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蘇斯博士、牛津樹、小豬佩奇、鵝媽媽童謠……
即使你個人并不一定打開這些鏈接,但你身邊的微信群(媽媽群尤甚)、朋友圈、微博轉載都有出現過以上這些關鍵字。
想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英文學習條件,但隨手一搜索就發現海量的網絡資源已經把你的動力生吞活剝了。相信你和我一樣,當了媽之后,關注的主題會從想咋整就咋整的個性化定制逐漸轉變為看再多也不知道咋整的媽媽主題。
那么從一個英語老師的角度,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原版繪本和分級閱讀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繪本(Picture book)就是帶畫的故事書!多半是提供給兒童閱讀的。任何國家都一樣,按年紀可以分為嬰兒、幼兒、學齡兒童,每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和心智發展不同,故事書的主題和文字內容自然也就不同。兒童英文繪本的文學性和觀賞性比較強,封面上通常也會告訴讀者文字作者是誰,插圖作者是誰。
分級讀物也是近年來在父母圈子里的流行詞,著名的爸媽朋友高頻分級讀物是海尼曼、牛津樹、I Can Read、培生、企鵝,給大家的印象是——根據難度來分級,只要按需所讀就可以。于是有的父母會成套成套購買分級讀物,可是買來孩子壓根不愿意看,于是銀子白白打了水漂,更大的可能是逼著孩子看,結果弄得家里雞飛狗跳。(咳咳,話扯遠了)
這里所談的分級,是指藍思(Lexile)分級,由美國教育科研機構為了提高美國學生的閱讀能力而研究出的一套衡量學生閱讀水平和標識文章難易程度的標準,是衡量閱讀能力(Reader Ability)與文章難易度(Text Readability)的科學方法。換言之,使用這一標準一方面可以測試自己的閱讀水平;另一方面給出版物標識藍思難度分級后,可以找出符合自己閱讀難度的圖書去閱讀,以便循序漸進,步步提高。
分級讀物是個既科學又靠譜的閱讀材料,但——
這和英語的語言特點密切關聯啊~~
翻譯課上總有老師會說,英文講究形合,中文講究意合。
啥意思?就是說英文里的形式更重要,中文里表達意思更重要。所以拿一篇英文來分析的話,詞、句式、時態、簡單句、復雜句是可以量化的,因為英文的形式決定了難度。而反過來,“漂亮”這個詞如果出現在一部中文閱讀材料中,究竟是形容詞(她很漂亮),還是名詞(她的漂亮無與倫比)都需要結合上下文才能知道。
由于英文分級讀物本身的科學特性,決定了它以語言學習鞏固為主,反復多次刺激在特定年齡階段孩子所需的詞匯和句式,同時也能兼顧到一定的趣味性,但并不以此為主,核心是文字。
說了這么多,中心意思是——
原版繪本是引導孩子學英文的良好材料,在有一定英文基礎的時候,可以適當引入分級讀物來鞏固和豐富語言。這也很像我們自己在認字之后,在慢慢實現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增添相應難度的各種閱讀資料。
另外有一點小提示:藍思分級系統是有據可查的,可以把自己給孩子準備的繪本名稱輸入查詢,了解這本繪本的文字級別難度如何?比如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的藍思分級是690L。
那么如何選擇呢?打個比方,在你給孩子選擇中文繪本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呢?
1.興趣為主;
2.符合孩子在現階段的認知;
3.符合孩子的語言水平;
那么同樣的一個孩子,選擇英文繪本的時候,難道你不愿意按照合理的規律來選擇嗎?
1.興趣為主;
性別、年齡差異、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興趣大相徑庭,從孩子感興趣的主題(交通工具Maisy's Bus、動物Goodnight, Gorilla、家庭關系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入手,事半功倍。
2.符合孩子現階段的認知;
和一個0-3歲的孩子聊科學大百科是不現實而且白費力的事情,根據孩子能理解和身邊常見事物入手會比較容易,比如食物My Favourite Food、顏色Mouse Paint、數字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3.符合孩子的語言水平;
這里所指的是孩子的英文語言水平,如果孩子沒有任何英語的基礎,請按照英文水平給孩子選擇繪本和讀物,而非以英文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們的實際年齡。比如你孩子今年5歲,英文水平是認識少量有限的單詞,那么請給孩子選擇符合英語水平的讀物,比如Brown 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學英語是一條長長的路,如果用對方法,走路時會輕松快樂,留下許多難忘的記憶風景。加油,與同為爸媽的你共勉!
【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聯系Melody&麥樂迪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