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兇猛,如果平穩過關是擺在很多企業面前的難題,有人說,越是難的時候,越能看出來哪家企業有良心。不過我倒是覺得,越是難的時候,越能看出誰玩的“騷”,這不,就這兩天,各種花式降薪已然開始爭奇斗艷,讓人不禁擺手叫絕:
活久見,城會玩!。
在這么多奇葩中,偏有一朵艷壓群芳,
此花名喚:愛的供養,
亦有別名:自愿降薪!
共度時艱
好好一個詞讓這幫孫子給糟盡了。
印象中,這一波自愿降薪的玩法,是從新潮開始的。
武漢封閉期間,只看過群接龍買菜的,這公司自愿降薪接龍,還TM是一次見到。
2月10日開工第一天,新潮傳媒先是宣布裁員的消息,緊接著就有新潮員工在脈脈上發帖表示,公司發了一封自愿降薪的請愿書。
這一手玩的,雖然創意十足,但實話實說,算不上極致,頂多可以算開了先河,接下來,請大家欣賞后來居上者的表演。
以及雖然不及上面這份正式,但是加持了道德綁架之力的微信群接力自愿降薪。
接龍自愿降薪???
說實話,我都想給你司員工申請一個感動中國年度大獎!
能力有限,篇幅有限,自愿降薪的種種玩法就不一一展開了,感興趣可以到脈脈上搜一下,輕則開心娛樂,重則報名防身,看一看肯定不吃虧就對了。
這波操作,眼熟
雖然這樣的玩法,在職場上好像不怎么常見,但我卻總有一種“這個妹妹我在哪里見過“的感覺。
是哪里呢?
啊,是我家旁邊的菜市場。
賣熟食的大姨說:肉漲價了,熟食當然要漲價。
過兩天再去,我問:肉價下來了,你熟食怎么不降下來?
大姨說:愛吃吃,不吃滾。
嘿,有內味了!
就在那條微信群接力自愿降薪的帖子下面,熱議不斷。
留言1:個人欠款太多,自愿漲薪百分之三十,希望公司與我共度難關,不愿意不強求。
留言2:給公司發一張疫情期間減少工作量申請表,全額工作,減半工作和零工作,讓老板選。
還有更多留言,表達的基本就是一個意思,憑什么???
降薪本質上跟講價沒有區別。飯吃了,酒喝了,一拍肚子說,我沒錢,飯店老板是一定要抽你的。那怎么,員工活干了,苦吃了,老板就可以要求降薪,甚至還要員工自愿降薪呢?
套一句老鐵的口頭禪,你跟誰倆呢?
老板為啥這么干?
降薪本就犯眾怒,為啥公司還會用“自愿降薪“這樣讓人火上加火的方式降薪呢?
原因很簡單:直接降薪違法。
明確一個概念,即使員工是在家辦公,那也是付出勞動,企業應該依法支付員工固定工資。當然,跟績效掛鉤的工資,不論是因為什么原因,單位根據考核結果調節,都是合法的。
不過,近日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劃重點,協商一致。
請愿書一簽,不管你是迫于壓力,還是心甘情愿,這個協商一致就算是達成了。
難道誰愿意把公司弄垮?
如果你是真心這么想,我佩服你。但如果是引戰,你可是真的壞。
沒有人愿意公司垮掉。往最實際說,我還想從公司掙錢呢。
“共度時艱“這句話,公司高層不能只對員工說,也該對自己說說。公司與員工的關系,不是一場零和游戲。不是少發工資了,你就贏了;也不是多發工資了,你就輸了。良好的勞資關系,應該是攜手成長,謀求共贏,一切決定應該符合雙方的長遠利益。如果一項決策從占便宜的角度出發,不論是誰占了誰的便宜,反彈都是遲早的事。
公司艱難,這是事實,想讓員工暫時降薪幫一把,也無可厚非。
等公司緩過來了,獲得了發展之后呢?
員工做出的讓步,有回報嗎?受的委屈,有補償嗎?
想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公司就能挺直腰板跟員工談降薪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