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已經逐步開始認可情緒對身體健康狀況的影響,心理通過神經系統影響了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又如何反過來通過神經系統影響著心理。
我們的每一種情緒,若無法得到正常的發泄,最后便不得不以一種生理回饋的方式來提醒我們注意到它。
我原本是懷著獵奇的心情來讀這些東西,然而看著看著,這些字句卻好像電流般擊中我,讓我反思每一日的生活。
我們總是對自己不夠誠實,不夠溫柔,用忙碌來逃避現實,麻痹自己。但身體往往比心誠實,疾病這種方式看似簡單粗暴,其實這背后,是我們的身體發出的吶喊,他在一聲聲呼喚我們停下腳步,正視自己的情感。
“現在的研究顯示:心臟病就和孤獨有關。在動物的研究上,動物的心臟病往往是腦的一個部位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強烈感情的刺激而造成的。在動物腦里面,這個部位和免疫系統有關。所以,“心碎”有可能演變成冠狀動脈病變,成長的需求變成腫瘤,感情的矛盾變成偏頭痛,嚴苛的個性變成關節炎。”——摘自《寶瓶同謀》
難怪心臟病和關節炎發病者多是老年人。唯有到了這個年齡,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何謂孤獨。
這一生,認識那么多人,最后知心的朋友又有幾個?付出那么多心血,最后留在身邊的兒女能有哪怕一人嗎?
宜家有個廣告片《回家真好》,讓我看到淚奔。(如不能正常播放,可在騰訊視頻中搜索“宜家 回家真好”)
女兒一個個出嫁,娘家的父母開始在家里大興土木,他們幻想著,外孫可以再這里玩,女兒可以在這里做飯,這里要填張床才睡的下……
可惜,女兒們都很久才能回家一次。
即便我們已是離巢之鳥,只向往著外面的海闊天空,可是父母就像神奇的造物主那樣,從我們誕生,到我們離開,他們一直在忙碌著為我們造出一個小小世界,他們撐起這里的天空,用盡全身解術控制小小一方天地的斗轉星移,只為了時刻準備著,給我們提供一個最舒適的歇腳之地,哪怕我們只是把這里當客棧短暫留宿。
在大城市里打拼的我們,也都會有夜深人靜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刻,翻遍手機通訊錄也找不到可以談心的人,其實遠方的巢穴里,有我們的親人在等待。
他們也同樣孤獨,甚至比我們更孤獨,可能他們聽不懂我們的工作,不能給出多好的建議,但是這世上唯有他們,時刻捧著一顆心在那個小小世界里守候,他們是真的為我們“心力交瘁”。
由于我們的身體有“信息——復蘇”這種超同感反應,所以我們都能夠自然地處理短暫的壓力。可是長期的壓力——現代生活中典型的“他媽的一件事情又一件事情”——卻叫我們心力交瘁;因為,一次壓力與另一次壓力之間,我們沒有機會彈回來。——摘自《寶瓶同謀》
研究顯示,悲傷、焦慮這一類精神壓力狀態都會改變免疫系統的能力。——摘自《寶瓶同謀》
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工作過于忙碌時更容易病倒 。這種忙碌有時并不是體力上透支,而是心理壓力過大 ,讓我們沒有機會“彈回來”。
而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案例,我一說許多女性同胞應該都有感受,生孩子是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分水嶺。
對此,不少人也說,即便你不生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也會變差。但作為一個生過孩子的人,親身體驗告訴我,生孩子對身體的摧毀,絕對不是隨著年齡增長的漸變,是瞬間突變。
雖然本身懷孕造成的內分泌失調以及部分女性剖腹產手術也對身體有所傷害,但對于很多新媽媽來說,這的的確確是一個生活的分水嶺。
只有生完孩子,你才真正明白結婚意味著什么,才真正開始面對兩個家庭之間的沖突,才真正開始領會到沒人幫你帶孩子是一種什么樣的窘境。
白天帶孩子的老人晚上和周末可以調節,白天上班的老公下班 以后也可以調節,唯獨媽媽們,白天忙碌一天,晚上回到家,所有人都認為帶孩子是你的 義務。
不得不長期跟公婆住在一起,也讓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試試讓那些男人們去丈母娘家里住個一年半載,瘋人院估計又要增加人口了。
所以,生完孩子后,那些殷切地等著抱孫子的爺爺奶奶,那些當了爹卻不盡責任的父親們,別以為你老婆的不滿只在于身體的走形,業余時間被侵占這么簡單。
當她在大家犀利的目光下幾乎是強行被灌下催奶的湯藥,當她在所有人都出門“尋歡作樂”的晚上獨自陪娃的時候,她無論是產生心理還是生理的疾病都是正常的。
另外我認識一個賣汽車的人。他和他的弟弟合伙。他的弟弟很懶惰,所以他什么事情都挑下來做,一句話都不說。后來他得了中風,他弟弟不得不接下工作。他后來說,他很高興自己得了中風。
如果我們原來就懂得關注內心的沖突,我們解決的方法就不至于那么傷害我們的健康。
——摘自《寶瓶同謀》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不喜歡現狀,卻又礙于面子,或者礙于金錢等原因,不得不一直浸泡在現狀里。
我們用更加忙碌的工作來麻痹自己,避免面對一個早就已經充滿怨氣的自己。
其實我們的心,早就想逃離這一切了。
終于身體發出警報,讓我們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可以從身不由己的現實里脫身。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真的太殘忍了。
如果眼前的一切,真的不是你想要的,無論工作、家庭、朋友、生活,都不必遷就,就豪爽地大喊一聲:老子不干了啦!!!!
世界那么大,總有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