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依然是寫小說,你的情懷是什么,情懷的重要性,如何寫出有“情懷”的文章,都是小說作者不可忽視的問題。
有人問我,情懷值幾分?
也有人問我,如何讓別人感受到“情懷”?
一、你的情懷值幾分?
古有杜甫“愛國”情懷惹天下慟哭,有李白“乘風破浪”未有時之失意卻依然豪邁,有蘇軾、廉頗、藺相如,所以有了一首首千古傳唱的詩詞。
最近,羅永浩的“情懷”策略已經(jīng)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不過錘子的銷量是否賺的盆缽滿溢,那要看羅總的賬本,不過單單是羅總的“情懷風”掀起,已經(jīng)足夠值5分了吧(滿分十分)?
關(guān)于情懷,最深地一次體會發(fā)生在大學。那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停留在少年時期,大多數(shù)的生活樂趣都是來源于校園活動,大多數(shù)的資訊也都是口口相傳下來的“好好學習”。
有一段時間特別癡迷寫詩,各種七言絕句,現(xiàn)代風流,寫滿了我的筆記本。有一次校園文藝社征文:關(guān)于寫詩。當時就很興奮地把自己寫的《閨怨》七首七言絕句投了過去,可以連成一個故事的那種,或許是大家覺得新穎,也或許我寫的到位,總之得了一個大獎。
當時有一個同學走進我宿舍,看到我的獎狀(以資鼓勵,就是一張紙加兩個學分),先是夸獎了兩句,我心里正是美滋滋的時候,他說:這有什么用嗎?有這個時間,不如多考個教師資格證之類的。
我當時不知道說什么,只好回了句:可能?我只是想寫詩,情懷而已。
還有一次暑假沒回家,也沒出去做兼職,我就這么憋在宿舍里:寫文章。那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剛剛興起,電腦時代已經(jīng)開始,網(wǎng)絡文學也悄然崛起中,很多網(wǎng)絡寫手那時候就開始發(fā)跡,我當時也恰恰想做這種人。
正在我寫的起勁兒的時候,一同學走進來,看我正在賣力打字,他說:寫小說呢?我點點頭。
他說:掙多少錢了?我聽說現(xiàn)在寫小說可以掙錢。我比了個0 。他笑了:不掙錢還寫個屁。
這句話,在心里待了八九年了,現(xiàn)在想起來,當時寫了一百多萬字,也不知道自己圖什么,只覺得那樣努力下去,或許會收獲什么,并不一定是錢。
我在想,如果我若是準備開課了,我一定不會定價超過一塊錢(這絕不是我心聲),分享知識分享經(jīng)驗和寫作一樣,不就應該懷著奉獻嗎?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
我的情懷值幾分,你們開個價。
二、如何寫出有“情懷”的文章
情懷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像熱點一樣有跡可循,它是一種內(nèi)涵。
1、吃喝玩樂皆生活,悲歡離合是文章。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迷戀蘇軾的作品,他的文字無疑是我隱形的翅膀中最絢爛的片羽吉光。無論是在缺月掛疏桐的暗夜,還是春寒料峭的山間;無論是幽居黃州,獨面大江東去,還是置身朝野,經(jīng)歷宦海浮沉,蘇軾都用他獨有的曠達與樂觀化解一切苦難。每每翻閱蘇軾的作品,總能為在失落與迷惘中迷失的我堅定前行的勇氣:那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無畏與瀟灑,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積極樂觀,是“一樽還酹江月”的不羈與豪邁。不知不覺中,這種文學帶來的堅強的力量在我隱形的翅膀中漸漸積蓄,靜靜閃光,每當我在挫折與困境中低頭,總是這日漸豐盈的羽翼帶我繼續(xù)飛翔,飛向希冀中的遠方。
優(yōu)秀作文《我有一雙夢想的翅膀》
不知道什么開始,我們習慣了說古人,就像高中的時候,老師交給我們寫作文:開篇一句話點題,第二段寫蘇軾,第三段寫李白,第四段寫杜甫,第五段一段總結(jié)。
堆砌出來的文章,雜草叢生毫無規(guī)則的引用,拼湊美化的文字,已經(jīng)成了大多數(shù)人的寫作習慣。然而,細讀起來,文章空洞,毫無中心思想,通篇都是一種情緒,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尬寫”?
還有一種就是追著熱點寫文章的人。有的人,以為自己人生二十幾年就可以詮釋對錯,以為自己柴米油鹽的片段生活就能拼湊出一份完整答案。而實際上,這種熱點+邏輯以引起共鳴的表達方式,成全了“快餐文”,一段套路化的時事,然后是一段犀利怒罵,一段截取的話,然后是一段“針砭時弊”的狂吼。
寫小說最忌諱的就是拼湊、空洞。
每一個讀故事的人,會因為故事的內(nèi)容而繼續(xù),會因為故事的表達而喝彩,會因為故事的人物而悲傷,最后,讀者從故事中讀到了自己而引發(fā)“共鳴”,延續(xù)感動。
而大多數(shù)生活中的自己,過著柴米油鹽的日子,品著粗茶淡飯的生活,已經(jīng)逐漸習慣了平靜地我們,已經(jīng)對經(jīng)久不見失了興趣,已經(jīng)對再次見面失去了激情,如果不是影視劇里那段悲歡離合,我們或許已經(jīng)忘記自己也這么苦過,也在畢業(yè)的時候嚎啕大哭、依依不舍,也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飲酒。
在思維邏輯的時代,生活成了越來越廉價的東西。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思維邏輯時代,成功學時代,都在手把手的教給我們思索,教給我們思考表達的方式,于是我們的視線開始轉(zhuǎn)向“短平快、快餐文化、吸引眼球、爆文。”但是每一次我們的感動,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
所以,如何寫出有情懷的小說,第一步就是觀察生活,注意身邊的人和事,表達出每一個可以讓你感動的瞬間。這樣,你才能細細品味到,所有的悲歡離合,都是一篇篇銘心刻骨的文章。
2、立意深遠,情懷悠長
看到知乎一篇文章,寫的很犀利:
情懷這東西,別說人了,狗都有......
念天地之悠悠,是情懷。
褲衩只想穿豹紋,也是情懷。
雖然如此,念天地之悠悠和褲衩只想穿豹紋,怎么說,也只是兩種不同的情懷。
對于小說創(chuàng)作者而言,如果通篇真的僅僅表達了后面那種情懷,大抵會被看成是個段子吧,而不是有情懷的文章。
還是拿咪蒙說話吧,最近被她搞得內(nèi)分泌失調(diào)。
咪蒙也并不是沒寫過有情懷的文章,通俗點說,只要咪蒙這篇文章不罵人,看起來還是很有情調(diào)的,至少她自己說過,她也會抱著情懷寫文章,不是嗎?
熟悉咪蒙文章的人,很少有人跟我說,我覺得咪蒙是個“有情懷”的人,她們都跟我說:咪蒙有些事寫的特別對,罵的特別好,特別的有共鳴,看著就想罵那種人,而且題目起的好。
對,看過咪蒙文章的人,都喜歡看咪蒙罵人的樣子。
但是,對于小說創(chuàng)作者而言,想要寫出有“情懷”的小說,穿豹紋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寫出“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種情懷意境,單單是具備想法是無法實現(xiàn)的。
而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我們的情懷也不應停留在詩或者遠方,而是更廣闊的追求和思索。大多數(shù)小說寫作者容易停留在一個層面,也就是知道了A可以引起B(yǎng)的感情和C的共鳴感動,但是他們就把寫作的意境放到了這里,其實在B和C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還有更令人心動的自由,還有更歡快的釋放。詩和遠方之外,更廣闊的世界才是情懷。
3、讓讀者感受到你的執(zhí)念
五十年的好酒,歷久彌香。
五十年的演技,沉淀精華。
一個故事讓別人記住的辦法只有一個:足夠精彩;一個人物讓別人記住的辦法有兩個:顏質(zhì)(顏值和品質(zhì))和才華;一句話讓人記住的辦法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斷地重復。
如果你的情懷可以用一句表達,如果它足夠悠遠、縹緲。不妨用一句話寫下來,將這句話放到你的小說中,每隔一段時間讓它合理出現(xiàn)。
讓你的情懷,一直有一個對手,或許這個對手是“我們無法忍受的甘愿平凡”,但終究我們只是在這樣一個平凡的世界,過這樣一個平凡的人生。
這大抵是最簡單地表達手段了。
END
希望你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