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留言,說我在插科打諢間把道理講得犀利,她總把文章寫得苦大仇深,讓我幫號號脈。我翻看了她幾篇文章,談孤獨,談幸福的背后,談人生低谷,里面包含自愛戒律,自我認知,直面焦慮等話題。最新一篇寫《我本妖魔,注定要在歲月的盡頭受盡煎熬,修煉成佛》,寫的是階段性目標實現后的空虛及無休止新欲望的迸發,文中試圖協調這種矛盾,類似叔本華的鐘擺理論,看來她在探索人生價值,暫時并不如意。
讀完幾篇,頗有感觸,認為這不是個別現象,當今社會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足夠努力,一步步達到自己的目標,當目標完成時,突然陷入無意義的空虛感。仿佛這么多年的努力只為這個目標,一旦達成,由于對未來規劃不清晰,又陷入了迷茫。我認為,這是執著帶來的副作用,當年執著于一個目標并傾盡全力實現,對其它美好缺乏關注,對其它技能疏于學習,當目標實現時也失去了很多機會,這時的陣痛是必然的,跨過這個階段,需重新建構新目標,培養新的認知和人脈。
于是,借她的話題發揮,發表一些我對焦慮危機的看法,找到協調內心和外在的通路。留言如下:應邀來看看你的苦大仇深,果然如此。你正處在蛻變的迷茫期,是初步目標達成后的空虛,前路漫漫的迷茫,人生節點的瓶頸。是自我高要求和現實割裂的絕望感,心中有路,卻踟躕猶豫;想吶喊,卻偷偷呢喃,內心憋一口不甘,卻在生活強露笑顏。所以,你審視自我,批判現實,試圖協調自我和心靈,現實與理想。
這種狀態說明你是要強的人,要強的人往往面對兩個挑戰,挑戰自我,挑戰世界,把超越作為目標,把平淡看作噩夢。挑戰自我也有兩條路,內求精神閱歷,外求財富地位。內心極大豐富,胸懷世界時,外求就少了,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外獲足夠名利時,內心自動豐滿,獲得自尊虛榮,尊重艷羨,價值實現。內外同時達到理想,能獲得最大幸福,現實中這樣的人極少,取其兩端者不少,兩頭都不占的也有不少。
你的痛苦恰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內心充盈卻不安,外在小富卻不足,貪嗔癡慢。一是求不得,二是不滿足。內求安心平和,卻為外物困擾,外求大富大貴,卻內在積淀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乃癥結也。求佛求道求超脫,不如自求,化解個人矛盾方法很多,你有你的道——內在豐盈,外在淡薄,都可以立地成佛。當年的努力終于達成目標,當時太執著現在的目標,忽略了更長遠的打算,從命理來說,當有此劫。消除劫難,有超脫之法,發泄之法,沉淪之法,打破常規法。下面談談超脫之法和打破常規法。
內如何超脫?心靈升華才能超脫,人生在世求名求利求財,俗不可耐,縱有千金粟,倘若一毛不拔,無非守財奴??v有廣廈千萬間,無非夜睡三尺眠,定被天下寒士恥笑。很多人淺薄且吝嗇,怕被世界拋棄,似乎沒有財富就沒安全感,沒有地位就沒有存在感。試想,拋棄現存所有,活的意義在哪里?如果找不到意義,那人生就是黑暗的淵藪,絕望凄涼。人生意義幾何?是名利?是經歷?是意義?紅塵歷練,意義何在,總得圖點什么吧?所以,是時候尋找意義了。
如果把成功當成意義,我想,個人的成功和別人眼中的成功應該不同,不要把世俗的眼光當成自我追求,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并試圖和世俗和解,這時,退可方外,進可入世,得大自在。人在世間走一遭,不是來受罪的,也不是來享樂的,肯定有它的意義所在,對內,活得明白,領悟天道人道,得失收放,隨心所欲,自然內心快樂;對外,按規則辦事,掌握規則利用規則,做事不逾矩,游刃有余,自然輕松。
最怕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前途燦爛,進退維艱,為啥有這種極端?? 因為對內沒活明白,對外沒有出路。內參不透自我,外看不清前路,近看不到幸福,遠看不到希望,是為不明白。如何活得明白?真明白是悅納自我,胸懷理想,感受當下幸福,知道前進的路。自己奮斗,有車有房有存款,還不滿足嗎?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與你何干?幫你養老給你弄孫?總把別人當煩惱,恰如以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幼稚至極。人為誰活?又和誰比?一定不要虛幻一個對象,尋找無謂的煩惱。
人只和身邊的人發生關系,超出影響的圈子外,沒任何價值。圈子內也不必攀比,因為幸福煩惱自知,別人苦樂與我何加焉,做好自己足矣。別人好,我們祝福他,他好對我們沒任何壞處,與君子交,心向往之,未來也是君子,如果嫉妒羨慕恨,那是自己修為不足。別人不好,幫助他們,施人玫瑰,手有余香,鄰里親戚才和諧。心態正了,路自然平了,日子就快樂了。有吃有穿有閑,能奮斗能幫人,有自我,有價值,與內與外都會漸漸豐滿。
這里有個根本問題,根本在自我,內在豐滿永遠放在第一位。內在豐滿需要精神富足,知識豐富,經驗閱歷足夠,達此境界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經受風霜雨露,九九八十一難。個人修行好了,心態好,知識多,閱歷足,前路自然坦途,煩惱自然無蹤。個人修行不足,縱然天降巨富,也會流失,縱然黃袍加身,也會喪命。要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怨天怨地怨父母,不如怨自己,我想,世間一切的煩惱都是自找的,消除這三千煩惱絲,需自己持剪持戒。
內在建設好,外在才不是問題,沒有內在的強悍,無福消受外在的富貴。天降橫財不足守,個人無德,財富會變成禍害,德才兼備,善假于物(借錢借智借力借東風靠方法運氣),財富自來。內在建設好,會發現除了財富地位,還有很多珍貴體驗,親情愛情,真知智慧,道義自由,努力奮斗,這些和財富地位無關,和個人追求有關,和個人的意義價值有關。除了掙一千萬的價值,影響一千個人也是價值,大道三千,任何一條都能通往意義的輝煌。
焦慮,危機是當下人們的痛苦,當人們知道自己狀態,近期又難找到出路時,會出現焦慮。面對危機,一方面自我安慰,一方面努力奮斗,二者都收效甚微時,可以放慢腳步,休息一下。轉移注意力,定個小目標,培養新興趣,正如縱向不能發展,那就橫向發展,把注意力從自我發展轉移到別人發展上,從自我價值到社會價值。付出總有回報,心安后反思自我,逐步跳出個人環境和思維限制,在更大平臺更高思維層次尋找出路,或許柳暗花明哩。
人們總被周圍的圈子園囿,被個人的思維限制,需打破的不僅是家庭事業的禁錮,更要打破思維的桎梏,用新工具新方法新思維迎接新生活。我曾講過升維思考降維打擊,讓自己慢下來,沉淀內心,升級知識,拓展思維,慢慢打破圈層,對接更優秀人脈,個人和生活都會發生變化。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改變從心開始,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