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寫了篇《本人最滿意的一次說服》,記了一件工作中的小事,文章特別短,又起了這么個標題黨的名字,心里挺虛的。欣慰的是還是有小伙伴給我留言,表示贊同,讓我深受感動。其中一個朋友留言說,你這個叫做上位高姿態,那下位怎么說服上位呢?今天就寫篇文章來答復下。
首先,說服這件事情跟說話的關系并不大,關鍵是誰在說服。有的人只要一個眼神就能給予你肯定,有的人磨破嘴皮也是白費功夫。拋開表達技巧,個體的身份、地位、形象都會影響到說服效果。想讓表達有分量,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可信程度。簡單來講,就是你在別人心中,是否是一個有話語權的人。下級說服上級更是如此,有時候下屬跟領導講話,對方就像沒有聽到一樣,從根本來講,根本上還是因為自己沒有被重視,缺少話語權。
要想擁有話語權,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第一,用實事證明。包括你做過哪些事情,達到什么樣的標準,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第二,用頭銜忽悠。這點雖然是驗證真材實料的根本,但在短時效說服非常有效。最近聽了很多網課,那些講師們總是不厭其煩的說起自己的一大堆頭銜,一個也不舍得漏掉。其實他們想傳達的意思是,我是個很厲害的人,這方面也很有經驗,你聽我的肯定沒錯。第三,用人品做籌 。上級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實對自己手下的能力非常清楚,每一份報告,每一次任務,每一次反饋,下屬都是再攢自己的人品,在無形之中,我們被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簽,諸如,靠譜,敬業、效率不高,能力缺陷等標簽。想要說服領導,人品在平時就得攢齊,否則到關鍵時候就不夠用了。第四,用口碑影響。口碑是就是讓牛逼的人說你牛逼,然后更牛逼。形成良性循環。有的人想出書,會想方設法去找業內的牛人做序,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拿到話語權,至少成功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就要在溝通這件事本身上來下功夫。
以下級的身份來說服上級,時間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領導工作任務多,時間寶貴,能在簡短時間內把觀點表達清楚非常重要。學過管理學的小朋友,對麥肯錫的30秒電梯法則一定不陌生。
30秒電梯法則來自于麥肯錫本人的親身經歷,是有一次麥肯錫參加一個項目會議,項目負責人剛好有事取消了這個會議,于是,他對麥肯錫說,你跟我一起坐電梯,順便把這個項目大概情況給我匯報一下。遺憾的是,當電梯準時到達的事情,他依然含糊其辭沒有說清楚。負責人為此非常失望,甚至打消了雙方進一步合作的想法。我們甚至可以推論,如果你在30秒鐘說不清楚,再給你3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也白搭。后來麥肯錫就用30秒電梯法則作為企業內訓的一個項目。
語言的混亂折射出的思維混亂、思維結構的不清晰。我在一堂結構化思維的課堂中學到,金字塔原理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第一步是理解,讓隱形結構顯性化。我們把那些雜亂的思路歸類整理,想想它是從哪個層面來出發的;第二步是重構,顯性思維結構化,即對你的思維方式進行補充完善,搭建你的金子塔;第三部是呈現,結構思維形象化。有了架子,上面就可以放東西了,想想你的呈現方式,怎樣可以表達的更清晰,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把果實剝出來。
想在短時間內把話說清楚,需要長期思維訓練,形成一套思考問題的套路。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需要得思維當一門技能來訓練。既然是技能,就要接受開始學習時候的笨拙,低效,以及種種自我否定。這都沒關系。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技能學習是個先慢后快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需要把思維過程寫出來,反復思考,琢磨。慢慢的,只要打腹稿就可以。到最后,在無意識下說的話別人都會覺得好厲害,瞬間就被說服了。
如果掌握了金字塔原理和30秒鐘電梯法則,又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的勝算。下面的重點再講兩點:明確溝通目的,抓住核心需求。
說服,是有目的的溝通。
明確溝通目的非常關鍵。即使你為人靠譜,表達明確,如果沒有抓住核心問題,還是很難讓人信服。試想一個部門主管想要說服領導好好管教一下他的小舅子,這事一張口就失敗了。用金子塔結構,橫向上列舉了小舅子的種種劣跡,縱向上說清產生不良影響,領導就跟沒聽見似的。不是你說的不好,而是劍走偏鋒,沒有抓住溝通的實質。一大堆話是在向領導說明他派了個很不靠譜的助手,還是你根本不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
在進行說服之前,適當梳理溝通目的非常重要。我們不妨來問三個問題:為什么要說這些?我希望對方有什么反應?希望我現狀具體發生怎樣的變化。想好了再開口哦~~
第二,抓住核心需求。上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觸龍說趙太后》。堪稱以下說上的表率。他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抓住了趙太后的愛子之心,從長遠上又考慮到長安君將來執政后面臨的種種問題。這些都是趙太后的剛需。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秦國打到趙國家門口,趙國趙齊國搬救兵,齊國放話過來,出兵可以,把你長安君拿來當人質。掌權的趙太后死活不肯,誰跟我提這事,我唾他一臉,原文說,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可見形勢之危機。大臣強諫,動用車輪戰,還是攻不下。
觸龍作為老臣,單獨出面說服。
剛開始,老太太跟碉堡似的嚴防死守,“太后盛氣而揖之"。后來說著說著,氛圍漸漸和緩。其中劇情反轉的一句就是,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老太太來了興趣,什么?你說我對燕后比長安君好,怎么可能。那姑娘早早就被我打發到異國了,長安君我怎么舍得,那可是我心頭肉啊!觸龍又細細道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現在長安君年幼,屬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可是如果您有天不在位了,他如何守金玉之重,靠什么讓重臣信服?還是需要趁年輕吃點苦頭滴。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很神奇有木有,親兒子就這么被流放他國了,歷史學的不好,也不知道當年長安君后來混的怎樣,但觸龍說服趙太后卻被大家傳為佳話。再想想那些強諫的大臣們,說服不成,還要挨好多口水,太悲催了。
最后,來總結下,以下說上需要一個靠譜的人,圍繞特定說服目的,從核心需求入手,條理清晰,言簡意賅的對說服對象展開攻勢。OK,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