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講【誤區】動作慢=拖拉磨蹭?20180920(周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天氣:大雨? ?

起床時間:5:36

親愛的家人們,今天學習《易效能親子課·時間管理》第4講 — 【誤區】動作慢=拖拉磨蹭?

* 一萬個讀者,一萬個哈姆雷特,你眼中的拖拉磨蹭的定義是什么?

? ? ? 動作慢可不一定是拖拉磨蹭。學齡前的孩子的“慢”主要原因是動作發展不熟練,協調能力不夠強。形成了成人眼中的“慢”,況且孩子相對于成人的速度,本身就“慢”。在成人看來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孩子們想要學會,卻需要經過很多的努力。因為他們的動作還沒有達到很熟練的程度。

* 形成孩子們拖拉磨蹭的原因?

1. 家長過多出手相助,使孩子們逐漸養

成了依賴的心理,減少了訓練的機會,導致某項技能的熟練程度滯后于同齡人。

? ? 2.?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被家長催的太多,家長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傳遞給了孩子。家長的催促,打亂了孩子自己的節奏。結果反而是越催越慢。

* 家長們該怎么做?

1. 凡事不能代勞或取而代之,不要因為孩子做得不好,就讓他失去練習的機會。

2. 也不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聽任孩子的磨蹭,直接把問題扔給孩子,坐視不管。

3. 接納孩子,明白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緩

慢的。在訓練孩子生活技能之前,我們在心理上要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 ? 4.? 先判斷孩子只是動作慢呢?還是真正的拖拉磨蹭。分情況對待。關于拖拉,百度詞典上的解釋——形容一個人辦事緩慢,不痛快。時間觀念差常常拖后延期的現象。當一個孩子,他具備了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卻遲遲不去完成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把孩子的行為歸為托拉范圍。走出了動作慢就等于拖拉磨蹭的誤區。

? ? 5.? 拆解步驟帶著孩子去練習。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反復訓練——等孩子熟練掌握了一項技能——再鼓勵他提高速度。

? ? 6.? 經常蹲下來溫柔地告訴孩子“我可以接受你的失敗,但是不能接受你沒有嘗試。我們再來一次吧!不用著急。”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麥克喬丹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在接受楊瀾采訪的時候就說過這句經典語錄“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是我不能接受自己沒有嘗試。”)這樣在不斷的練習中孩子自然就會越來越快。

? ? ? 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慢的一藝術,欲速則不達。有些家長可能已經接納了適應孩子節奏的觀點,可是孩子終究會長大,他們也不能永遠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生活。適應生活中的某個時間標準也是他們在社會化的生活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后面再深入學習磨蹭背后的原因。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