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是沒有所謂命運、或是命數、或是宿命,有的只是選擇!
人這一輩子不過就是無數個選擇的疊加,就像發射出去的火箭,還要經過三萬多次的調整才能準確的抵達目標位置,人或被動或主動做的每一次選擇,最終的疊加就是生命的終點。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被動的由父母替我們做出選擇,基本上在自主做決定之前,我們就是父母意志的投射,直到做出第一個選擇,才算是開始了屬于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拐點。
然而太多人為了別人而活,所做的選擇大多也是違逆自己內心的,這就是不快樂的根源,所以應該馬上問自己一個問題:“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一般我們并不知道很清晰、很明確的目標,所以各式宗教、修行、信仰才有了存在的意義,幫我們找到通往內心的道路,要沉靜下來與自己對話,當找到自己內心真實的愿望后,我們通常稱之為“夢想”,人家不是常說,夢想指引我們的方向嗎!這個時候,規劃的價值就會凸顯。
李笑來老師提過的一個觀點“活在未來”為什么會讓我產生激烈的共鳴,因為我相信并受益于規劃的力量。有了目標,比方說想要完美身材,這是選擇的第一步,然后收集信息分析規劃,給自己制定每日的食譜以及鍛煉方案,這是選擇行動的第一步,接下來就簡單了,按著計劃執行就是。
可現實中,很多人止步于此,因為在健康食譜面前選擇了高能量的垃圾食品,在鍛煉計劃面前選擇了偷懶安逸,也就是說最終選擇了不改變,只在午夜夢回的時候幻想一下那夢中的完美身材。
可也有人選擇了按部就班的、一絲不茍的執行,因為實現目標的愿景夠強烈,可以做出有利于目標的選擇,并且日復一日,看見那些性感的人魚馬甲王字肌了嗎,那就是選擇的結果。
可以說人生就是這么回事,想要變得睿智,讀書呀,以睿智的形象為目標,每天選擇雷打不動的閱讀;想要成為業內的翹楚,每天選擇多花兩個小時鉆研呀;想要婚姻美滿,每天選擇與伴侶陪伴溝通啊;想要賺錢,選擇相信復利的能量,選擇耐心,然后每天選擇學習投資理財等知識,
所以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只需要定好目標,然后做有利于實現目標的選擇就是了!而所有人都在作選擇,像笑來老師總結的“一切靠積累”本質上就是選擇的疊加,而選擇本身自然也符合諸如復利、或是厚積薄發的規律,無數的選擇積累一個關鍵的、可以改變命運的大選擇,通常我們管這叫人生機遇,事實上只要拽住一個這樣色兒的,就可以有很不錯品質的生活,而大多數其實是拽不住的,錯過一次,則需要更加倍的付出來累積第二次機遇,通過觀察總結不難得知,好像“天于不取,反遭災殃”的規律,再次累積難度巨大。
舉個大家都熟知的例子,李大身為太子,占盡優勢,而且老李也僅是出于帝王狗屁倒灶的平衡之術扶持李二,當李二功高震主,其時還是李大馬仔的魏征就力主干掉李二,然后趁勢南面天下,可李大選擇了不作為;反觀李二,選擇了玄武門埋伏,一舉干掉李大李四,成功入主。這是個權力巔峰極端的例子,李大李二歷經千劫萬難各自有了終極選擇的機遇,卻由于決定不同,一個身死魂滅,一個名垂青史。
說到李大李二,就不得不提另一個名人,號稱“軍神”的李靖,這是一個命極好又極不好的傳奇。說他極好,是因為起點極高,出身顯貴,父祖都是省部級干部,舅舅是隋朝開國元帥級別的名將韓擒虎。李靖長的帥,從小就文才武略,贊譽極多,韓擒虎說只能與他談孫吳之術;吏部尚書牛弘說他王佐之才;越國公楊素說他終究會坐上一樣的位子,那個時候的超級高帥權啊,一點不比李二差,而且猶有過之!
說他命極不好是因為這廝一輩子老是做錯選擇!隋末天下大亂,老李心癢癢琢磨著要不也暗里聚兵造個反,剛籌劃沒多久,就被李靖察覺,于是他選擇喬裝成罪犯去告密!后來被老李俘虜,差點被砍了腦袋,生死面前,被迫選擇投降才逃過一劫。后來大唐立國,李靖不愧文韜武略,功勛赫赫,在朝堂上又選擇明哲保身,不涉李大李二之爭,并婉拒李二拉攏,后來李二功成,很多功勛不如他的比方說張亮都能位列凌煙閣、榮寵有加,而他也被打壓了很長時間,要不是本身確實才能出眾,再加上李二算是一代明君,才有了后來征突厥的戰功。可是以他的起點、資質、功勛,明明應該在房杜長孫之上的呀。
縱觀史書就會發現,所謂歷史不過也是選擇的匯集,不同人的選擇造就了波瀾壯闊的歷史。說回現代,大家耳熟能詳的阿里CFO蔡崇信,在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的時候,選擇放棄百萬年薪,跟著馬云每月拿五百塊干出了現在的五百億身家。蔡崇信在選擇和取舍上更見魄力,那可是頂著巨大壓力舍棄了百萬年薪啊,在這個傳奇選擇的背后,首先是他歷經無數選擇成就的圈內權威,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被馬云接納為只拿五百塊的一員,而且我相信他必然是在無數正確選擇的淬煉下做出最終那看似荒謬的決定。諸如此類的事例不勝枚舉。
所有功成名就的人背后都有值得深挖的選擇故事,而最終的成功也必然是無數選擇的疊加,做對選擇,事半功倍!我們需要鍛煉的就是認真做好每一個小的選擇,培養作對選擇的能力,耐心等待人生機遇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