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兒(茵草芳菲)
冬陽映照下的紫瑯湖,冷風掃過原野,寒露凝結成霜,陌上已是一片蕭瑟。我走在濕地公園的小路上,放眼整片荷塘,綠意悄然褪色,頹勢襲上枝頭。但細看,那褪而不頹,色衰勢在的荷蓮,卻有著凄美別樣的風情。
我看到冷霜下的荷蓮,不禁讓人想起南宋詩人楊萬里 "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樣美妙的風景和意境,是詩人對荷花的贊美。夏日里,亭亭玉立,令人驚艷,讓我流連回眸的荷花…… 它猶如出水芙蓉純潔脫俗,靚麗如初升的太陽一樣明媚,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贊美,更值得讓無數人駐足觀望,流連忘返。
而眼前的荷花,卻沒有這樣的艷麗風景了。眺望冷風凌虐的大片荷塘,已經沒有了接天的蓮葉,沒有了無窮的碧色,更沒有了別樣迷人的映日紅花。僅存的是些零零落落的殘枝敗葉,和剩下半卷半展,半枯半翠的殘綠,或是孤葶孑然地在風中搖曳。偶有一兩只水鳥,飛翔在水面,與殘荷互為孤映。這不禁使我想到 " 秋水共長天一色,孤騖與落霞齊飛 " 的蒼涼與疏朗。
我不由自主地回憶起,年少時在鄉下奶奶家,前面200米處,有一大片白水茫茫的淺蕩灘。寧靜的蕩水,會在春天冒出半卷著的片片嫩荷葉,而在炎熱的夏天早已蓋滿整個水面。那時,斗蓬大的荷葉高低錯落,凝珠晃玉,妙趣橫生。特別是那嬌艷欲滴的粉紅色荷花,花枝招展,美麗動人,常常吸引我前去駐足觀賞。
到了白露為霜的秋天,寒潮劈頭蓋腦般襲來,荷蓮這夏日尤物在劫難逃,逐漸凋蔽在蕭瑟薄涼的秋風里......
我年少時看殘荷,沒有半點悲憫之心,只是感覺荷塘沒了夏日之美。而到了花甲之年看殘荷,竟有絲絲悲憫之情襲上心頭,會情不自禁地常常駐足回望那殘荷。心里在想,這還是那 " 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裹紅蕖冉冉香 "的錦秀荷蓮嗎?
眼下的荷蓮,只有荷葉而無花了,甚至連葉都零落無幾了。僅存的半池殘荷,也被風吹霜打蔫了,但這并不影響它骨子里的美麗,和別具一格的風姿。
你看那托舉荷葉荷花的莖桿依然堅挺著,像一根根旗桿,而上面依然站著焦枯的荷葉,儼然是一面面迎風招展的旗幟。還有那零零星星的干癟蓮蓬鑲嵌在其中,猶如一個個頭戴照明燈的衛兵,依然堅定地守望著,守望著那廖廓的荷塘和一泓秋水……
四季更替,風水輪流,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眼下殘許的荷蓮,正是為了來年碧翠的新生。而荷葉相伴的荷花經過夏季的風光,早已奪人眼球,光彩照人,讓人欣然不已,又何必糾結眼前的一塘殘荷呢?
寧可抱殘站著死,絕不隨風跪著生,這就是荷蓮的本性。因為殘而不泯,孤而守望,在霜風秋月下,自成一道獨特的風景,依然使我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