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公司組織游黃山,去感受了下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然而沒有爬過這么高的山峰的我顯然是失策了。。周日拖著僅剩下的半條命一瘸一拐的回了家后不禁開始冥想,距離上一篇文章到現在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你們應該已經把我忘記了,十分抱歉各位弟弟妹妹姐姐哥哥叔叔阿姨們。。。
不過沒關系好在我很快意識看清自己的錯誤行為所在,并且今天也想就這一癥狀來與你們討論一下“拖延癥”雖然我的文章還沒有留言功能,但是我的后臺有!有疑議有問題歡迎轟炸我啊!!!
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先聊一聊“拖延癥”與“懶惰”
私以為拖延癥與懶惰的屬性大有不同的同時卻又沾了點邊,就先拿我自身打個比方吧,我呢本可以在昨晚就寫出我的第五篇文章可卻偏偏拖到了今天,但實際上選題與碼字只花費了兩個小時,這是拖延癥。而懶惰卻是我到了今晚還是不想去動腦子思考去找素材,以至于會又白白荒廢了一個晚上。
與此同時兩者又有一些相似之處,那就是在于自身的軟件實力上,也許會因為實力不足而導致恐懼害怕失敗,但我想說,怕什么就要去做什么,這一刻就去做。
兩者最根本的差別在哪里?
拖延癥在于我有想去做這件事的心,并付諸行動去做,但在這過程中會被一些外界或心理因素打斷,比如看到一個熱點就想去微博知乎上搜索關注,刷來刷去一個小時就過去了,諸如此類。而懶惰則是不火燒眉毛絕不動手去拍一下,有大把時間供著自身卻不想做。所以最根本的差別就在于兩者之間的態度和執行力,前者有后者無。
可我如此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仔細思考后我得出結論:缺少了些對待這件事堅定的態度,一切狗屁因素都不是能夠影響個人行為的原因,如果這點都做不到更不用去談什么執行力了。
所以我也需要改正,在這里對同樣有此癥狀的朋友們分享一些我的個人愚見,若有不妥之處還望見諒。
如何克服拖延癥:
1.找一個能讓你“活”起來的環境,拒絕在沙發上看書寫作,拒絕在床上讀學習類書籍之類。
2.過程很重要,盡一切可能使自己動起來,一旦開始方法正確很快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3.激勵也很重要,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比如我寫的文章只要有人看我就很高興。
4.態度!態度!態度!最重要的一點,雖然拖延不是懶,可一旦缺少這份態度就算去做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5.放在最后一點來說除了工作之外,如果你去做喜歡的事情,那么就會跟吃了敏捷爆發藥水一樣,行動力翻倍哦~
最后呢,我根據個人情況和寫公眾號的初衷決定以后每周至少會產出兩篇文章。其實好多人說要日更要日更,說日更非常能夠鍛煉自身的寫作能力和培養好的寫作習慣。但臣妾做不到。。。一是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寫,二是因為現在的水平不佳不能夠保證文章的質量,所以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精心思考潤色過后才會發出,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就都會是這個頻率了,所以還請各位不要忘了我!!!好,周一愉快,我們再見~
【本文由“搜狐公眾平臺響晴”發布,2017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