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80·時間統計法的標尺(2)】
這是“崔律精時力之100天挑戰《奇特的一生》閱讀”系列,今天是2019年4月22日。
一、原文:
P217
他不期待別人的贊揚,他學會了自己對自己做出公正的評價。時間統計法提供了客觀的指標,能說明他的情況。他在1963年驕傲地記下了2006小時30分鐘的工作記錄,這是他的最高紀錄。平均每天5小時29分鐘。而戰前,每天大約4小時40分鐘!他清楚地了解這些數字的真正價值,他給自己規定了定額,他拿著秒表監視著自己,他自己獎勵自己,自己懲罰自己。
……你是你自己最高的審判者;
你對自己勞動的估價會比任何人都嚴格,
你滿意自己的勞動嗎?苛求的藝術家。
他所進行的審判比任何其他的審判都要嚴格,因為他根據記載下來的事實進行審判,每次都仔細地進行調查。
在這樣的審判中,某些壞事突然變成了好事,惡言相向、仗勢欺人之徒竟變成了行善積德之人。
柳比歇夫驚嘆道:“善哉!英明的長官,你斷送了我可能取得的光輝前程!”
二、我的閱讀日志:
今天的這段話,確實有點難理解。我們從簡單的入手,他不期待別人的贊揚。學會了公正的評價,就是依靠他的時間統計法,他記下了自己每一分鐘的工作記錄,并且這每一分鐘都是純時間。在一天24小時中,平均每天5小時29分鐘工作時間,外行人咋一看覺得不算什么。可是我們跟柳翁接觸了那么久,我們深知他的這5小時29分鐘里面蘊含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我也在自己的實踐中感受到,要有這純專注的5小時29分鐘是多么的難做到。
看Alieen小伙伴今天的日志中提到:衡量工作價值背后關于時間統計數據的事實。我深有感觸,對呀,我們使用時間統計法,總是拘泥于“記錄”,卻忘記了“統計”。統計的重心在于事實而不是數字。
A2:所以從現在開始的時間記錄,我一定要嚴格記錄下,每一段時間的備注欄也就是,這段時間我到底做了什么?他是否是純工作時間?
三、崔律的閱讀指引:
關于每天5小時2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