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的5種情緒問題?
《親子關系的重建》一書中,作者趙玉萍認為,親子關系不和諧,沖突不斷的情況可以歸納為五類,第二類為缺乏情緒管理。老師在書中列舉了5種情緒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
第一,孩子認為你不夠愛她/他。
第二,孩子會因焦慮情緒出現(xiàn)身體問題。
第三,父母很難走進青春期孩子的心。
第四,孩子脾氣暴躁。
第五,孩子看到父母就厭煩。
??通過書中的案例,我總結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愛是需要正確表達的。愛不是拒絕、隔斷、疏遠、干涉、控制或者沉默。愛應該是靠近、接觸、理解、聯(lián)結且不帶任何條件的。愛就像一只看不見的、不停地圍繞著孩子飛的小精靈,給他陪伴、幫助、信任和支持。
第二,焦慮的情緒需要釋放。焦慮由現(xiàn)狀、內(nèi)因和外因造成。一旦孩子出現(xiàn)無由頭的身體問題,可能是因為思慮過度引起。父母在這個時候給予的是理解與共情,防止因父母的原因加重了孩子的焦慮情緒。然后教孩子自我覺察(可嘗試使用之前筆記里的心理學家的三個自我調節(jié)工具 )感知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最后,讓孩子接受現(xiàn)在的自己,積極面對困難。另外,可以運用儀式行為,拋棄掉心理垃圾和負能量。
第三,解讀青春期的心理沖突。青春期的孩子是矛盾的集合體,一邊肯定自己摸索建立自我,一邊否定自己塑造更好的自我。是孩子努力將零碎的自我整合在一起、渴望獨立,渴望心智成熟的階段。父母在應在這個階段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共情、信任和支持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說一些大道理,也可以給孩子看名人傳來讓孩子學習建立自我的方法。
第四,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暴脾氣往往來自于父母及身邊的長輩對情緒的處理。所以,父母首先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學習對內(nèi)平衡自身的想法、情緒和感受。對外正確表達訴求,理解別人的情緒釋放需求,找到對外的平衡點。(可以回顧高情商是一種高級平衡筆記的內(nèi)容。)用言傳身教,讓孩子淺意識學習情緒管理方法。
第五,過度控制導致的厭煩情緒。孩子就像沙池里的細沙一樣,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父母對孩子產(chǎn)生控制的欲望,除了對孩子沒有足夠的信任以外,還會有外在的壓力。因為越控制越糟糕,所以父母首先要學會自我化解外在壓力,調節(jié)自身情緒,當出現(xiàn)親子沖突的時候,用鼓勵等圓滑方式處理,放下控制,帶著信任和祝福,保持樂觀與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