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主題中選擇這個,大概是另一個實在沒有什么資格去談吧。至于這個,在我順風順水過日子,尚未踏入職場社會,每天依然迷茫將來要做什么的時候。也許只能談一些生活小事情吧。
當然小事情也值得一談。
第一件事,十年前,2007年,我14歲。
正是那年,我真正找到了我想要做的事情。
某一天在雜志攤上看到的一本寫作文的雜志,徹底改變了我的愛好和職業夢想。
在那以前,我一直大言不慚地說我想當個演員。在那以后,我說我想當個編輯。
至于為什么沒說我要當個作家,大概是我自己也看到了我的水平,一直平平穩穩缺乏亮點吧。
那是一本天馬行空的作文書,作者和我一樣,都是初中生。
小城里的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作文可以那樣寫。
那一刻我決定對語文愛到世界盡頭。
我開始寫作,在那本雜志的官網上寫。
有隨筆,有小說,甚至開始寫詩。現在回頭看那些詩,大概也是我寫詩的最高水準了吧。
后來,我的一首詩被網站編輯推到了精品。
再后來,我的一篇文章被推到了精品,隨后,被發表在那本雜志上。
我記得那天我急不可耐地跑到書店,從那本雜志上看到我的名字的時候,我興奮地給我爸發短信:我的文章被印成鉛字了!
那是我賺到的第一桶金,也是我從興趣上第一次得到肯定。
那年我愛上了饒雪漫,然后我忽然可以大言不慚地吹,我和她一樣,14歲發表了第一篇文章。
這件事,是十年后的我,沒有選擇文學專業卻仍然在文學路上掙扎的我,想起來仍然會興奮的事情。
也許,興趣終究只是興趣,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成就感,是可以在漫漫時光中不斷延續的。
第二件事,2015年5月,本科畢業前夕。
我的畢業論文只寫了個開頭,卻一直拖著,直到再不交稿就不行了的時候。
我通常談到拖延癥似乎總是會拿那段時間舉例子。
大概那個時候還在實習,每周上四天半,壓根沒有什么時間去寫畢業論文吧。
再加上我一方面對我的寫作速度的極度自信,另一方面對我論文中需要用到的計量經濟學一竅不通。
我不斷反復問我自己為什么要選這個我絲毫不感興趣的專業。
也不斷受到沒有完成論文帶來的焦慮的影響。
那種焦慮逼迫著我每天都睡不好,終于有一天,我走進了自習室。
那個時候,還沒有到deadline,只是我那一天忽然覺得,我不能這么拖下去。
我從早上十點待到晚上八點,沒有吃飯,甚至沒有上衛生間。
十個小時,我從零開始,學Eviews軟件的用法,研究每一個數據,寫出了十頁的需要用到計量經濟學的內容。
從自習室出來的那一瞬間,我頭一次找到了對經濟學的熱情。
這件事首先的確讓我成就感爆棚。一方面,我確實激發了我自己的學習潛能,我時隔四年之久終于找到了“我能學得好”的感覺。另一方面,我終于趕走了我內心的焦慮,我可以開開心心地去繼續把論文寫完,而不用再每天面對拖延。
雖然人說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如果提前開始,提前完成,能夠獲得的內心的滿足感和平和感,要比所謂的第一生產力重要得多。
第三件事,今年春節。
我終于達成我多年的夙愿,帶著父母出去旅行。
在我的記憶力,我似乎除了春節回老家,從來沒有和父母共同一起出去玩過。要么是和我爸去青島,要么是和我媽去上海。后來上了大學,都是和朋友一起出去。
我一直擅長做旅行攻略,最急匆匆的一次,大概是我買了第二天一早的火車票,頭一天晚上開始做攻略,做到半夜三更。
這次,我把目的地定在了港澳。一來語言上基本沒有什么障礙,二來過春節還有些氣氛。
一切是我主導的,交通、住宿、飲食、景點,我全權負責行程規劃。
爸媽就跟著我,去看每一處風景,體驗每一處人情。
沒有跟團的那么緊促的行程和購物的壓力,也沒有自己出去玩那樣睡到日上三竿還只顧著吃吃吃。
我在網上搜過帶父母出去玩的攻略,大家都說累。
但是我很快樂。可以說,那是我最快樂的一次旅行。我想我爸媽應該也很快樂吧。
那一次之后,我媽逢人便夸我行程規劃得好,也終于放心我一個人出去旅行了。
我的成就感,也許就來源于我媽對我的放心吧。也許這點成就感微不足道,但是,我很珍惜。
不知不覺寫得有些感性,還望你不要介懷。我的生活沒有那么大的轉折,也沒有那么大的可以為別人創造價值的成就。我只希望,我生活中的這一點點小小的體悟和成就感,能夠有那么一點點小小的讓你感到開心的東西在就好了。
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夠真正利用我的這些興趣也好,特長也罷,來為他人創造些價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