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天才槍手,如果沒有能力挑戰(zhàn)規(guī)則,如果沒有能力創(chuàng)造規(guī)則,除了努力,我們沒有太多選擇。
生發(fā)如此感想源于今天看過的一部泰國電影,名字叫做《天才槍手》。電影的相關素材來源于幾年前年轟動的跨國考試作弊案。據(jù)了解,當年的部分SAT考生,利用不同地區(qū)的時差關系,由先行開考的考生,在考后把答案傳給隨后考試的考生。本片的導演,借助這個素材拍出了這部不僅僅寫作弊的電影。具體的劇情不劇透了!看過電影之后便知。影片除了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和快節(jié)奏的鏡頭,緊緊抓住人心之外,影片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些社會問題,不由得讓人深思!所以我想著重談談我看電影后的感悟。
1.作弊的緣起。一個學校里,有學習好的,有學習不好的,衡量學習好與不好的手段就是考試。學習好的考試成績高的學生,在學校里就是老師的寵兒,就是同學們眼中的明星。所以學生們個個削尖腦袋想考出好成績。有點燈熬油星夜苦讀的,有聘請家教開小灶的,當然也有想盡辦法考試舞弊的。自己準備小抄可能未必能押中太多的寶,而現(xiàn)場抄襲優(yōu)秀學生的答案則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于是乎,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更加成了眾人捧在手心的寶貝。物以稀為貴,有價值的東西就具有了交換價值,也就逐漸衍生出了買賣。
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本片中兩位天才少年,都是天生的學霸,而且是乖乖女和樸實勤勞的少年郎。本來一心要做好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拿獎學金出國留學。但是都是因為生活中遭遇了心理上不能承受的意外,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路。天才少女小琳意外得知自己進入貴族學校,是因為身為教師且并不富裕的父親繳納了高昂的20萬泰銖的擇校費,而且在她就為什么在學費之外還要交擇校費而詢問校長時,校長還一臉義正言辭理所當然的樣子。勤勞少年班克則是因為遭人毆打,而錯過了可以獲得獎學金從而減輕家庭負擔的考試。兩人的家庭本來就不富裕,而每一筆金錢的得失,都沉重地考驗著倆人的心理底線。尤其對于資源嚴重不足的窮人來講,意外的損失更是要不得,真真是輸不起。所以他們接受富二代的提議,走上舞弊賺錢這條路也算是迫不得已。
3.平步青云與營營役役,何去何從。一次期末考試賣答案可以拿到23.5萬元泰銖,一次國際考試的報酬更是高達兩百萬泰銖(約合人民幣40萬元),可能是一位老師六年的工資。如果有了這種機會,難保沒人眼紅和動心。尤其是對于貧困已久的人來講,一夜暴富的夢想永遠存在!馬克思在《資本論》上早就說過,“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乃至冒著殺頭的危險!”所以,難道真的是“無所謂忠誠,只是背叛的誘惑不夠高”?
4.“條條大路通羅馬”與出生在羅馬。類似“我努力了13年,才能與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以及“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樣的話題永遠討論不完。而且每每令人說來沉重。本片中富二代們,花了父輩的高薪,雇人替他們考試,然后拿了好成績,逍遙出國,拿到名牌大學的學歷回來繼承家業(yè)。而貧寒子弟想要逆襲,除了有極好的機遇、極好的才能之外,有時可能也不得不鋌而走險,“富貴險中求”吧。
5.“就算你誠實正直,生活可能一樣會欺騙你”。這句話無疑是最誅心、最令人心涼的一句臺詞!也是隱憂的兩位天才少年,拋卻底線和良知,埋頭掙錢的理由。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崩塌了。人,一旦沒了精神支柱也就沒了依靠,當然也就沒了底線和原則。這個后果難道僅僅由犯錯的人自己來背負嗎?
6.除了努力,我們沒有太多選擇。本片中兩位天才少年還可以憑著出色的成績作為一種特殊的能力,通過舞弊來掙錢。而絕大多數(shù)人缺乏這種特殊的才能和機遇,既不能巧妙的利用規(guī)則(比如研究投資,或研究法律),也很難通過創(chuàng)新來自行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由自己掌控的規(guī)則(比如比特幣和區(qū)塊鏈,比如去終南山做隱士),剩下的,我們就只有努力奔跑,努力讓自己跟上時代,努力讓自己不落伍!除此之外,真的沒有太多選擇。
我們的生活,大抵就是這樣吧。
是為文
1271-銳博-銳博#+橙子學院碼字島第21篇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