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分鐘熱度到一萬個小時》——你是多面向發展人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1,如果你是以下這種類型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覺得世間萬物奇趣無比,永遠有一顆旺盛的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有著多元的興趣,這些興趣可能不在同一時間發生,但你知道你愛著它們:健身?戶外運動?潛水?舞蹈?書法?音樂?wow!一提到這些,你渾身都是力量。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讓你一輩子都在某一領域,你會覺得有所限制,生命絕不應僅只如此。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迷上太多的事物,卻始終沒能在其中一件事上成為專家,對于自己這種“樣樣通,樣樣松”的狀態,曾感到氣餒?

那么請你閱讀全文,我希望看完后你會用全新的觀點來審視你的個人特質。

圖片發自簡書App

2,沒錯,你是多面向發展人才

相信絕大部分人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 《丑小鴨》。


這個童話故事說,有一枚天鵝蛋不慎被放在鴨巢。這只小天鵝漸漸成長,身邊都是鴨子,沒有成年天鵝可供它模仿,它只好拼命學做鴨子。但鴨子們認為小天鵝是失敗品,它們覺得長頸白軀的生物就是不對勁兒。可憐的小天鵝覺得自己又丑又怪,無藥可救,直到某天它發現有一群天鵝從頭頂飛過,這才改變了它對生命可能的看法。“丑小鴨”的缺陷,頓時被認為可為正常天鵝所擁有的長處。

那些專注于單一特定興趣或者同一個職場軌道運作的人,在我們文化里通常被看成適應良好的鴨子,而那些樂于投入多種愛好的人,就像是格格不入的天鵝。

一個具有多面向發展特質的人,一旦被投以負面看法,可能一輩子都批判自己,懷疑自己。

多面向發展人才都有哪些特征?
1、喜歡多樣事物,不愿只追求一樣東西、
2、 ?工作方式強調成長與發展,不按照計劃死板行事。
3、 ?所謂成功,是指征服了挑戰,而不是爬得多高。

在歷史長河中,文藝復興時代強調人類個性及自我價值的觀念,意大利建筑師暨藝術理論家亞伯提宣揚“只要有心,人皆全能”的思想。事實上,文藝復興人需要發展出自己對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理解,同時又要在體能、藝術追求和儒雅的交談之道等方面有所成就。

我最喜愛的個中典范,是來自美國殖民地時代的本杰明.富蘭克林。他是畫家、發明家、作家、外交家,并且融合了文藝復興人的無窮好奇心與腳踏實地。

有關多面向人才的五個誤解

誤解一:多面向發展,是注意力喪失癥

注意力喪失癥(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絕不應該與健康的多面向發展行為混為一談,罹患了注意力多動癥的人無法集中注意力與控制沖動,也無法聚焦或坐定。它迥異追求多種興趣的渴望,也完全不同于一個具備多種興趣的人在征服一項挑戰后便放手的理智選擇。

誤解二:多面向發展的人比較優秀

多面向發展趨勢只是展現出人格里的某一重要特質,但不是一個人人格的全部。一個多面向發展的人,不表示做事情一定干凈利索或者一定雜亂無章。
誤解三:多面向發展的人都是天才
并不是每一個多面向發展的人都能像富蘭克林那樣,把自己的多種興趣都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專注于一個領域終身追求一項事業的人,取得卓越的成績顯赫于世的例子同樣不在少數,如4歲就開始跟父親學習鋼琴和作曲的莫扎特就是一個例子。
誤解四:多面向發展人才的腦子里有自我逃避機制
確實,我們身邊靠著保持極度忙碌來逃避自身問題的朋友不在少數,他們一天把時間安排得很滿,不讓自己停下來,沒有絲毫時間正視生命中的艱難挑戰。但這和多面向發展能力沒有特別的關系。假如你是個多面向發展的人才,你會因為好奇和活躍的天分來投入許多愛好,而非逃避自身問題。

誤解五:多面向發展人才都是跳槽大王

有天分也有野心,頻繁跳槽的不代表就是個多面向發展的人才。一個擁有多重熱情與興趣的人,不僅是為了賺錢機會而跳槽,還會為了跨足新領域而改變!

圖片發自簡書App

3,從三分鐘熱度到一萬個小時 ? ? ?——選擇與聚焦

你想追求許多(而且是經常變化的)興趣,這是你人格里最棒的特質!


尊重自己對多種事物的喜愛,不必強迫自己只能選擇其一。你喜歡這種興趣廣泛的生活方式,你也有權利享有這樣的生活方式。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要求“德智體美勞”樣樣兼顧,可是在工作之后卻被要求專注某一領域,幾乎要扼殺所有從小培養的興趣愛好,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或許你還會有這樣的疑慮:“現在開始已然太遲”或者“無法專注于某一領域就無法謀生”的顧慮。

44歲學英語,49歲北漂,50歲開始健身,65歲學騎馬,78歲騎摩托,79歲上T臺。你們一定對“王順德”這個名字并不陌生。說太遲的話,只會扼殺你對生命的熱情。試想,一直循規蹈矩沿著你設定的單一軌道活下去,和勇敢的用你喜歡的方式,哪個更能讓你感到快樂?

一個朋友的愛人,從來不知道學習日語會有什么用處,因為在現在的工作上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全憑一份熱愛開始自學日語,沒想到卻意外獲得一次重大活動翻譯官的機會,收獲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多面向的特質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在可控精力范圍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失為一個長久之計。

如何才能從三分鐘熱度到一萬個小時?用我自己的例子說,我從不抗拒任何一個三分鐘熱度。即使很多計劃都會泡湯,很多如期的目標都會幻滅,可那些都是構成我有趣生命里閃亮亮的思想火花。假使你認真研究,投注相當的學識和活力,以及相當的熱情,無數個三分鐘熱度一定幫助你成事。就像我喜歡閱讀、喜歡健身舞蹈、喜歡書法、喜歡音樂等等。也許現在這些愛好都沒有讓我有所建樹,暫時也沒有給我帶來財富,可它們都是我豐盛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于一個具有多面向發展能力的人來說,想培養專業能力,最可靠的方式是尊重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加以壓抑扼殺。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么也長久不了。

人生因此充滿無限的可能性。



本文摘選《從三分鐘熱度到一萬個小時》部分內容,再融合了本人的思想而成。想要拓展閱讀參見原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