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概現在的文章水平只能限于流水賬了
總想寫點什么,往往真去寫的時候又什么都寫不出來,抽煙也寫不出來,喝酒也寫不出來。但是,骨子里我大概還是熱愛寫作的文藝青年。
二、關于題目
題目大概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狀態,現在的生活于我更像是一場修行,一場自我救贖的朝圣之旅,一個苦行僧三拜九叩的向著心中的佛。
三、四季分明
上了大學后,故鄉似乎就變成了哈爾濱,傳統意義上我的老家是尚志。
在外混了兩年,其實很多時候覺得家里更好,除去一點點膽怯和故土難離,我喜歡故鄉的四季分明。上海的四季不分明,準確的說大概只有冷和熱兩個狀態,酷熱的炎夏和凍成狗的秋天。故鄉不一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脾氣。春天從稀溜溜走向泥濘的生機勃勃;夏天從草長鶯飛走向短裙黑絲;秋天從開窗戶凍腳走向衰草枯葉披霜掛銀;冬天從肩上薄雪走向正午額頭上的汗珠。四季變遷,總有數不盡的味道。
海南終年溫暖也好,昆明的四季如春也好,江浙滬的細雨綿綿也好,都向來受人推崇。可是唯獨故鄉的四季變化分明,時令一到衣服就是要換的,生活就是要變的。四季如此,人生如此,仿佛才多了些玩味。
賦閑在家一個月,有幸看到夏走秋來,躺在床上默默的感受時間的流逝,季節的變換,仔細體味其中滋味,似乎像一次旅行。原來夏和秋的天空有著不一樣的藍,白云蒼狗,華韶易逝。秋天的氣息日漸濃烈,早晚已經有著一絲絲的寒意,雖然燒烤攤上依舊吆五喝六的喝著,卻見不到光著膀子的、帶著佛珠手串或者玉牌的紋身大哥了,沒辦法社會大哥也怕冷。故鄉的秋天是不慣著你是什么人的,說凍手就凍手,說凍腳就凍腳。
轉眼又是一年,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還真是人面不知何處去。
有個在大連的女孩子問過我,
“為什么喜歡哈爾濱啊?”
“因為哈爾濱四季分明啊?!?/p>
“大連也四季分明啊?!?/p>
“不,大連的四季不分明?!?/p>
“怎么不分明了?”
“大連沒有我的冬天?!?/p>
寫完這篇短短的小文就準備戒煙了,并不是為了身體好,美聯儲也不降息,恐怕我的經濟危機將更加嚴峻,省點兒,是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