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說到“選擇”,比如涉及到我們在選擇時做依據的“決策原則”。本文主要想解決當我們遇到陌生領域或專業領域,如何快速的找到學習突破口。
一、決策原則:做高概率正確的事情
我們選擇某個領域,必須要做高概率正確的事情,那么什么是“高概率正確的事情”,即符合“能提高認知深度、復利效應、邊際成本遞減”的事情。這是一個人在做選擇時必須要遵循的決策原則,這樣可以讓自己事半功倍。
例如:一個學生要學英語,他應該選擇哪個版塊入手進行學習?其實英語包括語音、單詞、語法等。按照“決策原則”,一個人在開始時最先學習的語音,因為它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它符合復利效應和高概率正確的事情。
二、價值思維:這件事情會為我帶來哪些價值?
這個概念是永澄老師提出的系統思維中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價值”是凝結在個體中無差別時間內的行為積累總和,這個積累可以來自自己也可以來自他人。并根據此定義得到價值公式:個人價值=∑(無差別的時間*有差別的行為+被動積累)。
解讀一下公式:“無差別的時間”是指我們每個人在投入的時間是沒有差別的,比如在同一時間,有時你在讀暢銷書,有時你在讀教科書。所以時間是沒有差別的,但行為是有差別的。所以我們要把時間投入在能為我們帶來巨大收益的事情上。
例如:當我選擇學習教練技術,我閱讀關于教練技術的暢銷書和教科書,它對我個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因為,每本書的含金量不一樣。也說明一個道理:教練的級數決定選手的表現,所以一定要向領域第一名學習。
所以選擇某個領域學習時,可問自己三個問題:
1.學習這個知識會為我帶來哪些價值?
2.這些價值是我想要的價值嗎?
3.我得到的價值與我想要的價值沖突嗎?
這三個問題,可以不斷詢問自己在選擇某一領域(書籍、任務)時的參考依據。
三、找到關鍵變量,少就是多
找到了學習的某個領域,一定要做少得多的事情,需要考慮的是哪個是關鍵變量,在關鍵變量上入手,而非平均用力。比如,在教練技術的學習領域,GROW模型絕對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模型,將此模型研究透,絕對可以得到以少得多的效果。以此類推,在GROW模型中,最關鍵的點是什么,其中關鍵是G(目標),所以學習目標這個版塊,那么GROW模型基本研究透。
在學習中,找到關鍵點(20/80法則),可以讓自己快速掌握某一領域的最少必要知識。
四、聚焦自身優勢,在甜蜜區打球
在學習或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將注意力放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以便讓自己可以更優秀,但事實上,補短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效率極其低的策略。我們應該將自己有限的注意力投入在自己某一領域擅長的那個部分,在自己的甜蜜區(這是來自于書籍《躍遷》里的部分)。比如,我的短板是文案寫作,之前我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提升該板塊,但是收效甚微。后來,將同樣的精力,我投入我擅長的教練技術、學習方法。慢慢地,我發現我自己在教練技術和學習方法已經開始變得自信,所以這時的選擇是正確的。成人的學習,必須聚焦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堅持做,就會有成果。
總結一下,一說“選擇”,就會有決策,所以我們要考慮投入產出比,高概率正確的事情、價值思維、找到關鍵(做少得多)、在甜蜜區打球。這些是我們選擇的原則,注重選擇的原則,會讓我們做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