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學習筆記-2-三條鐵律、三個大坑和最寶貴的財富

最寶貴的財富


一、出售時間之前牢記的三條鐵律

1、成長才是根本關鍵

做事選擇的標準是:這件事能不能讓我積累更多的能力。能幫我完善哪個已有的能力,能獲得什么新能力,這才是里程碑式思維,如果用終點式思維會考慮這個選擇能用到我以往的什么能力。

以前做事的確會想能不能干,而不是能否通過這件事情提升自己。比如去當個會務,以前參加都是讓干什么干什么,從沒想過以主人翁的精神去主動把事情想在前頭,把事情盡可能的做好,現在雖然有點主動意識了,但也不是因為我站在成長的角度得的結論,而是覺得要負責任;再比如做個板報,要找素材、要P圖、要設計、要排版,真的很費時間,不過若是站在成長的角度上向,光是學會了PS的技能,就比許多人要強了,誰知道這個技能以后會不會給我創造驚喜呢!

2、重視價值忽略估值

橋水基金的達里奧建議:不要讓自己的估值過分超過自己的價值。

重視估值是騙人騙己,要關注自身的價值增長。感覺意思就是不要過分高估自己。現在網絡上有各種分享、各種社團、各種打卡,雖然我也深陷其中,但是有一天突然發現,堅持打卡那么多天、聽了那么多分享、加了那么多社群,我英語依然提高不大、我的思維依然混亂、我的閱讀能力依然不強,只是每天沉迷于所謂的“學習”,用行動“欺騙”自己的大腦,貌似我看過就會了、就懂了,我關注的只是“聽了、看了”,而而沒有關注“習得”沒有,只有習得了,自身的價值才能提高啊~跑偏了。

3、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效應相當于復利效應,缺乏耐心的人總為自己找借口:我現在做的事情不喜歡,所以才會出現那樣的問題,等到我做到那件真正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就可以…

瞬間一身冷汗,這不就是我一直都借口嗎,上學時學的專業和工作后的內容倒是挺相符,但因為不喜歡,可能心里一直在抵觸工作上的成長和進步,并給自己借口:做不好是因為不喜歡,早知道…其實現在想來,做不好就是做不好,沒有想著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且找各種借口縮在舒適區,就是一種逃避,就是沒有耐心把應該做的重要的事情完成。

二、《請和我共同生活一年》感觸

雖然沒有更新后馬上看的,但我還是想說,當初聽老師的課,說到我是表現型人格后,真是恍然大悟,回去馬上自己錄了進取型人格宣言,循環聽了一天,幾乎背下來,那種感覺就像找到了破土的地方,馬上就能重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我特別興奮,文章中老師說與其向別人要錄音,不如自己一字不落的閱讀和并錄制音頻,瞬間覺得原來這種做法是無比正確的,但是我進行實踐內容確實比較少,比如深入思考,最近幾天連夢里都在上課,琢磨怎么才算深入思考,看到大家的留言和別人做的一些學習筆記,似乎是把老師的觀點,結合自身做總結和分析,才算是深入思考?

三、你擁有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

文中先提到的人生經歷的三個大坑:

1、莫名其妙的湊熱鬧

首先我平常特別不愛湊熱鬧,這件事以前不知道做的對不對,畢竟大部分人都愛湊熱鬧,然后在一起聊天有共同話題讓我覺的有些拿捏不定,但今天看到老師的文章,瞬間覺得我很高興,似乎得到認可一般,而且還是一直比較崇拜的老師。

其實關于湊熱鬧這件事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北京的交通,本來車就多經常堵車,而造成堵車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出了事故以后,后車先減速慢行是對的,但事故區域沒有快速通過,路過的司機都會踩腳油門看看怎么回事,這樣車速肯定變得更慢,引起連鎖反應:既然都慢下來了,就看看熱鬧,如果每個人都是這種心思,那一定會造成大面積擁堵,其實路上的事情和自己并沒有任何關系,如果好奇心沒那么重,都能快去通過,也不會堵那么厲害了。每到這時候都特別想說:請大家不要圍觀,快速通過。

2、心急火燎的隨大流

老師說:那趨勢、那機會明明是那些有意無意已經準備好的人的。

說到這,我想起了股市,08年剛剛畢業一年,正趕上股市白熱化,連賣菜的大媽都開戶了,辦公室的同事每天都在說別人賺了XXX錢,買了新股第一天開盤后能買進去就一定會再來幾個漲停,簡直是“撿到了”的節奏,我當時想的還真是:大家都賺錢了,我為啥不隨大流也賺一桶金呢,結果緊急開戶、買新,然后就是快速跌、跌、跌,套、套、套,然后是割肉退場…

到15年底,所有人都說牛市來了,我又沒腦子的開戶殺進場里,結果又是割肉出場。現在開始長點腦子,開始學習投資,從指數基金開始。

3、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這條又戳中了我的痛點,我這個人特別愛操心,看到別人做事有的不對的地方我就會說;自己體會到的好東西特興奮的告訴朋友,想讓他們也看到好處,然后一起做事;出門吃飯或者旅游,我總是最操心那個,啥事自己不做還不放心;家里人有矛盾了我總是跑前跑后替人操心,其實過幾天人自己都好了,我的心情還過不去…這些都是病,得治,現在有笑來老師在前面為大家引路,我覺得很幸運,也會努力升級自己…

在沒有看到老師給的答案前,我想了想,我最寶貴的財富是:善良和上進心,因為說起寶貴的財富,我首先想到的是人們身上具有的某些好的品質,但看到老師給的答案之后,確實是覺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為決定我們有效產出的就是在我們每天投入的地方。所以,就這個問題,我還是沒有深入思考,思考的不到位,但其實,我還不知道怎么有效思考,所以我在學,雖然學習效率似乎不高。

老師給的答案是:

注意力

我們要把這最寶貴的財富放在自己的成長上。

其實最近這半年,我感到了自己正在破土,因為每天我都在完成一個個任務,把課余時間的注意力放在了英語、寫字、寫作上,這些應該都是利于我成長的,但是我有一個缺點,就是特別容易分散注意力,比如突然出差或出行,會打亂原本的計劃,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有些持續做的事情會中斷,一旦中斷一天,第二天就有了惰性,第三天就想著干脆暫停吧,然后就一直想著等有充分時間保障的時候再開始。

比如寫作這件事,從開始到現在,中間中斷過幾次,第一次是因為參加晨讀團結束后不知道該寫什么,第二次是出去旅行十天條件確實不具備,第三次是出差,不能上網,光是手機碼字,所以犯懶了…而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十一,雖然已經認識到法定節假日的概念,也知道該怎么做,但我還是沒安排好。

每天早上醒來,身體里的兩個小人都會糾結好一陣,比如這次出差住的集體宿舍,朗讀的事情就拖了好幾天,其實在現場也可以創造條件,只是有了第一天的拖延,第二天似乎是故意不想開始做,就是擰巴著想休息,我不知道這種心理是什么意思,似乎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后開始聽小說,可一旦積極的小人打勝仗,我就開始利用空余時間看得到、寫文章…

四、作業

1.回顧下昨天關注的事情是什么?那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昨天在外工作,但全程都在聽小說,雖然這是虛構類小說,但是里面也教許多做人的方式和道理,比如要給自己留余地、比如說話要謙卑有禮、做人要不卑不亢、沉穩淡定,做事要有充足的準備、注重細節又不能拘泥于細節等等…我認為與讀書寫字寫作相比,對成長的貢獻值肯定是比較低的,但是這種小說也是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獲。

2.回顧下上周關注的事情是什么?那些東西與你有關嗎?與你的成長有關嗎?

上周我做的事情主要是每天需要簽到的扇貝英語、新概念朗讀、反復聽分享課程和寫作課錄音等,都是與我相關,對我成長有益的事情。

3.回顧上個月…

上個月就是八月,整個八月感覺還算正常,除完成每日打卡的三項任務外,還參加了三期寫作課,但是閱讀的書籍很少,一直在為寫讀書筆記苦惱不已,不知道該怎么寫,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不過所有的這些肯定都是與我息息相關的,且每天堅持做應該是相當于每天成長一點點吧!可惜在本職工作上的注意力不夠集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