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講師訓練營【2期】15/21 實踐篇:《我的情緒小怪獸》

02207 黃麗凡

參加完繪本講師培訓,開始堅持21天的繪本閱讀原創挑戰。阿渡老師說,建議我們將自己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這樣可以擴大與自己同頻率的圈子。當我在朋友圈中分享我第三篇推文時,我接到了兒子幼兒園老師的邀請:請我去給大班的孩子講故事!

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我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期待,同時也有點緊張,畢竟還沒有同時為45個小朋友講過故事。我怕控不了場,怕孩子們太吵,怕我講得不好他們不愛聽......

和老師定好了時間,接下來就是挑選繪本了!大班的孩子都是5、6歲的年紀,所以太過簡單的繪本可能不太合適。而復雜些的比如科普類繪本又怕有些孩子無法領悟,而且故事太長,會增加控場的難度。思量后,我選擇了立體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書由一只有著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和黑色等顏色混合的小怪獸帶我們進入情緒的世界。可愛的小怪獸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情緒控制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很合適。

選好了繪本,就可以著手做準備了。

首先是PPT。因為人數比較多,如果用書本直接講,擔心孩子們看不清楚影響故事體驗。在跟老師溝通了解到可以放投影后,便把書本每一頁都拍好照片做成PPT。

道具方面:和兒子用硬卡紙畫出小怪獸并上色,這樣五個不同情緒的小怪獸就誕生啦。

另外用五個小玻璃瓶里裝上不同顏色的小碎紙片,制作了五個情緒瓶。

最后,再制作一個“亂遭遭的五彩小怪獸”做為頭飾,講故事時戴在頭上,孩子們看了應該會更有感覺。

上午9點15分,剛走進教室就傳來了孩子們熱情無比、此起彼伏的打招呼問好聲,看著整整齊齊的坐成兩排,好奇又興奮的孩子們,我所有的緊張情緒都不見啦。打開PPT,戴上頭飾,馬上就進入了狀態。

因為故事里文字并不多,主要是讓孩子體驗不同情緒在我們心里的感受,我采用了邊講邊互動,并以互動為主的方式來講解。每一個頁面,我都以提問的方式展開,讓孩子觀察小怪獸的顏色、表情,請他們猜猜看是什么情緒,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什么情況下會出現這種情緒,出現這種情緒時會想做什么。

因為問題都很簡單,現場氣氛也很活躍,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好多孩子每一次提問都把手舉過頭頂并站起來喊著說要讓他來。當然也有幾個內向的小朋友默默坐著觀察,我就找機會與其中幾個互動。

孩子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貼切的表達出自己對情緒的感受,很多答案也很有趣。他們會說與好朋友一起玩很開心;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很開心;玩具掉水里的很憂傷;上課老師罰站很傷心;從健身架上摔下來會害怕;出門找不到爸爸媽媽很害怕……

當然也有一些情緒需要我們關注,比如:弟弟妹妹總是打擾我,我很生氣。別人打我時我會憤怒。作業不會做會很擔心。爸爸媽媽沒時間陪我會很憂傷。這些情緒可能孩子們平時不會直接的和我們表達,但是在故事的引導之下一下子就蹦出來了,這也是繪本帶給我們的好處,讓我們時時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進而對孩子的情緒進行關注和引導,甚至是反思家長本身,是不是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故事最后,出現了粉色小怪獸,書里沒有說他是誰,而孩子們一下就認出,那是愛??!一說起愛,各個眼里放著光,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小寵物……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愛”總是最美好的情緒!

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都涌上來,想要我手中的小怪獸。于是我提議和大家一起做小怪獸,小朋友們都很興奮。從音樂室移步去教室路上,很多孩子都過來拉住我的手,怕我提前離開,突然覺得好感動,有一種被需要的滿足感彌漫全身!

很遺憾,孩子們十點半要做操,所以繪畫活動沒辦法展開,和老師商量后,決定我在小白板上教孩子怎樣畫怪獸,然后孩子們晚上回家時作為作業每個人創作一只小怪獸!孩子們欣然應允! 更讓我驚喜的是,在我畫完“憤怒小怪獸”時,前排一位小男生站起來說:“你畫得不夠生氣,還要多畫兩條線!”于是上來幫我添了兩筆,瞧,就是下圖第二只怪獸眼睛上的兩條斜杠,是不是相當的形象!我不禁佩服起他來!


下面這些是孩子們的部份作品!

這些作品讓我感慨,他們心目中的小怪獸們或者可愛,或者搞怪,或者張狂,或者恐怖,總之每一只都個性十足,這就是孩子們的創造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