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學的時候,總會有人問,長大后你想干什么?那時的自己總會堅定地說,我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感覺每個小朋友心里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就像是電視劇里的主角一樣,肯定會有些不一樣的際遇,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故事總歸只是故事,自已似乎并沒有被上天眷顧,日子總是一天天平平淡淡的就過去了。
前進的路上,總會冒出各種各樣不同的想法,自己的目標也不斷在改變,誰也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未曾料到,高考后的志愿,就這樣將自己與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聯系了起來。
記得高考成績出來后,特別的開心,因為自己竟然過了一本的分數線,可以選個還不錯的學校去上了。當時是2011年,正是食品安全問題大熱的年份,于是很隨性的的選了一個名為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專業,感覺衣食住行總是離不開食的,發展前景應該會不錯吧。要知道當時我的理想專業是園藝,可是耳根子比較軟,叔叔阿姨隨便建議了一下,自己就隨意的放棄了最初的堅持,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的是傻的可愛了。
選了食品這個專業后,發現在老一輩人眼里,食品=廚師,所以總會被叔叔阿姨問起,你怎么跑去學廚師了,現在做菜是不是很好吃啊。其實,當我在絞盡腦汁的背誦著生物化學課本里的物質代謝途徑時,當我在計算化工原理中熱能轉化能量變化時,當我在仔細辨別不同微生物形態差異時,我也很費解,我學的不是食品嗎,這些都是什么東西……
就這樣懵懵懂懂混過了大學四年,突然發現自己就要畢業了,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還好本科四年也沒有完全頹廢,成績還算過得去拿到了保研的名額,那當然毫無疑問的抓住它了,于是就開始了我的科研之路。
食品科學專業屬于工科類的,我所在的學校的食品專業主要分為畜產品,農產品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當然也會有一些交叉,不過主要都以基礎研究為主,不要以為食品的研究生會和吃的比較相關,其實和日常的食物離得更遠了。每天泡在實驗室里,養養微生物,做做生化實驗就是日常生活的主旋律,而不做實驗的時候呢,一般就是查文獻,通俗的說就是借鑒參考下別人在如何做實驗...
不過讀研還是有些收獲的,畢竟研究生階段是邁入科研領域的初始階段,不同于大學仍保持著的大班教學,基礎為主的教育模式。讀研后,本是被動的學習,更多的需要主動出擊。
感覺讀研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與導師的溝通交流,其實研究生就如同導師的小嘍啰,你不僅要完成導師布置給你的各種瑣碎雜事,還要構思自己的研究課題,從方案設計到實驗方法的確定及實驗內容的實施等一整個完整的項目。導師布置的任務做不好,會被罵,自己的課題沒進展還是會被罵。不學會主動去找老師討論,那工作進度肯定就快不起來,通過與老師的不斷交流,掌握了要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自然就會輕松起來。
工作后,我發現溝通的重要性,依舊無法被取代,這也算是讀研生涯中的小小收獲吧。
不過,讀研的時候也有一些幸運兒,選擇的導師手里有大把的項目,整個課題組一脈相傳,讀研過程就是跟著博士師兄師姐們打打下手,做做實驗就能發個文章畢個業,輕輕松松讀個研的。想要這樣的研究生生活,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有目標的去選擇自己的導師。
讀研期間,占據這三年很大比例的一件事就是做實驗了。感覺對于實驗真是愛恨交加,沒有它你得不到數據,發不出文章,但是實驗結果又總愛和你開玩笑。但是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收獲也是很多的,當不斷努力后得到了理想的實驗數據,那種喜悅的心情是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發表自己的科研論文時,看見自己辛苦努力修改多次的文章能從網絡上搜出,被大家閱讀時,那種感覺真好。
研究生的生活回想起來也算是很充實的一段時光,然而當面臨畢業,我又一次陷入了恐慌。繼續深造讀個博士?想到實驗室里那些讀了四五年都還沒有畢業,壓力大到脫發的師兄師姐,我退卻了,畢竟本來頭發都不算多,萬一讀個博成了謝頂女青年,這畫面想想都恐怖。不讀博怎么辦,那就只能找工作了啊……
作為一個戀家的獨生子女,已經在外漂泊了七年,想要回家時卻發現困難重重。在外上學的很大一點不方便,就是找工作時,學校里的所有宣講會90%以上都是江浙滬的,雖然在這邊淘寶能包郵是件很開心的事可是,為嘛我大河南的公司就不能考慮考慮我們這些流落在外的鄉親們呢。
不,也不能怨公司,其實找工作階段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惰性,明明很有興致的搜集了一大堆的招聘信息,可臨到參加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總有各種各樣的借口,從而錯失了很多良機。
我發現長久的處于一個安逸的環境,會漸漸的將人同化,工作后的我再次面臨了這樣的問題,臨畢業前,找到了家里這邊的一個科研單位,應聘來這里做科研助理,其實就是科研單位的臨時工,拿著比最低生活保障高不了多少的工資,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復著一些實驗,整理數據。來之前信誓旦旦的想著,這里只是一個臨時的落腳之地,回到河南找這邊的工作機會就多了,要關注招聘信息,努力找到新工作,然而到這已經近一年了,我還在這…
仔細想想,安逸的生活的確很能消耗人的意志,每天上班下班,回到住處總會有一種疲憊的感覺,總是習慣性的想要放松,卻總是意識不到還有很多事在等待自己去完成。可以說是典型的思想上的高個,行動上的小矮子。
想想身邊的那些優秀的人,會發現他們自身都有著一股拼勁,時間對于他們而言總是十分的寶貴,無論學習也好工作也罷,就連玩也要充分的把時間利用起來。讀書的時候,課題組新來了一個年輕的老師,白天總有各種雜事,將時間分散成一塊一塊的,他便利用晚上吃完飯之后的時間回到辦公室寫文章看文獻,這種習慣就連他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時間都沒有停下,只是晚上回家的時間會比往常早一些,問他為什么不回家工作,他說回家容易分心。相比之下只覺得自己意志甚是薄弱。
堅持是一種十分難得的事情,從堅持變成習慣很難,可要是破壞一個習慣卻特別的簡單。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遠大的理想,但是為之付出的卻總是太少。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自己的現狀都是與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勇氣和堅持是想要達成目標的重要要素,激情則是維持目標的前進的動力,做到的人大多都成功了,然而更多的人則始終在原地踏步。
今天的我依然在原地踏步,希望明天的我能有勇氣邁出前進的那一步吧。
春光明媚,春心蕩漾,啥時候能說走就走去旅行,想辭就辭不工作呢^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