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內容回顧:
1.世界上有兩種公司:第一種是壟斷性公司,第二種是競爭激烈的公司。
壟斷性的公司為了避免被監管,會夸大自己的,領域,比如谷歌,他在搜索領域中的市場份額是66.7%。這已經是絕對壟斷地位,比歷史上的微軟還厲害!但是他往往對外宣稱是,廣告公司。在搜索廣告公司中,它占一部分,在在線,廣告公司,他占的份額更小,在廣告行業,他占有的份額是3.4%。他也會說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因為科技行業份額有,一萬億。
他會說,他在,軟件上魚,微軟見證,在手機上與蘋果競爭,在自動駕駛上與特斯拉競爭。他不斷向外界展示,它不是一個壟斷性公司。
反過來,在很多競爭,激烈的領域中。公司人為的劃分一個,細分行業,把它定義為細分行業的領先者。或許定位一個可能就不存在的市場,比如北京的,咸菜做的最好的飯館。
2.你創造的價值,和你得到的價值。
縱觀歷史,第二次生產力革命中,紡織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財富還是主要聚集在少數的地產主手中,因為當時雖然紡織技術效率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由于當時英國的紡織工廠有幾百家,競爭激烈,導致利潤不大。
所以你在思考你創造了多少價值的同時,你也要思考你能在你創造的價值中能占多少?
你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不同,你所能獲取的產業利潤也不同,每個產業都有產業的價值鏈,價值鏈中每個環節的議價能力不同,導致環節的利潤也不同,就像蘋果手機的整個利潤鏈條中,蘋果公司的利潤是最大的。而富士康只是一小層利潤。
創業的時候,要思考你能給社會創造多少價值X。也要考慮在你創造的價值中你能分得多少?Y%
不是你創造了多少社會價值,社會就會反饋給你多少。
2.商業策略
大部分美國的公司都是從一個小的細分行業做起來,通過細分行業做到壟斷地位,再擴張的策略。
而讓你公司在細分領域快速崛起的秘訣是你的產品能不能10倍于現在的產品,比如亞馬遜剛開始提供了10倍于一般書店的圖書數量,谷歌的搜索算法比當時別的算法強10倍,蘋果的智能手機則是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facebook也是重構了社交網絡。
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同,失敗的公司相同的特點,就是死在了競爭上。
二、對我的啟發:
在做產品的時候,不僅要對銅雕行業的價值鏈了解清楚,還要對銅雕行業各個供應商的話語權搞明白,知道每一層能夠獲取產業價值的多少,競爭的激烈程度,因為競爭的越激烈利潤就會越薄弱。
這樣才能在開局的時候獲取優勢,能走的更遠。
自己的產品能否比其他同行有10倍的優秀,任何一個維度有這個優勢那么就很有機會在行業中獲得壟斷。
我的新產品能否在同行業中獲得10倍的差異?我現在判斷應該不能,但是可以從效率上來進行革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可能進行的革新的方向:
1.在渠道上能否是別人的10倍?能否做到哇哈哈級別。把市場上都布滿我的毛細血管?
2.在營銷上能否是別人的10倍?
3.在產品上,能否利用新科技把成本變成別人的十分之一?
4.在產品質量上,能否利用新科技把質量變成別人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