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有很多條路線,也有很多種形式,電影《怦然心動》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其中一種。
僅我現在所想到的電影,就有《猜火車》、《本杰明巴頓奇事》、《阿甘正傳》、《與莎莫的五百天》、《海上鋼琴師》、《香水—一個殺人犯的故事》...這些電影有的并不是以成長為主題的,但是成長這個元素在電影中卻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自我身份的認同過程還是人生意義的尋找過程中,成長是和追尋這個元素并行的,他們是動態的、不可或缺,同時,他們也是某些影片貫穿故事的中軸線。
最典型的片子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和我現在所要說的電影《怦然心動》。
先設立兩個疑問:為什么說這部片子好,好在哪里?
我想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怦然心動》在豆瓣上評分為8.9分,在IMDB上評分為7.7分——毫無疑問,豆瓣上的評分有些虛高,這部片子如果讓我來打的話,我只給到7.8——8.0的分數。
下面就來說說為什么打這樣的分數以及回答一下上面建置的兩個問題。
從整部影片來說,無論是劇本的完善度和創新度還是影片隱喻和延伸性,都可以稱得上優秀,雙視角的講述方式將整個電影的格局擴大了一倍,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單一主角的單一視角展現,而是通過兩位主角的雙視角展現完成了對影片的建置,這種多視角的建置方法讓觀眾了解了兩位主角的心理活動、人物性格、成長過程的戲劇沖突以及家庭背景,也就是說我們是建立在一個上帝視角的前提下來享受整部片子的。
我們對兩位主角的心理活動和戲劇沖突了解的一清二楚——就像了解我們自己一樣——所以對人物性格轉變和情節轉折就有了一種主觀上的認同感。
這種情緒上的認同感決定了我們對于電影的態度。
其次,就是形式和結構。
在《怦然心動》這部電影里面,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雖然說故事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形式,但是在本片中,形式同樣也是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存在和產生著作用。
從戲劇沖突的建置上:
《怦然心動》中的布萊斯的外公就是一個存在內在沖突的人,布萊斯的外公切特是一個很懷舊的人,他思念著自己的妻子,陷在往事中難以掙脫,朱莉貝克的出現使得切特開始發生轉變。
布萊斯的父親史蒂文也是一個存在內在沖突的人物,他表面看起來雖然自私、刻薄,沒有人情味,但是其實內心仍是一個好人,而關于史蒂文內心創傷(音樂)的部分,影片卻并未給出更寬廣的沖突解決,所以,這是影片的一個瑕疵。
我猜測可能史蒂文是一個追求音樂但中途放棄的人,他沒有完成自己的理想追尋,同時也不愿意看到別人的道路一路平坦,所以,在與女主朱莉貝克家的聚餐時,他處處刻薄、處處找茬,只是為了為自己尋求一點尊嚴和地位。所以總的來說史蒂文這個角色的建置非常到位和完整,但是在沖突解決的完善上,沒有了下文。
而最后一個存在內在沖突的人,是女主朱莉貝克的爸爸丹尼爾貝克,丹尼爾向自己的女兒和兒子隱瞞了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的存在,而這個弟弟卻影響著朱莉貝克的家庭幾十年,最后在朱莉貝克的堅持之下,她和爸爸丹尼爾一起去看望智障弟弟,解決了這個存在了十幾年的沖突。
除了以上三個內在沖突之外,影片還存在著諸多小沖突,比如朱莉貝克向布萊斯家送的雞蛋被扔掉、布萊斯吐槽朱莉貝克家的草坪等,全部都是由以上三個沖突延伸而來的,所以說以上三個內在沖突,其實是整部電影的大前提。
也可以被稱為故事背景,因為這三個沖突都是發生在影片開始之前的。
那么,故事是如何將這三個沖突無縫銜接到一起的呢?
我們提到了戲劇沖突,同時也提到了形式和結構,這部片子的結構說來也簡單,就是一個非常清晰的雙線敘事,在這種雙線敘事的基礎上,影片采用了類似《羅生門》的“多視角建置”的形式,來讓影片更加的貼近真實——這種真實不僅僅表現在情境上,同時也表現在人物的內心變化上,正是因為如此,觀眾看到的就不僅僅是人物的個人生活和私生活,還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情感變化和成長歷程,在這樣堅實的基礎下,建置人物的情感生活、內在生活、戲劇性沖突使得人物能夠在既定的框架中發展、前進,才能夠在特定的情感行動中變化成長。
再說影片的主題。
為了保持主題的獨立性和統一性,影片在講述的過程中,著重增加了關于人生意義的片段。
正如以上的三個戲劇沖突一樣,看似毫無關聯,其實都是代表著一種品德:布萊斯外公代表的是智慧,布萊斯爸爸代表的是理想,而朱莉貝克的爸爸則代表著堅持,這三種優秀的品德成為了兩個主角成長路上的指明燈。
所以,片子的主題就是成長和自我意識的覺醒,而以上的三個品德是作為支線存在的,通過這三個支線的演繹,讓整個大主題變得更加的形象和全面、深入,也更統一。
因為談論的是成長的話題,所以影片的延伸性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關于意義的追尋上:朱莉貝克爬上高聳的梧桐樹的過程,就是代表著朱莉貝克智慧的萌芽開始成長的開端,而梧桐樹被砍伐,象征著朱莉和布萊斯的愛情遇到了挫折,在影片中,這種關于意義和成長的片段有很多,尤其是在朱莉貝克的父親說了以下一段話,朱莉貝克和布萊斯的距離才越拉越遠。
一幅畫不是眾多物件簡單拼湊而成的。
牛只是一頭牛,草地也只有青草和鮮花。
而穿過樹枝的陽光也僅僅只是一束光。
但如果將它們放到一起,就會產生魔一般的魅力。
以及布萊斯的外公所說的一段話。
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有一天 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
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同時也雜糅著一些哲學概念在里面,男孩和女孩的世界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家庭、朋友和最重要的成長,所以說,雖然這部電影是在講述男孩和女孩的戀愛故事,但是實際上,講的是兩個家庭之間的成長故事。
在影片的最后,朱莉貝克和布萊斯跪在地上,親手將土埋在梧桐樹苗上的時候,代表著梧桐樹的新生,同時,也代表了朱莉貝克和布萊斯的成長和愛情的開始,更是象征了兩個家庭沖突和矛盾的解決,影片最后達到了大圓滿。
除了布萊斯父親的往事沖突沒有解決之外,影片的所有沖突全部解決,整體來說,片子的完成度非常之高,賞心悅目。
綜合以上,我給這部片子打7.9分。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