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寫的敦煌印象不是敦煌市花重金打造的《絲路花雨》,也不是以愛情故事為主線的《敦煌盛典》,倒有點像王朝歌導演的大型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當然,《又見敦煌》給人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而我只想寫一寫敦煌留在我心中的感覺。
得從莫高窟說起,感謝樂尊和尚,因為他的虔誠,排除萬難在這巖壁上開鑿出了第一個石窟,而后綿延千年,無數信徒在這里開窟修行,建佛像,繪壁畫,捐功德,從而在這個風沙四起的地方留下了千年古跡。如果不走近看,如果不是明國時期建造的九層檐樓上紅柱黃瓦的醒目,如果不是洞窟前古老的白樺樹依然枝繁葉茂,你可能壓根不知道這里竟然封藏著千年的秘密!
然后得說說王道士。如果沒有王道士,不知莫高窟到現在是否還依然沉寂?如果沒有王道士,不知莫高文物典籍是否還依舊封存在那間極不起眼的小洞里?如果沒有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之流是否就不會把這些封存千年的經傳盜走?莫高,一個佛教勝地,王道士,你一個道士來這里做什么?是想把佛窟改成道觀嗎?一定是想貪圖錢財!如果不是貪財,為何如此便宜的銀兩便能從你手里騙走大批稀世珍寶?你說你一介草民,無法扭轉乾坤,但是你不把外人引入,誰人又能知曉這千年的秘密?所以,王道士,別為自己開責,歷史已經定論!
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挖掘墓葬來研究古人的生活,但在中國,唯有三大石窟是可以在地上尋找古人生活的完美留存。所以,得感謝樊錦詩院長。這個了不起的江南奇女子,北京大學畢業后,為研究敦煌文化,在這個風沙四起的西北大地上一呆就是40年,是她提出了數字莫高的理念,是她提出了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莫高的理念。可以說,這是我這么多年來參觀過的所有地方中感覺最享受的一次。人不多,須預約才能進去,一切都是那么有序!參觀之前,工作人員引導所有的游客進入數字演播廳,先了解敦煌的歷史及莫高的歷史,然后再把最精精美的石窟藝術展示在大屏上,詳細的講解說明讓你對莫高的歷史及燦爛的文化有那么一點點了解,然后大巴帶你到石窟。由專業的講解員帶隊,每隊也就十幾二十人。講解員的要求很嚴格,整個參觀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人講話,靜,安靜,出奇地安靜,仿佛你只要出一點點聲音就是對這佛教藝術的大不敬,對這千年繪畫藝術的大不敬!講解員娓娓道來,建筑、藝術、色彩、人文如水般涓涓流淌。雖然我不懂,但我敬畏!
敦煌不大,沿著莫高窟一直走,應該就能到達月牙泉。巨大的的金黃的讓人覺得如此焦渴的鳴沙山映入眼中。沒有綠色,沒有水流,蒸騰的熱浪從腳底直沖頭頂,陽光下的沙子閃耀著光,晃得人睜不開眼,到處都是穿著桔色鞋套裹得嚴嚴實實的身影。沙山棱角分明,不見沙子的流瀉,只見沿著沙山往上攀登的駱駝隊的身影。一個接著一個,綿延數百米,駝鈴悠揚。跟牽駱駝的大哥攀談起來。大哥已經在這兒牽駱駝好些年了,長年的風吹日曬讓他的皮膚變成古銅色,聲音處在一種長期缺水狀態下的嘶啞。就這么年復一年牽著駱駝走啊走啊,為的就是掙些錢供三個孩子讀書成家。不過大哥幫我解開了多年的疑問:駝鈴悠揚是為了什么?
沙山環抱之下,可以看到一汪清泉,我敢說這一定是圣泉,不然如此干渴的地方怎么能出現一口千年不老之泉呢?據說泉水最深的時候可達5米,水里還有一種魚叫鐵背魚。但現在水面已經很窄了,再加上周圍幾棵樹的葉子灰蒙蒙的,涼亭的頂上全是厚厚的一層沙子,感覺月牙泉好像失去了往日的生機。或許幾年之后,這里也會像趵突泉一樣,從此干涸吧。在泉邊,我居然發現了先生公司生產的箱子!一陣小激動之后,我們離開了這個在畫冊上看到的如此美麗的地方。
在敦煌的地標性建筑反彈琵琶雕塑旁邊,就是著名的沙洲夜市了。兒子吵著一定要去夜市逛一逛,看看能不能找到敦煌之寶夜光杯及馬踏飛燕。當然找到了,數家商家都在賣夜光杯,但跟我想象的晶瑩剔透透中帶翡翠綠的感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想想“葡萄美酒夜光杯”是一種怎樣壯觀的場面,想想將士們端著這寶杯一杯一杯地與親人與戰友決別是一種怎樣的豪情萬丈與凄愴悲涼。銅奔馬也見到了,因為不懂,所以沒有感受到郭沫若筆下描述的風馳電掣!
正在想所有的夜市都是同一個調調的時候,沙洲夜市打破了這個魔咒。放眼望去,很多店鋪都是同樣黃色的招牌,難道是夜市管委會要求統一制定的?再走近看看,所有的招牌上都寫著同樣的店名“老馬燒烤總店”,牌匾一樣,字跡一樣,一看就是同一個人寫的,經營的內容也一樣,都是吃燒烤喝啤酒。難道這一個地方需要這么多家分店嗎,這老板會不會做生意啊?但是走到店鋪旁,卻發現各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招徠客人,競爭激烈著呢。這下可把我弄迷糊了,自言自語道:“為什么都是老馬燒烤總店呢?”
旁邊的一大哥立即接腔道:“來,姐,這是老陳家,您來老陳家嘗嘗吧,味道更好。”
“既然是不同的老板,為什么都叫老馬家呢?”我再次問道。
“因為回族人大部分都姓馬,所以家家戶戶都是老馬家嘍。”
哦,明白了,誰都認為自家是這張牌匾的正宗傳人。終究是老馬家店太多亂了我的眼,再加上烤全羊在肚子里還沒有消化,我們什么也沒有吃就離開了兒子心心念念要去的沙洲夜市。
敦煌印象就此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