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愛人2018.02.04
開頭語:
職場職業熟悉又陌生,默默為此打拼數年,從激情到按部就班到安于現狀,困惑,迷茫,其實職場奮斗的經歷體現著你的人生態度,你的夢想和你為實現夢想的思維模式。越讀書越能感覺到人與人的差別真得是在對事的態度和思維通道,在職場職業中你思考過么?為什么做?做什么?做那個?怎樣做?5W1H!做任何事要想清楚,不能憑直覺,憑感覺,憑喜好開始你的奮斗歷程。生活處處有思考,生活處處體現你的用心,熱情生活,理性做事!
第一章 畢業頭五年決定你的職場上限
關鍵詞:“焦慮”? “浮躁” “成功”
-01-職場打開方式
我這個年齡提到職場打開方式很慚愧,但我想通過理性地分析,提高自己專業素養,能給孩子一些有用實用的建議和意見。
① 只有菜鳥才會想著“撕”
“菜鳥”競爭,職場中智商算什么我只想做個好人。無論是成功還是活的愉快,捷徑就是幫助。職場中試圖離智慧站得近一點再近一點。
②操心? "三分鐘“的改變
想三分鐘,講三分鐘,來的路上三分鐘的所思所想在老大問的時候恨不得全倒出來,最后獲得接到越來越有意思的工作,得到老大的提點,好像換了一個人。項目做了三個月如果不是最后三分鐘,我會被老大的問題直接問傻--我就會白做了三個月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笨蛋。
“每天在上班的路上想一想,如果走進電梯只有你和老大,老大問你咱們公司最近健不健康,有沒有讓你覺得心神不寧的地方,你只有30秒鐘時間,你想想怎么說。”每天早上上班路上都這樣問自己。
③Dirty work 逆襲
dirty work重復,弱智,沒人知道你在做,沒人在乎你做完了,其實,做dirty work永遠都是有 one more thing。
菜鳥在發出第一封郵件出去之前,多做了一件事,他給報告里每一個渠道都找出了一個他覺得拎不清楚的問題,然后一個一個地去問渠道負責人。剛開始或許只是問為什么成本升高,轉化率變小,后來問題越來越深,答案越來越復雜,渠道負責人的參與感越來越大,報告被傳閱到越來越多的人手里,越來越多的人感興趣。
熬夜趕上一個Deadline準備關機去嗨的時候,再想想,有沒有One more thing 可以讓你這個無聊到死的數據報告自己開口說話。受夠了Dirty work,掀桌子不想干了之前,想想這個Dirty work 還可以生長出什么樣的one more thing。
一個菜鳥的自我修養,就是在低職位上不抓狂,當一個優秀的菜鳥,就是為了有一天不當菜鳥。瞅準機會迅速脫離菜鳥軌道,一路飛翔到世界的盡頭。
-02-碎片化時間,時間碎片化
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并不是為了時時刻刻工作,而是為了將省下的整塊時間留給生活,從而更好得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工作時間碎片化使自己看上去很忙,但是一種低效率人士的習慣,工作的時候不聚焦,容易被外界干擾,有拖延癥,這種忙是一種瞎忙。
① 番茄工作法
集中精力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將25分鐘看成一個整塊的工作時間,在此時間內要求聚焦而不能碎片化。在整塊時間內處理同一事務。
②碎片化時間
利用碎片化時間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并分析自己有哪些碎片化時間。利用碎片化時間處理合適的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目的仍然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特別忙。
-03-工作第一天起就應該準備好的事
有件事情,你從入職第一天起就應該準備。那就是:明確你的工作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① 開竅
每個人畢業后一定會有迷茫期。迷茫時做的最多的就是轉行,每轉行一次就迷茫一次,不知能干啥、會干啥。工作幾乎憑愛好、拼熱情,那時候不考慮哪個行業如何,自己適不適合,因為喜歡,所以做。幾年下來可以說是“一事無成”
對工作的敬畏,一種配不上這份工作的心情,會驅使你拼命提升,早日能和別人站在一個水平線上,哪怕一句不經意的“真不專業”都會讓內心崩潰。這份誠惶誠恐第一次萌生“我要保住自己的位置”“我要留下”的想法。這種想法日后面對客戶的刁難、同事的不配合、領導的鄙視,都能夠--容忍下來,沒關系,不懂我可以學。
有了這分“不想走,怕被開除”的想法,才有后來第一次的項目談判,第一次獨立接單,第一次成交,即便上司搶了所有的功勞,但是那對我而言卻是一種“原來我也可以做到”的欣喜。
部門負責人跳槽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我第一次思考,我跟著老大一起走,我要得到什么?錢還是職位?還是兩者都要我才走?我要加多少錢合適?加太多他會選擇別人嗎?
進公司就為自己定一個目標,要在公司堅持三年,三年內必須爭取接近核心業務,接近核心管理人員,不然依舊是一個編外人員。
或許覺得自己能力已經足夠,但為什么就不給你升職?那你想過沒,你的想法、資源,包括領導能力,夠格嗎?眼界以及關于未來發展的計劃,一個小頭目和一個大頭目看待未來是不一樣的。要和直屬領導達成一致,才能了解“領導想法”,學習戰略的眼光和規劃,不給自己定目標就一定會在這個位置混吃等死,最后被淘汰。工作經驗對我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每一年必須有提高,有表現,有成長。
世界上最大的激勵莫過于,努力之后發現原來看起來很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有了這份激勵,其實你離開竅不遠了。
②跳槽? 成長
跳槽是每個職場人都會遇到的命題。跳槽要做的基本工作是明確目的,知道身價。跳槽只是一個念頭,要把它付諸行動,需要對能力的自我梳理和評價,在現在的原點如何看待未來的規劃,還有自己的硬件,簡歷、面試經驗、人脈資源、消息來源。
跳槽是應該放在內心的一種原動力,它代表你的追求和目標,而不是你口頭的標語和說走就走的理由。跳槽的多少其實與內心的成熟度有關。在職場上,做任何事,都需要成熟的內心,目的越明確,越容易得到,越迷糊,越容易煩惱。
所有的開始都意味著冒險,所有的重新出發都取決于你的勇氣!走不走沒人怪你,但即便留下你最好要明白現在的你在市場的段位,還需要做什么樣的能力補充。這才是該好好思考的。
好聚好散是考驗人品的,前任公司的上級以及HR對你的評定和印象,是你入職前后背景調查重要證據的來源,在上一家做不好收尾,下一家也會預防你這樣。
-04-談情懷,談薪資
①薪水
薪水不是決定你價值的唯一指標,但是可以代表平臺衡量你的一個基準。覺得薪水太少或漲幅不大,需要反思的是,是不是能力一直在基準一下,或者已經接近峰值。無論哪一點都值得好好思考,接下來是需要補充專業能力還是需要增強領導才能或戰略眼光。
②加薪
企業覺得你重要,失去之后會帶來更大損失的時候才有可能是加薪的機會。人在職場,加薪這件事絕不是想象那么簡單,本質是一場博弈。認為自己做得多拿得少就是加薪的理由,你一定三思后總結:看看到底自己是負責了什么,還是只是參與而已。到底自己在工作里是什么角色,是否是缺你不可?
自己做主負責人,有業績有成績,不斷提升帶隊能力,最后接洽獵頭,參與面試,明確自己現在在市場上的價碼,做到有結果、有價格,才是做好加薪談判的準備。
③個人總結
很多人在每天做事的時候會陷入瞎忙的狀態,被一堆事情頻繁打斷,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主要的業務,哪些只是配合完成,哪些根本不是分內的工作,提醒自己隔段時間總結一下,會保持一種警惕。沒有功勞的苦勞,未必是功勞,做事盡量強調結果,過程對你很重要,對領導來說結果更重要。薪水就是讓你做好分內的事,加薪一定是你的工作成績或能力水平上漲到上一個層面。
總結出在本職工作之外,額外做了什么,超額完成了什么。這段時間的成長幅度,讓企業為你可能存在的隱形提升空間埋單。
④假裝努力
如果你都不知道一年你在朝什么方向努力,你到底是有意識地為自己加碼,還是只是表面上努力,假裝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請問現在的你,能勝任你升上去的那個位置嗎?
如何在短期內迅速提升自己,讓自己上一個層面,不就是好好分析和觀察你上一個層面的職位所需的技能、情商、能力。再讓自己嘗試朝那個方向做著看嗎?
時刻留意外界市場給自己的反饋,以及自身的隱含價值,客觀地看到自己和心目中的薪酬標準代表的能力要求相比還缺少什么,這才是一個成熟職場人制定良性目標所必需的。
⑤沒有加薪該做什么
做領導其實更多的工作是平衡。大部分結果的出臺其實是幾方權衡的結果。如果今年表現的確突出,能力也到位,成長也最多,卻剛好倒霉地成了不得不犧牲的那個棋子,這時候你要怎么辦?
忍,還是走?都需要從長計議分析利弊。忍下來,要怎么重新制定明年的計劃,如何反省自己的不足:與人溝通能力不夠?還是和上司匯報做得不到位?明年要提升什么?如何改進?想走,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嗎?你手上有多少機會,出去后可能面臨哪些風險,薪水增加多少才符合你對這些風險值的預判?你好歹也要明白自己這一站失利因為弱在哪里,應該如何補全。即便日后跳槽出走也會面臨下一次的提升加薪。
談判場上沒有輸贏,只有折中。每一場談判盡量做到知己知彼,無論怎樣,參與談判需要入場券,你需要先讓自己通過努力變得不可或缺,畢竟價值要通過一些成果體現的。
-05- 腳踏實地
① 夢想
我們缺的不是計劃,每個人都會做夢,都擁有夢想的權利,但要實現,就要先嘗試著做,才能制訂正確的計劃。
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一直在改變。有這么多時間空想,倒不如先做好手頭上應該做的事。
工作幾年的感悟“以前總是各種的異想天開,看到有人創業成功,就覺得創業沒這么難,自己就擁進創業的圈子,知道出來去不同的企業實習,才發現,還是要腳踏實地去工作,做著做著就自然有不一樣的風景。”
別一味想著如何計劃,先腳踏實地吧。
-06-工作進修
無論是工作還是進修最重要的核心素養就是能力,動機!只要你具有足夠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機會,不要想那么多有的沒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實力過硬,走到哪里都不怕。上進就是有追求,有內部動力。研究生導師喜歡什么樣的學生,幾乎所有導師都說要那種思維清楚、努力上進的。邏輯清晰,表達流暢,外語再略好,絕大多數導師都青睞。想要走得高,走得遠,內在的動力非常必要的。
① 能力
職業規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開始越早越好。想明白了要工作,在讀書期間盡量去鍛煉與工作相關的能力。專業素養是最核心的,同時也需要培養“一般性能力”比如變通的能力,協調的能力、溝通能力。
沒有想好工作還是繼續讀書,不妨多去嘗試,通過不斷試錯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么,嘗試多了,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路。不斷地嘗試中獲得經驗的累積。盡量嘗試能使自己能力提升的工作,哪怕得不到工資,但可以提高能力也是值得的。通過不斷嘗試,需要摸索的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非我不可,不可替代”的工作。實在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那想自己要做什么,并朝著那個方向去發展。其實人生可以有很大的跨度,選錯專業也沒什么問題,遇見自己不喜歡的,正好可以借此明確一下自己喜歡什么。
②動機
動機是一個人身上的內部動力,可以翻譯成志氣或者雄心,直白一點就是“有追求”。當一個人有追求后,自然會想到足夠多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當一個人有追求的時候整個人是積極的,對問題看法也是積極的。根據自己的能力,設定恰當的動機,不切實際的想法不是理想,而是幻想。
接下來繼續積累關于職場定位,定位越舒服,職涯越危險,不斷提升是我不斷追求的目標,相信堅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