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大家早上好!習慣了每日早晨6:00起床來寫晨讀,還真是不太容易改的習慣。都說培養一個習慣需要21天,我已經堅持了25天,是不是妥妥的習慣已經養成了呢?在一次在心里默念:“不可以放松警惕!”
《如何實現有效社交?》[美]凱倫·伯格
從小到大都是一個特別容易“被忽悠”的人,以至于從父母到現在的老公一直都擔心我特別容易被騙。
去商場轉一圈,推銷員一推銷,我在心里會覺得,嗯,就該買他的東西。但是買不買真的需要自己的需求,對不對?還好我還沒有那么腦殘到把商場直接搬回家。
平時和陌生人去交流的話,也是很容易找到共同話題。
這許多年來的經歷,讓我不得不佩服那些溝通高手,也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幾招:
001建立聽眾檔案,尋找需求點。
東西再好我不需要,那給人推銷無疑是浪費時間。與陌生人或者朋友進行交流,事情說的再好,沒有找到對方的需求點,人家也不會有興趣繼續談下去。
誰會參與一場與自己無關的活動呢?既無聊又無趣。對!就是這個道理。
書中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第一:溝通對象是誰?
第二,她遇到什么困難?
第三,什么能激發她的興趣?
回答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最近學習區的理論,就是這個道理。
說別人能聽的懂的話,引發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成為他們內心的需求,從而適時引導共同探究討論,經歷學習的過程,這樣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002真人形象93%的法則影響
這一點,在早些年相親的時候感觸特別大。
在沒見面之前,不管兩個人在社交網絡上聊的多么火熱,一旦見面,見光死的概率就非常的大。
看到這個人的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決定了能不能繼續了解下去。從他的形象神態表情肢體語言,會對人有另一番的印象。
不管在職場還是相親路上,自我形象表情神態動作,都無疑代表著我們整個人。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到了自己大四的實習工作。分為校內實習和校外實地實習。所謂校內實習就是我們每個人設計一節課,自己的同學假裝學生,模擬課堂。
因為都是第一次做老師,我們的指導老師會要求我們每個人,在設計好自己的教學之后,為提高自己站在講臺上的表現,在家對著鏡子自己練習。包括自己的表情動作神態,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自己一些不太好的習慣,進而進行改正和優化。
后來真正的到了工作崗位上,每次參加賽課,學校都會預先讓我們試講,進行錄制視頻,學校指導老師評委和自己反復觀看,從而發現自己平時上課時走忽略的地方。
003收放自如。
作為老師來講,在課堂上不管發生任何的事情,我們都要有一種能力:教學機智。
不管課堂上發生任何的突發事件,及時的發現,以最快的速度,言歸正傳,引導到課堂教學上來,這是對每位教師的要求。
一位好的教師,總能抓住教學課堂上的教育契機,順利流暢的進行引導。
回到溝通上,我們要做一個引導者,而不要輕易的跟著對方的話題跑了。不管對方問什么樣的問題,我們一定謹記溝通的目的是什么?話鋒一轉,都可以回到主題上。
你說的不錯,另外,我要強調幾點……
你說的這本書,我想到了一個理論……
都是非常好用的句子。
只要有心用心,就可以讓我們的溝通更加的游刃自如,順理成章。溝通的對方也會更加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