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月6日
地點:休寧晨山學校
天氣:陰,雨,氣溫7-12度
【物候觀察于3.5,筆記寫于3.7】
驚蟄,二月節,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3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前,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驚蟄的意思就是,春雷驚醒了蟄眠的動物。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到了漢朝,為避漢景帝的諱“啟”字,改為意思相近的“驚”。進入唐代,“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驚”字卻更為形象傳神,驚蟄一詞便沿用至今。
驚蟄三候
【一候:桃始華】桃花的花芽在嚴冬時蟄伏,于驚蟄之際開始開花。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倉庚,即黃鸝,黃鸝鳴叫,動物開始求偶。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有人認為,鷹每年二、三月飛返北方繁殖,已經不見跡影。只有斑鳩飛出來,于是古人以為春天的斑鳩是由秋天的老鷹變化出來的。我們更傾向于認為這是一個比喻,意為春氣溫和,連鷹都變得像斑鳩一樣溫柔了。
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閑。左河水有詩曰:“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紫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
在范成大的一首小詞里,驚蟄物候被展現得特別充分。
《秦樓月·浮云集》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驚蟄時節,天上浮云蔽日,雷聲隱隱,從遠方滾滾而來。鳩鳥鳴叫著,仿佛在怒對天上響著雷聲,驚醒了它們的美夢。翠綠的楊樹迎風招展,室內香爐里裊裊的煙霧似乎把衣裙都染濕了,那一枝紅杏探出墻頭,開出了濃艷的花朵,燕支花也濕噠噠的。就在那姹紫嫣紅煙雨迷蒙深處,有位不知愁的閨中少婦,春日凝妝上翠樓,如今忽見陌頭楊柳色,是不是悔教夫婿覓封侯了呢?
驚蟄時節,正如韋應物所見——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所有的花兒都感應著春的氣息紛紛攘攘開放了。春天最燦爛的時節到來了——東城漸覺風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游人踏青賞景,感受生命的勃發和歡悅,而農人們也走出一冬的閑適,開始了新一輪的春耕!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是希望,而豐收的希望就埋藏在勞動的汗水里。
《春晴泛舟》
【宋代】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春天來了,江海都恢復了生機,詩人也趁著春光大好出來放松心情。泛舟湖上,看著煥然一新的天地萬物,不禁感慨歲月如梭啊,時光催人老,滿目河山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驚蟄時節,春雷萌動,春風化雨,整個宇宙就像天地初開,萬物更新,給人以希望。
波光粼粼的江面,浩淼無垠,春汛來臨,江水上漲,淹沒了黑色的礁石,嫩黃纖柔的柳枝在風中搖擺,色淡如黃塵。看到如此美景,詩人真想上岸去亭子里好好休息一下,卻又禁不住劃起了船槳,因為,這么美好的景色,不好好享受真是浪費啊。
驚蟄時節,讀詩,賞景,觀察物候,行走在農歷的天空下,我們的校園又有了怎樣的變化呢?
池塘邊的迎春花已經吹響了小喇叭,嗚哩哇啦開始迎春啦!
迎春花
[宋] 韓琦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這攀爬在闌干上的纖柔翠綠的枝條呀,如今春來已經枝葉發散,一片凝綠,它們身上還粘帶著冬天的白雪,可春氣的撩撥已經讓它們按耐不住對春光的好奇,這一枝枝嫩黃的花朵不懼春寒歡喜綻放。這春天第一花,它自己卻從不覺得是報春的使者,它不驕傲,不得意,在它眼里,萬紫千紅,百花齊放才是真正的春天呢!
多么謙遜內斂的花呀!迎春,春天第一花,你當之無愧!
和迎春的嬌黃鮮嫩燦爛相比,腳下一畦畦的四葉草也綠得喜人。一場春雨過后,葉面盛滿珍珠,在微風中唱出醉人的歌。
鳳湖邊的柳樹,一粒粒鵝黃嫩綠的芽兒微張著小嘴,正在風中感受春雨的味道呢!這褐色的柔條兒,串起綠色的花朵,在一片淺灰的空中兀自歡喜著,它們清脆閃亮的笑聲,不知你是否聽見了呢。
此刻,山中含笑正盛。它們個個玉面含羞,朱唇輕啟,對淅瀝春雨訴說心事。
一季榮枯,一季成長。紫荊,果實的夾衣還掛在枝頭回憶秋的盛景,春天的腳步已催生出猩紅的花蕾。歲月的鐘聲就在這果實和新蕾的心頭緩緩敲過。
春雨闌珊,春水潺潺,春溪一片,春意盎然。水是春的靈魂,有這一片源頭活水,才會有我們眼中的天光云影,也才有無盡的生機和靈動!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若是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穿行在江南的春天,該是多幸福啊!
陽光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春雨繁盛的江南,正是苔花家族的樂園。對于苔蘚,不論田野,山洼還是房前屋后,都是它們綻放的舞臺。不論花朵是否燦爛顯眼,要的是青春的綻放,只要向著世界開出一朵花來,生命便有了如其所是的完滿。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山中的桃花和李花還要等上一段時間,畢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看到這,應該換成山中桃李夢春風,溪頭薺菜花事盛。
春日泄泄,春雨菲菲,春天的氣息四處彌漫。春日的菜園也格外青蔥。
撿一節木耳,摘一把野蔥,把春天的新鮮融入腸胃,那才是真正的時蔬美味,也才是真正的熨帖入微!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邊新人笑迎春風,那邊舊人黯然銷魂。梅花,經歷過早春的繁盛,如今終于開始退場。梅花三弄風波起,煙云深處水茫茫。在來來去去中,梅花有大美而不言。做人,當如梅!
海棠花正艷。這挨挨擠擠歡呼雀躍的熱鬧,也只有懷春的少女可以體會了!
后山的樹林,尚有些蕭瑟,遠遠望去,一片青綠之中有團團煙云,裊裊婷婷,細看去,原來是山櫻花。白色的單瓣花朵,散落在林中,像是織女編織的珍珠網撒在空中,欲留住春心如夢啊。
金子美鈴筆下的山櫻花也是這般美好迷人吧。每棵山櫻樹下,都有一個山神的孩子呀!摘下一枝山櫻花,我們也是山神的孩子啦!
帶一枝山櫻花回來,插在瓶子里,教室里也就芬芳四溢了!
這一朵朵盛開的花兒,滿含著成長的喜悅,被孩子們悄悄供在案頭。在萬物驚醒的春天,孩子們的生命也靜靜蘇醒并且綻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