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葛寨小學西區? 孫淑纖
? ? ? 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一名教師,這句話可以這么說:“不想當優秀教師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教師專業成長是途徑。
? ? ? 所謂教師專業成長,指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身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優化和提高的過程。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處理好以下幾點對教師的專業提高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 ? ? 一、狀態大于方法。這也是新教育試驗的口號:“狀態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在我們長期的思維定勢中,提到問題,往往就想到方法。管理需要管理方法,研究需要研究方法,教學需要教學方法,學習需要學習方法。似乎一切教育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依靠什么“方法”,似乎一切名師、專家的成長也都是找到了什么有效的成長方法。教師的專業成長固然有一定的方法、途徑和規律,但是眾多名師成長的經歷卻清楚地告訴我們:成長,其實是一種狀態。
? ? ? 何謂狀態,狀態就是心態,就是精神狀態。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會有什么樣的生活,生活來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狀態的創造與給予。同樣的教育成長背景和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環境,但只需幾年,人與人之間就會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是什么造成了這巨大的差別?環境有影響,但是關鍵因素嗎?絕對不是。關鍵在于各自擁有的發展心態。我們常說的“機遇總垂青于那些有準備的人”,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
? ? ? 平庸的教師常常埋怨教育環境不好,埋怨領導同事不行,埋怨物質待遇太低,埋怨教育學生太難,埋怨課程改革太煩,缺乏對本職工作應有的激情,不少人還在平凡和單調的教師生活中逐漸倦怠,喪失了激情。而那些成功者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和積極的自我發展的成長狀態。教師專業成長固然與所處環境有關,但成長的關鍵動力來源于教師自身的精神狀態。
? ? ? 二、反思大于苦干。“經驗+反思=成長”,是學者波斯納提出的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意義。
? ? ? 其實,反思就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梳理,進行思考分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成長和完善。所謂苦干,就是耐心地干,盡力地干。苦干的精神令人感動,但苦干經常會帶有盲目性。咱們在教學生涯中,千萬不要成了“只顧埋頭走路,而忘記了抬頭看天”的行色匆匆者。
? ? ? 現在許多教師喪失激情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忘記了思考,他們只會被動地應付,機械地重復,一點也品嘗不到教育者思考的樂趣。
? ? ? 三、創新大于經驗。豐富的經驗,是一個人成長的財富。但是,如果只固守過去的經驗,不研究新的環境、新的問題、新的規律,思想就會僵化、麻木,被時代淘汰出局。經驗是過去的知識積累,經驗意味著被動地接受、模仿和繼承;研究是面對新的問題,意味著主動地探索、創新和發展。
? ? ? 新課程強調“教師與學生一起成長”,特別注重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為符合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教師應該具備研究的基本素質,如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逐步實現由“經驗型”向“研究型”的轉變。一個沒有研究能力的教師永遠是一個“教書匠”,素質和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發展和提高。
? ? ? 四、創新大于模仿。伏爾泰說:“獨到性就是明智而審慎的模仿。”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模仿似乎不夠光明正大,往往背負“抄襲”的惡名,很難與創新畫上等號。但事實上,模仿是創新的起點,有模仿才有創新,有創新才有發展。教育名師獨特的教學風格所體現出來的創新品質,絕非凌空奇想和一朝一夕的功夫,都是長期的模仿別人先進基礎上的發展。學過教育學的知道,模仿可以分為再現性模仿和創造性模仿。再現性模仿是模仿的初級階段,只有當教師的再現性模仿積累到一定時期,教師掌握了嫻熟的教學技巧和名師的教學風格,具有足夠的舉一反三或觸類旁通的能力時,才能進入創造性模仿,才能邁入創新的軌道。
? ? ? 生活毀滅人是無聲無息的,猶如滴水石穿;同樣,生活成就人也是無聲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