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房間里的光》
【文章作者】第五拙筆
【點評編輯】小桃爸爸
校園欺凌是最常見的一種校園暴力,幼兒園中也不例外。孩子們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并不清楚人與人的界限以及顧慮他人的感受,一些比較外向且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的孩子就會出現對其他孩子的欺凌行為。而一個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孩子如果對這種行為沒有進行積極的反饋,就會使對方愈發(fā)肆無忌憚,甚至會吸引其他孩子加入到欺凌之中,形成集體欺凌。
這個時候如果老師和家長都不予以關注,甚至將原因歸咎于孩子的懦弱,就會使孩子變得更加自卑和自閉。孩子的童年需要陪伴,這種陪伴不僅是外在的陪同,更需要內在的理解。如果無人理解,覺得孤獨和無助的孩子內心會受到眼中的傷害,在極端情況下就會在心中生成另外一個人格,作為自己陪同的伙伴。
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說,文中“光”的出現應該就是這種結果。但我認為這里的“光”其實更像是哆啦A夢和小飛俠一樣的存在,是孩子心中的希望。他們希望有這樣一個人可以幫助他戰(zhàn)勝欺凌者,希望有這樣一個人能夠天天和自己玩耍,希望有這樣一個人能夠在不開心的時候勸慰自己,甚至希望長大后也能有一個人能夠來這樣幫助自己的孩子。
我認為這個“光”其實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強大的內心。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才能夠勇敢面對挑戰(zhàn),笑看人生波瀾,陪伴子女成長。強大的內心就像是一道光,可以驅散心中的一切陰霾。
人生在世固然需要朋友,但人與人的差異性決定了最能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只有從內部強大起來,才可以真正擺脫陰影,走向光明的未來。
愿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樣一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