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正題前,還是想跟大家分享個學生趣事。這個趣事來自柴老師。
某天柴老師跟一個外國同事聊天兒,同事說出了“毛片兒”這個詞,柴老師real驚訝,于是追問從哪里習得。同事說:
我剛來中國時,中文還不好,去上漢語課,課上學了‘熊貓’和‘照片兒’兩個詞,回到家同屋問我:“Joshua,你今天學了什么?”我說:“毛片兒!”然后我就知道了這個詞。????????
------------------------------------
好了,進入正題吧
------------------------------------
自從漢辦推出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以來,口碑一直不太好。抱著去探一探這個考試到底有多不好的心態(tài),上個月突然心血來潮,花了400大洋報了名。
本來想著一個小時做完試卷就跟柴老師去學校附近浪,跟她約好上交手機以后才知道考試結(jié)束前半個小時才能交卷。(求柴老師一早趕來在考場外等我一個小時的心理陰影。)既然不能提前交卷,于是我花了一個半小時分析了這套試卷。浪了一個下午,回家靠著baby burn的腦子竟然回憶了前兩個部分100道題的80道題目!!跟大家分享一下椒主對這套試卷的看法吧。
總體評價:1、真的沒有那么差;2、注重教學實際;3、考點覆蓋全面,難度適中。
雖然沒有看過真題,也沒有看過考綱,但是之前聽過某考試輔導平臺對這個考試的評價和分析,前面的幾次考試比較亂,題型和考試內(nèi)容一直在變。但是作為一個新的考試,剛進行一些嘗試和探索也是可以原諒的(雖然漢辦確實太任性),不過今天的這套考題還是比較成熟,看得出是經(jīng)過仔細思考而出的考題。
考卷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50道選擇題,第一部分是基礎(chǔ)知識,第二部分是教學能力,第三部分是跨文化交際能力。所有題目都是基于真實材料出的,例如教材的課文、教案、學生的作業(yè)、學生間的對話、老師的反思日記、課堂實況的描寫、跨文化交際的案例等等。
第一部分的基礎(chǔ)知識和第二部分的教學能力包括了漢語本體知識,語音詞匯語法的教學方法,教學法,課堂活動的設計,教案的編寫,課堂管理,HSK考試常識,文化常識等等知識,而且這些知識不是集中分塊考核,是分布在各個真實材料下提出。例如,一個真實案例是一個老師特別注重學生的發(fā)音,花大量的時間練習學生不好的發(fā)音z\c\s\zh\ch\sh,學生表現(xiàn)了對發(fā)音練習的不滿,老師讓那個一個學生說zh,但是該生一直說不好,老師就一直讓他說,最后該生拒絕再說。下面的問題有
1、學生發(fā)不好的這個音的描述是什么?(語音本體知識)
2、可以用什么方法幫助學生發(fā)這個音?(語音教學方法)
3、如果學生拒絕練習發(fā)音,哪種解決方案是最好的?(課堂活動設計)
4、為了讓學生了解發(fā)音的重要性,你會給學生講那個故事?(課堂活動設計)
再比如,考題先給出一個學生的作文,作文全部內(nèi)容不記得了,但是出考題的句子還記得。
1、“北京的冬天比韓國有點兒冷。”“有點兒”的錯誤類型是什么?(偏誤分析)
2、“草都是綠綠的。”“綠綠的”是什么句法成分。(漢語語法知識)
3、“......是最美麗的。”語這個句子中的“是......的”用法一樣的句子是哪一個?(語法知識和運用)
4、該學生要注意哪些標點符號的使用?(標點符號)
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考題,因為這樣的考題從實際中來,題目也不偏,比較適合教師資格的考試。
第三部分是測試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椒主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心理測試題或者說是情商測試題。這個部分列舉了很多跨文化交際中的真實案例,要求考生對不同的做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從非常不認同到非常認同。例如,一個案例是一個老師去日本教學,日本學校的老師請他吃飯為他接風,但是吃飯時大家都用公共餐具把菜弄到自己碗里才開始吃,讓這位老師趕到非常尷尬,覺得跟日本同事不是更近了,而是更遠了。下面的問題是:
1、日本同事這是看不起我,以后盡量不要參加這樣的聚會。
2、多向日本同事請教他們的飲食習慣。
經(jīng)過這次考試,我暫時拋棄了之前對這個考試的成見,當然這個考試還是有一些不足,但是如果漢辦能按照現(xiàn)在的思路一直探索下去,應該能成為一個含金量較高的考試。
要報考這個考試的親們,如果你是外漢專業(yè)出身,或者有較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準備這個考試時只要再復習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即可。如果你完全是對外漢語小白,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學習漢語本體知識,第二語言教學法,還要看一些教材,了解漢語語法的前后分布情況。還有,就算通過了這個考試,也不意味著你就可以走進課堂教學了,畢竟教學的過程中還有更多更多的學問。
還記得椒主前面說了baby burn的腦袋回憶出來的80道題嗎?為了慶祝椒鹽漢語的公共微信平臺開通了原創(chuàng)保護功能,我打算把這些題目都分享給大家!只要大家關(guān)注“椒鹽漢語”的公共微信,分享一下這條微信,宣傳一下椒鹽漢語,截屏發(fā)給我,我會在明天12點前給你下載的鏈接和密碼哦。