只是一串號碼再也沒有不同,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定制之旅: 社群思維
社群看似像搞小團體,實際上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想要抱團成長。很多社群建立的初心和愿景都不一樣,有些人只想“講金”,有些人則想要“交心”;有的微信群建的快,散的快;有的微信群建的慢,長的慢,但是爆發力強。
之前有在運營公司的行業細分群,為此找了一堆社群運營的書來啃,然而在現實運營的過程中還是險象環生。群的定位是啥決定了你邀請那些人入群,高冷的程序猿,熱情的市場喵,冷酷的產品汪......什么樣的話題是大家感興趣的,如何讓他們在群里發起自主鏈接?
再聽了社群思維的分享之后,更加堅信這就是一場華麗的定制之旅,從愿景、定位、人群、話題、運營等多維度考量,考量的維度越多變量也就越大,可能產生火花也可能產生爆炸。因此群規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我們是誰,要干嘛,怎么干都寫出來,認同的人自然會加入;在根據群里成員的反饋,不斷更新群規,更新玩法慢慢完善,做到小火慢燉更入味。
看到群里小伙伴們慢慢活躍起來是件快樂的事情,雖然過程有點慢,但前進從未停止。
第二階段——“智”又會有哪些驚喜呢?有點小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