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幸福之路指南第一版》第四章之自尊
“Self-esteem”,翻譯成中文是“自尊”,但按照字面意思翻譯則是“自我評價”,這其中的含義要比“自尊”廣泛得多。所有關于自尊的定義中,我認為這個是最簡明的:對自我的技能和特質的評價構成了自尊。首先,自尊是自我評價,所以不論一個人的技能和特質有多高,最關鍵的是他自己的評價。其次,在客觀方面,影響自尊的,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技能,另一個因素是特質,或者說品質。
自尊的高低
衡量自尊的第一個標準自然是自尊的高低。
根據上面自尊的定義,一個人評價自己是從技能或者特質兩方面來評價,這也就所謂的能力感和價值感:
在能力感領域,技能在多數方面很好評價,跑得快則跑步水平高,考試成績好則學習好。技能的高低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自尊,比如在學校,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同學自尊往往比較低,特別是在每次公布成績的時候。
而在價值感領域,也就是特質(品質)方面,則不太容易評價。很明顯,一個人的特質(品質)高低,比如道德水平,是沒有一個統一的辦法來測試,也不會有人這么去測試。而且在特質方面,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孔孟這類圣人,也有希特勒這種狂魔。
然而,一個人的自尊高低,最主要是受到他的自我評價。所以,即便考試得同樣的分數,有些人跟上游成績比,感覺自己技不如人,有些人則跟下游成績比,覺得自己還不錯,感覺挺好。我本人在讀高中的時候,班上競爭激烈,特別看重成績,我的成績一般都是在班上5-10名,如果某次名次比較差,就覺得自尊受到很大打擊,覺得被人瞧不起,而實際上當然我的成績是相當好的。
在特質(品質)方面,這種自我評價差別顯然就更大。如果你的偶像是孔子,你的道德標準可能就極高,基本上是處于一個很難達到的狀態。這種影響在一些善良的人身上很明顯可以看出,當我陷入抑郁的時候,我就發現,其實很多抑郁癥患者很善良,但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和標準太高,導致了對自己的評價低下,經常陷入到內疚的狀態中,極大削弱了自己的自尊。
對我自己而言,我本身自認為是一個誠實、善良和正直的人,我在學校的偶像是林肯、郭靖這類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的品質讓我很難拒絕別人,常常使得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造成了自己的困惑。直到我后來正確理解了界限和自我界限,才大體上消除了這種困惑。
一個人自尊的高低,還極大受到解釋風格的影響。對于悲觀主義而言,過于關注自己的缺點和劣勢,通常把成功歸于外部因素,把失敗歸于自己的原因,顯然很難獲得較高的自尊;而樂觀主義容易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把成功歸于自己,把失敗歸于外部因素,自尊程度通常較高。
自尊的進化層次
簡而言之,自尊可分為三個進化層次:依賴性自尊、獨立性自尊和無條件自尊,這三種自尊的進化是依次的。
在一個人小時候,甚至于青春期之前,主要是依賴性自尊,也就是自尊主要是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比如一個小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之后,經常要問爸爸媽媽的評價,因為小孩子的自尊就是建立在別人(特別是父母)的評價之上。如果一個人主要是依賴性自尊,一般來說自尊是較為低的,因為社會中總會有批評的聲音存在,因此經常會導致他有自卑的心態。
其后一個人會逐漸建立獨立性自尊。這個階段的自尊,慢慢變成了自我的評價,不再以別人的評價為主要標準,大部分對自尊的定義是指獨立性的自尊,但依賴性自尊還是會存在。這個階段一個人對自己的技能或者(和)特質有了自信,而不再依賴別人的評價,特別如果是在某些領域不如別人,也不會對自尊(自信)形成較大的打擊。
最后有些人的自尊會發展到無條件自尊,這個階段就是中國人說的“隨心所欲而不逾規”。這是自尊的最高存在形式,是完全不受別人影響的一種自尊。這并不是容易達到的境界,通常是建立在有成就的基礎之上。
以寫書為例,如果我寫書的主要目的的是為了獲得名譽,或者金錢,這種自尊主要就是依賴性自尊;而如果我寫書的主要目的是因為我內心覺得這本書有價值,可以幫助到別人,寫書的樂趣是為了自己的成長,那么這種自尊主要就是獨立性自尊;而如果我現在是一個大作家,名利雙收,寫書的目標只是為了寫書,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那么這種自尊主要是無條件的自尊。
然而,如果僅僅是了解自尊的高低和三種層次的自尊,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尊,下面還有一個關于自尊的關鍵性因素。
自尊的穩定和不穩定性。
自尊很高,就一定很好嗎?自戀的人自尊也可能非常高,但自戀并不是一種好的品質。
因此,在前面三種自尊基礎之上,衡量自尊一個關鍵性因素還有自尊的穩定程度,自尊的不穩定性跟依賴性自尊關聯較大,而自尊穩定性跟獨立性自尊關聯較大。自尊不穩定的人常常會表現過于自衛反應,有時候這種反應在別人評價則是不友好的。比如在生活中,有些人不太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用各種理由甚至于借口反駁,明明錯了也不認錯。
生活中有些人自尊心很高,比如自戀的人,但是這種自尊主要是依賴性自尊,這種人很容易對別人不太友善,因為別人的批評,對他來說是一種打擊,他無法接受這種打擊,只能采取反擊的方法,所以有時候很容易不太友善。而真正的獨立性自尊很高的人,他可以很容易接受別人的批評,而不是視為打擊,對于別人的批評,正確的則接受,錯誤的則堅持自己的即可。這種獨立性的高自尊,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某些心理學文章中,也把成人的依賴性自尊認為是不良自尊,而把成人的獨立性自尊認為是良好的自尊。
這很好解釋了我的困惑。我的自尊,總體上應該是很高的,我對自己的智商是比較自信的,但同時我又經常有自卑的心態,特別是在某些不如別人的領域,比如運動領域,這就是自尊不穩定的狀態。我的自尊成分里面,依賴性自尊比較大,所以經常受到別人對我的評價影響,導致了某些情況下,自尊低下,也就是有自卑的心態。
網絡上曾經有句很流行的話: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這句話把成就等同于自尊,本質上是一種依賴性自尊,這種自尊就帶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如果說你成功了,你就會擁有高自尊,那么你成功之前,你又是什么呢。
如何提高自尊。
在《自尊的六大支柱》一書中,有提高自尊的六條實踐(1)正直、言行一致,說明“我的話很重要,我很重要”(2)自我覺察,了解自我(3)努力追求有目標、有使命的生活(4)擔起責任,只有你能夠創造生活,不可替代(5)自我接納(6)要有主見,支持我們信仰的東西。
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中,關于提升自尊表述如下:
第一:從本質上來說,你必須認識到個人價值只是一個抽象概念,它不存在。
第二:你得承認,每個人從生到死都只有一個價值單位。
第三:你要知道,只有一種方法會使你失去自我價值感,那就是用荒謬、不合邏輯的消極思維迫害自己。
第四:你可以把自尊看做是一種決心,當你決定要把自己當做摯友一樣愛護時,你就擁有了自尊。
上面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幫助你提升自尊。然而,如何提高自尊,另一個關鍵則是思維的轉變。正如在本書前面章節論述的,人的思維通??梢苑譃椋撼砷L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
對于具有成長型思維來說,通過學習等方式,技能是可以培養的,所以根本無需向別人證明自己,這樣依賴性自尊就會減少,而從自己內部標準來評判,也就建立了獨立性自尊,這樣就容易獲得良好的高自尊。
而固定型思維的人用靜止的眼光看待自己,則急于向別人證明自己,這就是依賴性自尊的基礎,極容受到外界評價的影響,容易形成不穩定的依賴性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