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在一家著名的互聯網公司做產品運營,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
但朋友圈里,美食、美景、旅行不斷,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活得特別悠閑任性。
我問她:“你旅行的時間從哪里來?”
“擠唄?!彼鸬煤芨纱?。
小長假只要不加班,就會提前搜索,赴一場還沒被過度開發的冷門之地的清幽之旅。
平時的年假也會巧妙合理的與旅行計劃搭配成年度豪華套餐,這個“豪華”是指時間上的延長與拼接,做足攻略,每一間酒店就是一片獨自美好的風景,每一餐飯都是認真的享受??梢韵駛€當地人一樣不緊不慢的逛逛海鮮市場,淘淘集市上的手工制品,高融入度地深居一段時間,而不是歐洲十國蜻蜓點水的走馬觀花疲累不堪。
線路新奇,景色獨特,玩法自嗨,不受拘束。去一個地方回來,可以寫出好多篇文章。以至大家誤解,以為她每天都在吃喝玩樂。
“其實,正因為工作太忙,才對吃喝玩樂保持極大的好奇心,愿意深度研究。“
因為很忙,才加倍地珍惜每一次美食與旅行的機會。
人對幸福的敏銳度,來源于饑渴感。
“窮小子幾年才遇到個女朋友,每一次相處還不得費盡心思啊?!?/p>
很多人都把沒時間陪伴家人歸因于工作太忙。好好的工作就這樣背鍋,你們問過“工作”它同意嗎?
現實生活中,那些懂生活、愛自己、耐心陪伴家人的人,反倒都是些工作忙碌的人。
忙中偷出的閑,我們才愿意珍惜、努力經營,讓它產生加倍的幸福感。如果沒有充實的忙碌,只剩大把大把的空閑,時間流逝,想做的事情很容易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提不起精神也邁不開步子。
忙中偷閑,就會盡可能地想辦法讓空閑的時間,發揮價值最大化,像味精一樣,調鮮平淡的生活。
因為陪孩子的時間不多,所以每一次陪伴都要求自己走心,全心全意融入孩子的生活,與他們說天真爛漫的笑話,做幼稚傻氣的事。
而那些全職在家陪伴的。大多數反而陪伴的質量下降。根本做不到像辭職之前說的那樣,陪孩子去旅行,給孩子讀繪本,跟孩子一起畫畫、彈鋼琴。最常見的畫面反而是媽媽捧著手機在刷朋友圈或者窩在沙發上追劇,孩子一個人看動畫片或者玩玩具。
不能責怪她,這就是人性。
當你有很多時間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再精打細算地珍惜你的時間;當你覺得隨時都可以陪伴孩子與家人的時候,也不會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提高陪伴質量。
所以,如果有一件事,你很想去做,千萬不要說“等我閑了再做”?,F在、立刻、馬上就去做!
快樂自由來的太容易,就容易感覺遲鈍。
空閑的時間太多。就容易陷入無聊。
反倒是那些忙中偷閑成就的事情,我們會永遠記得,并且深深感到珍惜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