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拼車上班,出發沒五分鐘,發現沒帶鑰匙,和我同辦公室的老師有事請假,今天不去學校。
我一邊在包里來回翻,一邊嘟囔:“這可怎么辦?別人也沒我辦公室的鑰匙,怎么進去啊?”
其實,我嘟囔的目的是在向開車的同事傳遞一個信息:折回去,拿鑰匙。
可她什么也不說,我就憋了氣,也不說,心里還存著一絲幻想,也許單位會有把備用鑰匙。
到了單位,幻想破滅,更加來氣,開車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不說,這一來一回多耽誤功夫!
氣誰?氣開車的同事!為什么她不主動說回去?要是我開車,肯定會主動說的!
氣呼呼的借了領導的車(也是讓她看看,給我帶來多么大的不便,借也不借你的車)!等拿回鑰匙,已經將近十點了。
我的損失:
(1)欠了領導一個人情。
(2)耽誤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3)生了一肚子悶氣。
(4)落下一個沒盤算沒料理的名聲。
氣鼓鼓告訴閨蜜:“以后我自己開車!不坐她車了!真不通情理!”
閨蜜笑了:“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她你的需求?”“我都表現的那么明顯了,她看不出來嗎?”“那是你的想法,也許她以為你有別的辦法,不用回去呢?你想想,有沒有這種可能?”
我仔細想了想,好像我也說出了要去單位看看有沒有備用鑰匙的話。
“對啊!你自己都不確定的事情,為什么要求別人來猜測你的想法?如果你說讓她折回去,她不去,那是她不對,如果你沒說,就不能埋怨她。”
閨蜜的話,就像一股清泉,沖散了我心中淤堵的抱怨,對啊,我為什么不表達自己的意愿而選擇抱怨呢?
“請你和我一起回去拿鑰匙吧,耽誤大家的時間,真是不好意思。”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一定選擇主動表達。
這回,虧大了。吃一塹長一智,以后,牢牢記得:沒有誰具備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超能力,主動吐露心聲才能讓他人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