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老師的關于《論語》的微課吸引了我,老師對于國學的推薦,認為許多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問題,很多人去向西方的心理學等類型的書籍中去尋找答案,其實所有的人生道理,世事洞明,在古代先賢的著作中,都有很好的闡述,而且是符合中國人道德觀和習慣的闡述,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最好的的說明。
但事實上,很多人根本都不了解經典,我也是這樣。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經典是非常缺失的。我們最多是背了幾首詩歌,幾篇古文,對于整個浩渺的古代文獻寶庫,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是很了解。目前,高考的指揮棒的調整,是一個很好的引領,通過測試系統的引領,讓大家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語文,古文上,確實是一個方法。
對古代經典的學習和理解,需要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不僅是詩文的背誦,還有書法,音樂,國畫,服飾等,都是很好的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從而吸引他們更好的去學習經典的方式。
很多學校從弟子規開始切入孩子的經典學習,簡單上口,是一個好的方法,但不應該僅僅止步于弟子規,這只是很小的經典的一個臺階,如果止步于從,就是讓孩子們根本沒有機會去走入經典的花園。《論語》的切入,還是很好的材料,篇幅不長,語言精煉,含義深遠,濃縮了很多思想的精華。
從他開始,和孩子一起讀經典,讓孩子有機會,去和幾千年的東方文明去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