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歷中描寫獎勵情況時,應特別注意強調獎勵的級別及特殊性。因為HR收到的學生簡歷中,幾乎每份簡歷上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獎勵,獎學金、優秀學生、優秀干部等等,HR都司空見慣了,所以僅僅列出獎勵名稱是沒有意義的,最好能夠將所獲獎勵的難度以數字或者獲獎范圍表示出來,讓HR明白所獲獎勵的含金量,從而增加簡歷通過篩選的概率。
首先來看一則獎勵情況描述范例:
獎勵情況
·市級:上海市獎學金(全校僅10人)、上海市高等學校優秀學生(全校1%)
·校級:上海財經大學人民獎學金一等獎(前2%)、上海財經大學“優秀學生”稱號、上海財經大學人民獎學金二等獎(前5%)
在這則獎勵情況描述中,使用了具體的數字"10人”來描述上海市獎學金的獎勵含金量,同時采用了粗體字格式來進行強調,其他獎勵也分別用范圍詞“前×%”來進行表示,從視覺上來說,這樣的數字描述很有吸引力。
對于一些比較特殊或者說比較罕見、能夠反映你某方面特殊才能的獎勵,例如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的獲獎經歷,可以放在簡歷靠上的位置,如教育背景部分單獨顯示,這樣更加突出這個獎勵的含金量,如:
教育背景
2004.09-2008.0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管理學 本科
2006年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北京賽區復賽亞軍
有些同學在簡歷中,將所有獲得的大大小小的獎勵按照時間順序全部羅列出來,而每一項獎勵從性質到級別來說都是類似的,這樣并不可取,如下則實例:
錯誤的獎勵情況描述:
獎勵情況
·中山大學二等學生獎學金 2007年
·中山大學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 2007年
·中山大學運動會1500米長跑第三名 2006年
·中山大學校園歌手比賽第二名 2006年
·中山大學三等學生獎學金 2006年
·中山大學優秀學生干部 2006年
這種“人物傳記”式的獎勵描述,雖然看上去數量很多,但并不能給HR留下深刻的印象,顯得沒有重點,而且占用了簡歷的大量篇幅。當我們有很多獎勵的情況時,一定要懂得取舍,將那些與職位要求不相關的獎勵刪除,只保留那些與應聘職位比較相關、含金量比較高的獎勵,從格式版面上做到清晰有序、層次分明。
修改后的獎勵情況描述范例:
獎勵情況
·學術類:中山大學單項學生獎學金(前5%) 2次
·社團類:中山大學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
·文體類:多次在運動會長跑比賽和歌唱比賽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