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以歷史上二戰中英法聯軍在德軍圍困下的一場成功的大規模撤退作為故事內核,采用紀錄片式的客觀敘述與冷峻色調,又配以動作片式的急湊緊張的背景樂,使得整個故事影像既有呈現歷史畫面的準確性又有表達主觀感情的人文性,既有戰爭冷血無情的殘酷面目,又有逃亡人員對歸家的熱切渴盼。影片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敘述技巧自然是以一周、一天、一小時為交叉敘述的時間結構,創新性地大膽打破了電影角色在行動時間上一貫的同步性,而是各自存在獨立的先后順序,互不干擾卻又彼此關聯,最后在電影時間的末點上三線合聚,時間再次同步。
影片里所表現的大撤退,以海陸空三面進行全景展示,又于面中取點以小見大,海灘上被困戰士們對于生存的迷惘與追逐以湯米三人組來傳達,響應國家號召愿以一己之力解救圍困士兵的英國民船以老船長的商船為代表,空軍戰斗機與敵軍之間的纏斗較量則以飛行員法里爾的戰斗作為重點展示,三管齊下,使敘事全面清晰,又張馳有度詳略分明,三個場景的來回切換,力圖使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情景全方位地展現于屏幕之上,觀眾將自己代入角色之中,隨著湯米在海濤與輪船間輾轉求生,與老船長一起在危機四伏的碧藍海面上駛向敦刻爾克大海灘,為英勇的飛行員擊落敵機而欣喜雀躍。
作為一部戰爭片,《敦刻爾克》沒有直面呈現血腥與屠戮的殘酷場面,但血腥與屠戮又隱現于電影的每個畫面。無論是海灘上隨處可見的士兵尸體,在低空盤旋轟鳴時不時發起攻擊的敵機,斷斷續續的槍聲,總是被炮彈擊沉的驅逐艦,海面上的一大片血光粼粼,還是落水士兵們在海濤里的奮力掙扎,海灘上盲目等待解救的密密麻麻的隊伍,所有這一切都使人直面戰爭的恐怖與郁沉,所有牽涉其中的人都直接地在與看得見的死神倉皇無措地抗衡。影片一開始就直接以一場槍戰打開故事,而后直接敘述,幾乎沒有什么鋪墊,觀眾跟隨士兵湯米迅速進入逃亡狀態。有影評說電影一開始就是高潮,而后一直保持著高潮。確有所感,加上緊張高能的音效,電影一直處于緊湊的旋律之中。
影片所具有的人文情懷,也許在于那句簡短有力的臺詞“Home”。影片里這個詞被反復提及,海軍軍官隔海觀望說“We can see our home”,后來在看到大量英國民船時他說他看見了“Home”,民船老船長堅持要駛向槍林彈雨的敦刻爾克是為了他要帶士兵們回家的任務,法國士兵被揭穿身份時說“I want to go home”,湯米歷經千難萬險終于躺在民船甲板上精疲力盡又如釋重負地說“Take me home”,似乎每個人都是在為了“回家”而傾盡全力,不是為了求生,是為了回家,“家”在此時,是比生命更珍重的歸屬,是比死亡更永久的終點。也正由于此,《敦刻爾克》將歷史上一次因為作戰失敗而導致的不得不進行的艱難大撤退,演繹成一場國家成功地接送四十萬人回家的溫情大拯救,我不是一個追求絕對理性的人,我喜歡這種演繹,戰爭本身是一件冷血無情的事情,但處于戰爭中的人并不是,他們有血有肉,端起武器的那一刻他們也是逼迫著自己去殺戮,沒有任何選擇。在撤退結束后,英國士兵們登上英國海岸時,脫離了死亡恐懼的他們也清醒地意識到這是一場失敗的恥辱,因為他們的無能而導致祖國大費周折耗時耗力地去救他們。火車站的盲人老爺爺為他們散發毯子時對每一個都說“Well done”,英國士兵內疚又費解地說:“All we did is survival”,老人回答他“Enough”。與因失敗而愧疚的士兵不同,人民與國家領導都對他們表達了衷心的喜悅和歡迎,他們能夠存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勝利。戰爭固然有成功與失敗之分,但士兵個人沒有成功與失敗,他們能在兇殘的戰場上全身而退就是勝利。影片結尾出現丘吉爾的評論:“我們不要把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而贏得的。但是,在這次救援中卻孕育著勝利。”
很多戰爭片試圖營造英勇無畏的戰爭英雄,他們大多是非分明目標明確,但并不是所有作戰者都如此。諾蘭在籌備這部電影時訪問了一些曾經的參戰士兵,他們說很多年輕士兵在戰場上其實是很迷茫的狀態,他們大多不知戰爭的本質和利益,只是被推動著跟隨大流涌入戰場。《敦刻爾克》也刻畫了小人物在尸橫遍野的戰場上面對死亡的無助與彷徨。士兵湯米在海灘上奔走求生,他熱切地追逐著代表生存和家的驅逐艦,但每一艘驅逐艦都無可避免地沉淪了,湯米就一直在水與船之間來回,在希望與絕望之間反復,在生與死之間跌宕,求生的欲望讓他愈挫愈勇,最終他得以返回祖國海岸。整部電影對白很少,湯米的臺詞寥寥,很多時候只看到他奔跑的身影和飄忽的眼神,對話稍密集的地方印象中是在那艘棄船里,湯米表現出他的機智和義氣。在那場戲里,人性的自私和陰暗面也得到刻畫,在非生即死這樣極端的情境里,人性的弱點總是會顯現出來。棄船里,法國士兵在水里溺亡,那只慘白的手在水里可怕地靜止,像一滴蒼白的淚水。
戰爭對于旁觀者來說和對于當局者來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隔岸觀火看到的景象與身處那場火中忍受著炙烤而掙扎的體驗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真正的戰爭片永遠難以真正作為一部電影或者一場戲拍出來,或許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比利所說,戰爭對于別人來說,也許是一個故事或者其他別的什么東西,但對于他們來說,戰爭就是他們的生活。這是一種除戰友外任何人都不能夠理解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